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离世,蒋经国为其举行了极为隆重的葬礼,葬礼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台湾当局称之为“国葬期”。
葬礼持续期间,身在美国的孔令侃等人相继返回台湾吊唁,孔宋家族重要成员聚集在一起,试图与蒋经国争夺国民党大权。
孔令侃和孔令伟建议由宋美龄亲自出山,做国民党的总裁,蒋经国得知此事之后,就私下找到宋美龄说:
“父亲的葬礼结束后,遗体要与生母毛福梅合葬。”
此话一出,宋美龄脸色铁青,“第一夫人”的地位和威望仿佛受到了挑战,但是内心依然没有放弃干政的想法。
就在宋美龄与孔家人密谋之际,蒋经国提前出手,掐断了宋美龄干政的幻想,4月28日,蒋经国召开了修改党章的会议,并通过会议当选为国民党主席,宋美龄对此毫无防备。
蒋介石的葬礼结束后,宋美龄失落地离开台湾,前往美国定居,蒋宋之争彻底画上句号,蒋经国成了最终的赢家。
然而,宋美龄和蒋经国毕竟是名义上的母子,两人虽然明争暗斗几十年,但是期间也曾有过温馨的亲情互动。
蒋经国患有糖尿病,宋美龄曾以母亲的身份与蒋经国谈心,说了不少勉励之语,给病中的蒋经国带去了极大的安慰。
1963年,严家淦重新组阁时,宋美龄极力向蒋介石推荐蒋经国,让蒋经国做国防部副部长,蒋经国由此得以上位。
实际上,宋美龄与蒋经国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既有权力斗争,也有携手合作,其中还夹杂着亲情,两人终归是一家人。
1978年,蒋经国就任国民政府总统前夕,向宋美龄发去邀请,希望宋美龄回台参加其就职大典,顺便祭奠蒋介石。
宋美龄似乎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以“睹物思情,不敢直视蒋介石”拒绝了蒋经国,只给蒋经国发回了“鼓励”的电文。
宋美龄毕竟在台湾政坛活跃几十年,对国民党有深远的影响力,以宋美龄为首的“夫人派”势力更是根深蒂固。
所谓“夫人派”势力,主要是指年龄较大的权力精英,这些人都是跟随蒋介石出生入死的党政军高层人物。
“夫人派”势力在政治上较为保守,反对蒋经国的“改革方案”,特别是其中的开放党禁、民主选举和解除禁严等政策。
蒋经国上位之后,推行的“六大改革政策”处处受阻,只能想办法求助于宋美龄,让宋美龄回台约束“夫人派”势力。
蒋经国先是修缮了士林官邸,又派儿子蒋孝勇前往美国恭迎宋美龄返台,宋美龄最终于1986年秋返回台湾定居。
彼时的宋美龄已经89岁,早已看透政治的本质,对权力也不再留恋,于是发表了《我将不再起》一文,以表明心志。
然而,仅仅两年之后,宋美龄就食言了,1988年,蒋经国突然离世,李登辉成为国民政府总统,并密谋当选国民党党主席。
宋美龄对此极为反对,理由是李登辉代表台湾本地官员,如果当选国民党党主席,就会彻底压制国民党“元老派”。
为了让双方相互制衡,宋美龄推举国民党“元老派”的俞国华,可惜俞国华不敌李登辉,宋美龄最终一败涂地。
宋美龄败给李登辉之后,自知大势已去,于是再次离开台湾,前往美国定居,自此在没有返回过台湾。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