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1点,殷商特展就已启用限流措施,展厅门口排起长队。记者 张群琛/摄
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昨天正式面对公众开放,开展首日便十分火爆,文博爱好者从北京各地纷至沓来,感受3500年前的殷商文明。
“参观殷商展览的游客从水街进入主楼参观。”中午11点,走进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共享大厅,多位志愿者在入口处引导游客,大家都想一睹这些难得一见的国宝文物真容。记者注意到,共享大厅内的地面上张贴了前往“看·见殷商”展览的指示地标,而在一侧的墙边立着服务终端和讲解机租借器,方便游客使用。
走到展览所在的主楼1、2展厅门前,工作人员正在展厅门前为参观游客检票,其他工作人员则站在隔离带两侧维持现场秩序。“稍等一下,我们要采取限流了。”一位工作人员对正在排队的游客说。记者得知,考虑到每一位游客的参观体验,当展厅内的游客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会采取限流措施。此时,博物馆开馆仅一个小时,但是参观殷商展的队伍已经排了50米以上。
得知难得一见的殷商展览来到家门口,张女士第一时间购买了早鸟票。“我十点半进馆,觉得人不会很多。没想到排了半个小时的队。”张女士告诉记者,她最想看看亚长牛尊、亚丑钺等文物。“我也想看看玉刀、虎纹钺等《哪吒2》电影中出现的文物。”
东城区的王先生为了出土50年后首次重逢的妇好鸮尊特意前来看展,他也排了将近半个小时才进入展厅。“今天是周一,没想到看展的人那么多。”不过王先生依然看得心满意足,国家图书馆馆藏的《甲骨文合集》、龙形觥、玉调色板等文物让他流连忘返。同时他也十分期待青铜手型器、象尊等文物“空降”展览,他说:“自从媒体报道展览的信息后,我就开始关注,这么多文物齐聚北京让我没有不来的理由。”
【相关新闻】
2025国际博物馆日策展人论坛举行
殷商特展让文物活起来
昨天上午,2025国际博物馆日策展人论坛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举行。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8家文博单位的负责人先后介绍各自的全新展览。其中首都博物馆负责人介绍“看·见殷商”特展的展览思路。
昨天,“看·见殷商”大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开幕,首都博物馆副馆长谭晓玲在论坛现场分享了展览的策展思路。
谭晓玲介绍,“看·见殷商”展览是首都博物馆策划的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一,该系列以去年的“三星堆与金沙”展为开端,旨在通过系统性展示,深入探究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核心议题,包括文明演进的基本脉络、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的发展路径,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展览致力于阐释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所展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轨迹以及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本次殷商展作为重大特展的重要性和精彩性体现在哪里呢?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馆长刘华彬在点评中提到,商代距今十分久远,每件文物都蕴含了大量历史信息,为确保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背景的观众可以读懂它们,主办方在文物解读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通过数字化技术、文字互动、文物互动体验降低理解门槛,让文物活起来,无论是从艺术还是历史的角度,这样的展览都非常值得参观体验。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宋豪杰介绍,展览作为博物馆实现文化价值的核心载体,是连接历史、当下与未来的桥梁。展览可以将静态的藏品转化为动态的文化叙事。通过主题策划、空间设计与互动体验,将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艺术价值与精神内涵转化为观众可感知的文化记忆。“而在技术变革的今天,展览的形式已经拓展为数字交互、元宇宙、AI等新场景,突破空间限制,让观众可感可知可对话,但无论形式如何演变,展览始终承载着博物馆的核心使命,让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共振,让文化智慧启迪人类未来。”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作者:王戬
记者:张群琛
更新时间:2025-05-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