海报新闻记者 孙靓 济南报道
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与社会长远发展。近年来,山东省将妇女儿童事业置于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行动,推动妇幼健康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4月2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提升生育服务水平,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情况。会上,一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2024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降至4.09/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2.5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在3.14,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52.61%、19.24%和31.29%。这些数字不仅创下山东妇幼健康核心指标达到历史最优,更意味着山东妇幼健康水平已跻身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而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山东近年来在提升生育服务水平、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方面的一系列扎实举措。
今年二月,山东省将免费产前筛查以及新生儿四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包括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项目纳入全省20项重点民生实事之一。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技术水平和完善干预措施,山东省成功构建了一个“筛管治康”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不仅确保了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而且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此外,山东省还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延长婚假、产假、陪产假以及发放育儿补贴,落实无痛分娩的医保支付政策,推动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等等,有效减轻了群众在生育和养育方面的经济负担。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省出生人口较2023年增长了6.39%。
在保障生育政策落地的实践中,山东将改善就医体验作为关键突破口。随着《加快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建设工作措施》和《加快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工作措施》的出台,山东全面优化妇女儿童的就医环境和服务流程。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延安表示,在生育友好医院建设中,山东将推进机制理念、空间环境、诊疗流程和全程服务“四个友好”,从孕期到产后提供专属服务,重点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推广药物镇痛分娩;在儿童友好医院建设中,山东引入“1米高度看医院”的儿童视角,打造舒适有趣的候诊环境,并计划到2027年底让85%的儿童享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据悉,到2025年底,全省30%的三级和15%的二级医院将建成儿童友好医院,2027年提供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比例达到60%,2030年达到90%以上。
妇幼健康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不断织密的健康保障网。山东针对妇女儿童不同生命阶段的健康问题,构建了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在妇女疾病防治方面,山东持续推进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成为全国第二批消除母婴传播的省份。同时,通过免费接种HPV疫苗和“两癌”筛查,筑起了预防宫颈癌的第一道防线。截至目前,全省已为19.06万新入学七年级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两癌”筛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超90%,宫颈癌发病率逐年下降。在儿童健康领域,山东扩大新生儿先心病和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覆盖范围,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8.42%。这些举措不仅守护了妇女儿童的健康,更为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还积极适应新时代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构建了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大中型综合医院为支撑的服务体系。张延安介绍:“2024年,山东创建国家级儿童区域医疗中心1个、儿童早期发展基地3个,获批国家级妇幼保健特色专科14个。通过对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的管理与评估,山东实现了‘基层早识别、市级强救治、省级重托底、信息快流通’的救治网络。”此外,全省774家医疗机构实现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92.2%的三级公立医院开展“预住院”服务,大幅缩短了群众就医等待时间。
从政策到实践,从防控到服务,山东在提升生育服务水平、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道路上步履坚定,一项项惠民政策的落地生根,一个个服务举措的优化升级,共同编织起守护妇女儿童健康的防护网。未来,山东将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优化资源配置,为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人口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更新时间:2025-04-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