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今言史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前言·】——»
【“未经授权,禁止搬运,违者必究”】
近期4月份,中国国家高层领导人对越南的国事访问,让这个东南亚小国再一次受到世界关注,而上次,越南如此受关注还是在1986年。
那是1986年的7月10日,越南首都河内的街头,潮热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情绪。
广播里,播音员正以庄重的语调宣告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黎笋的逝世,称他为"伟大的革命战士"和"国家统一的领导者"。
然而,市场里的商贩依旧忙着讨价还价,工厂的工人照常打卡上班,仿佛这一天跟平常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丝毫没有为自己国家领导人的去世感到悲伤。
作为一手促成越南统一的国家领导人,按理说,黎笋的逝世该让无数受益的越南人恸哭流涕才对,可是如今黎笋的过世在越南却没有激起老百姓的丝毫涟漪。
这位一手促成越南内战结束,国家统一的领导人,在1975年西贡解放时,受到了举国的赞美,当时黎笋站在统一宫的阳台上向民众挥手,承诺美好生活即将到来。
然而,这个美好到憧憬,随着黎笋的上任破灭了,这位这位曾经发誓"十年内让每个越南家庭都拥有电视机"的领导人,最终留给后人的是一个通货膨胀率近800%、人均GDP不足200美元的贫困国家。
现实却给了越南人民沉重一击,黎笋在任时由于搞铁腕政治那一套,越南开始到处练兵,军费开支吞噬了国家预算的三分之一。
当时,越南的人口只有5000万,军队却有上百万官兵,这种全民皆兵的情况让越南根本负担不起那么多的经费,经济雪上加霜。
河内的商店货架上也是空空荡荡,汽油短缺导致交通瘫痪,工厂纷纷停工。
越南成了这副模样,跟黎笋的治国政策不无关系,为实现他本人的"印度支那联邦"的野心,越南在1978年入侵柬埔寨,第二年又跟中国兵戎相见。
眼看着国内动荡的形势没见好转,国外也纷纷开始给越南施压,来惩罚这个企图用武力扩大版图的东南亚小国,一时间这个刚刚结束完内战的国家转眼又成了众矢之的。
黎笋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把越南从内战解脱出来的国家领导人,又把越南推入了深渊。
如今距离黎笋过世已经快40年了,直到今天,越南的老百姓对黎笋的评价依然褒贬不一。
一些老人总是念及他带领国家统一的经历,但是在70、80后眼里,黎笋领导越南的那个时代简直是"饥饿岁月"。
黎笋当年去世的场景跟胡志明去世时举国悲痛的场面相比,也没什么可比性。
一位河内市民的感慨或许代表了越南人普遍心声:"我们不在乎谁在台上,只关心明天有没有饭吃" 。
人们对于黎笋的感情特别复杂,既感激他完成统一大业,又埋怨他让老百姓过了十年苦日子。
不过,就在黎笋刚去世五个月,越南就悄悄转向了,越共六大就通过"革新开放"政策,越南也开始搞起了改革开放,一时间越南把黎笋留下的那套政治全都推翻了。
越南的军队撤出了柬埔寨,越军在中越边境跟中国握手言和,小商贩又开始像以前一样,在越南的街头做起了小买卖,越南一下子恢复了勃勃生机。
黎笋死后的越南,就像经历了一场神奇的变化,人们好像有了统一的默契一样,对于这位国家领导人闭口不谈。
而那些黎笋当年最亲密的战友们,如今也都成了改革的推手,亲手推翻了他生前制定的的计划经济。
在历史的长河里,很难评判一个政治人物的孰是孰非,但是结局会告诉人们,什么样的道路是正确的。
如今,越南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越来越好,现在的越南已经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加工厂,这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明。
漫步在越南繁华的街头,高楼大厦间再难觅当年战争的痕迹,对于越南年轻的一代,黎笋的名字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渐行渐远。
或许,就像武则天留下的无字碑一样,黎笋这个曾经让人胆寒的"印支之虎",最终留给后人的是一个不解的答案。
“站在亚洲实现整体振兴的新起点上”——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2025-04-21 12:14·中国网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