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本尼达!1945年鄂东农民也救援了一名飞虎队飞行员,详情最新披露!

极目新闻记者陈倩 通讯员陈俭喜

7月26日至7月30日,由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组织的“飞虎队”夏令营访问湖北,专程瞻仰位于红安的李先念故居纪念园,以及园中的飞虎队飞行员本尼达墓地。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档案馆获悉,本尼达并不是唯一一位被湖北军民救援的美军飞行员,1945年,在鄂东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境内,也有一位飞虎队飞行员被当地农民救起,被中方护送到了重庆。

1945年1月14日(农历腊月初一),天气晴朗,但寒气袭人。正值农闲,身居鄂东武湖西岸的黄陂县新集乡大咀村苏家园附近的农民,穿着厚厚的冬衣在庭院里边晒太阳边闲聊。俗话说,靠水吃水,这一带的居民大多以打渔为生。

下午3时许,天空中突然传来巨大的轰鸣声,大家抬头一看,一架编号为“14”的战斗机正摇摇晃晃冲向地面。离地面还有500米左右时,从飞机上跳下一个人。很快这个人就被一个逐渐张开的大白伞拽着往下徐徐降落。飞机最终坠毁在安叉湖桥头附近,而白色的大伞接触地面后,则盖住了那个人。为了一探究竟,村民们纷纷奔向飞机着陆点附近。正当人们快接近时,那人突然从白伞下面“嗖”地钻了出来,定完神后,撒腿就往武湖边奔跑,边跑还边从腰间拔出了一把短枪。

那人观察了一下后面迫近的人群,见大家均无恶意,方才折返回原地。众人接近一看,那人是一位蓝眼睛、高鼻梁、白皮肤的外国人。外国人随即解开黑色皮夹克纽扣,翻开右边下摆内衬,指着上面的一块红白相间的条布,叽里呱啦地比画着。这时,一位叫阮庆廷的七旬老者扒开人群走了进来。老者识文断字,也曾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他仔细查看了外国人身上的这块布片。布片的上半部分为红色,左上角绣着国民党党徽;下半部分为白色,白底黑字写着:“来华助战洋人(美国),军民一体救护”。落款为“航空委员会”;姓名“瓦特克拉培”。

原来,1945年初,中美第三联队空军(俗称飞虎队)机群以湖北老河口飞机场为基地,不断对武汉及平汉铁路的日军目标进行大规模战略性轰炸,以打击日军物资运输系统。这个叫瓦特克拉培的美军飞行员就参加了相关行动,因飞机出现机械故障,不得不就近选择有利地形弃机跳伞逃生。

1945年1月,时任黄冈县长谢自力与瓦特克拉培、黄春松、柳文礼合影留恋(原件湖北省档案馆馆藏,原件注记有误,柳文礼实为龙文理) 湖北省档案馆供图

瓦特克拉培身上的这块布片俗称“血符”。当年支援中国抗战的飞虎队员大都不会说中文,在中国境内飞行作战过程中一旦遇到被击中、机械故障等情况逃生时,通常需要当地中国军民的协助。为方便中国军民了解其身份并获得帮助,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在每位飞虎队员的皮夹克内衬上都绣上了这样一块布片,用作证明身份及信息沟通。

阮庆廷对众人说道:“从这个布片的内容来看,这个洋人肯定是帮助中国抗击日寇的好洋人,前段时间政府的地下工作人员也曾到乡间下发过一些识别盟国飞行员的传单。近期黄陂上空经常会看到中日双方军机作战的场面,也经常听到剧烈的爆炸声。我们这里是敌占区,估计日伪的搜查人员很快就会找到这里,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将这个洋人送到政府手中、送到安全区。”大家七嘴八舌的时候,阮庆廷又说道:“对了,听说湖北省鄂东行政公署就设在黄冈县三里畈,你们谁护送这位洋人前去,定当为抗击日寇立下大功。”在老人鼓舞下,杨百廉、王安亨、鲁庶生、鲁济生当即参与了对瓦特救援行动。

为了改变瓦特克拉培显眼的装束,杨百廉从家中取来一套中式便装送到瓦特克拉培面前,瓦特克拉培会意地脱掉原来的制式外套,随即穿上便装。打扮之后,远看瓦特克拉培还确实有点像一个普通中国农民。大家都不敢怠慢,经商议,当晚鲁庶生等趁着夜色的掩护,摇船加徒步计10余里,将瓦特克拉培送到武湖东岸的黄冈县仓埠镇杨裴庙乡松林湾的渔友龙文理家中临时落脚。说明情况后,龙文理又找来熟悉路线的邻居黄春松一起商量此事。最终,两地农人达成如下共识:为了缩小目标,由龙文理、黄春松继续护送瓦特克拉培前往目的地,先期送至熟悉的黄冈县政府战时驻地——但店,鲁庶生等返回原籍。在龙文理家里,瓦特受到盛情款待。

松林湾位于黄冈县西部,而但店在黄冈县东部。旧时,黄冈县西南部大部地区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西部通往东部的陆路则主要集中于水网以北一条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带,此地公路比较发达,也是此地通往但店的必经之路,但这一带的要点处敌伪设置数个又高又大的碉楼。17日雄鸡刚打鸣,龙文理全家都行动了起来。为降低嫌疑度,应对突发情况,龙文理让其妻陈氏带着小儿子龙绵启,以走亲戚的名义在前面探路,待确认安全后龙文理、黄春松、瓦特克拉培再跟进。几经辗转,终于通过了最危险的周山铺、张店等据点。随后,陈氏及儿子返回,余者继续东行。出于安全考虑,一行三人白天找破庙休息,夜间摸黑前行。19日晚,一行人步行80余里后,安全抵达黄冈县政府所在地但店。20日,黄冈县长谢自力会见了三人,并与三人合影留恋。21日,在黄冈县政府工作人员的引领下,一行到达鄂东行署所在地三里畈,受到行署主任李石樵的热情招待。后来,瓦特克拉培又被中方护送到了陪都重庆,这是后话。

1947年,黄陂县政府所撰抗战史料中关于义民营救盟军飞行员的记述(原件湖北省档案馆馆藏) 湖北省档案馆供图

就在瓦特克拉培乘船离开苏家园不久,敌伪大队人马如苍蝇般寻迹而至。档案中用“敲骨吸髓”一词记述了敌伪对黄陂相关人员的迫害,时间长达数月。当得知阮庆廷老人是促成瓦特克拉培脱逃的“主谋”后,当即将其拘禁于伪军“新亚队”,严刑拷打,几度生死,但其坚贞不屈。敌伪见实在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加上年龄长,数月后,干脆将其释放。直接参与护送瓦特克拉培的龙文理、杨百廉、王安亨、鲁庶生、鲁济生等人都受到了敌伪势力的多次询问、搜查、威胁、敲诈。面对这些嫌疑人员,敌伪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既然审不出什么情况,那就伺机敲诈勒索财物。档案对龙文理遭受的迫害记录非常详尽。龙文理送走瓦特克拉培没多久,敌伪保安大队人员陈才郁等闻讯携带枪支找到龙文理家中,危词恐吓,扬言如不将飞行员交出即要抓人法办。龙文理于26日潜回家中,了解情况后,四处躲藏。因春节将至,为了一家能过个团圆年,龙文理只好托乡邻陈东山出面说情。最终,龙文理四处筹措了四万“中储券”(汪伪政权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纸币),亲自登门送到陈才郁手中事情才算了结。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次年,国民政府及驻华盟军司令部开始对战时有功的军民进行褒奖。1946年8月29日,驻华盟军司令部颁给龙文理非军事人员功绩奖章一枚,同年12月,国民政府又颁发陆海空军奖状一张。黄陂县政府则在返治之际,诚邀杨百廉、王安亨、鲁庶生、鲁济生到场,并现场给4人颁发了驻华盟军司令部奖章各一枚,县民万人观瞻。而参与迫害自己同胞的汉奸则受到了应有的惩罚。1946年10月21日,湖北高等法院第六分院依据《惩治汉奸条例》的相关条款,判处敲诈龙文理的敌伪人员陈才郁有期徒刑10年。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2

标签:历史   飞行员   农民   详情   最新   鄂东   黄冈   敌伪   湖北省   王安   档案馆   军民   县政府   司令部   洋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