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底,真我方面开始为其年度旗舰新机进行预热。
10月9日,真我宣布与理光映像达成影像战略合作,并宣称“四年磨一舰,就是理光GR味儿”。
随后,真我方面陆续公布了GT系列新机的一系列影像配置细节,其中包括采用7P镜片的“理光GR防眩光主摄”、专属的GR风格相机界面设计、算法加持的“胶片质感”,以及理光GR IV同款的5大经典影调等。
此后,包括真我GT8 Pro的机械拼装Deco设计,以及其核心硬件配置、游戏功能特性也陆续被官方公布。
作为将于10月21日新品发布会上亮相的两款旗舰新机,官方此前就已透露,真我GT8系列的标准版和Pro版均将带有理光GR影像系列,且外观相似度明显也高于以往。正因如此,这两款真我GT系列新机早在曝光阶段就被外界称作真我品牌“全面提档”,竞逐更高价位段市场的证明。
此次“影像战略合作”本身,双方的说法似乎并不一致
关于此次合作,真我方面相关人士在与我们的沟通中表示,“GR是目前理光最有知名度的产品,目前市面上提到的理光相机基本指的就是GR,其他类似打印机业务等也不适合联名哈。这次联名我们探讨了四年,合作还是很深度的,从硬件软件算法影调全方位深度合作,从目前数码和摄影媒体反馈,体验很不错”。
但就在真我方面宣布与理光映象达成战略合作的同一天,后者也官网以一篇新闻稿公布了这件事。在合作方式上,理光映象的说法与真我方面基本相同,即“realme与理光映像的开发团队对镜头、图像处理及用户界面(UI)等各个要素进行了定制与性能评估,并结合实际拍摄测试,以达到由RICOH GR工程师设定的标准。”
纵观理光映象的新闻稿不难发现,他们似乎在合作产品的策略、合作目的等方面,与真我的宣传有些微妙的差异。
比如在描述合作方式这个部分,理光映像是以注解的方式标明,“此次合作以目标标准为基础,但并不保证可实现与“RICOH GR”系列数码相机同等级别的影像质量。”而在描述合作目的时,理光映像方面则声称“旨在为那些仅通过智能手机进行拍摄的用户提供真实摄影体验的机会……激发他们对相机本身的兴趣”。
这是什么概念呢?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理光映象似乎是想要通过在智能手机上提供“体验版”的功能,来促进更多用户购买他们的GR系列相机。
当然,这倒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理光映象就完全是“偷手”的那一方。因为大家现在都知道,真我具备与理光映像合作元素的新机是同时发布的两款,即真我GT8 Pro和真我GT8。但在理光映像方面的新闻稿里,通篇只有提及真我GT8 Pro。换句话说,真我在预热阶段所提及的“真我最强标准版“将配备”Pro同款理光GR影像系统“,至少在理光映象截至本文发稿前公布的信息中,并未提及。
真我+理光,真的就是“强强联合”吗
其实如今纵观整个手机行业,“影像合作”并不鲜见。但像真我与理光映像这样,合作产品还没发布,双方就在宣传口径上不太一致的情况显然并不多见。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从目前行业中的类似合作中就不难发现,手机厂商通常所选择的影像合作品牌,在“产品调性”、主要产品价位区间上,通常要远远高于“手机”这个行业。换句话说,这些动辄一个镜头就要几万、一套完整的拍摄设备价格可能高达六位数、甚至七位数的品牌,完全不用担心与他们“联名、技术合作”的手机,会抢占自身的生态位。
目前在二手平台,理光GR系列的典型价格已经与手机高度重合
然而理光映像、或者准确来说,真我此次真正“合作”的对象理光GR产品线,却恰恰是在产品形态、功能定位上与“影像旗舰手机”有着相当程度的重合。因为GR系列本就主打轻巧的卡片式外观,并且是以“轻松扫街拍摄”、而非专业向的高画质生产力作为卖点。
换句话说,虽然真我方面选择理光GR系列相机来作为“合作对象”,大概率是要配合新品主打“街拍”的特征,并希望能更好地吸引喜爱“科技潮牌”、而非“专业影像生产力”的那一部分用户群体。但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似乎还不能说后续一定就没有“互生龃龉”的隐患。
其次针对真我与理光映象这次的合作,我们也与业内知名的相机技术专业人士进行了沟通。对方表示,对于真我和理光映象的合作成果一方面很期待,但另一方面也担忧真我的“相机底子”会不会不够强。除此之外,TA还提到了真我手机电池损耗较快的问题,而这便让我们联想到了其他的一些事。
摇摆的技术路线背后,缺的是底气、还是销量
关注智能手机相关技术的朋友可能还记得,真我手机在电池、快充新技术方面,以往曾表现出相当激进的态度。比如他们曾在业内首发了最高功率可达240W的快充技术,并成为当时唯一能在10分钟之内充满整机电池的品牌。
又比如,真我实际上也是安卓阵营里,第一家做出了无需额外的保护壳就能实现磁吸无线快充的手机厂商。而且他们的磁吸快充自带散热设计,在当时也吸引了很多的关注。
但问题在于,240W快充仅仅只在真我的产品序列上出现了一代(GT5、GT Neo5),此后便不再沿用,后续也没有量产的改进版本。而其首发的安卓磁吸充电方案,明明概念机和充电器很早就已经发布,但结果却是一直没能量产。除此之外,诸如1/1.56英寸的IMX890长焦设计,2023年也是由真我GT5 Pro首发,但之后同样是“后继无人”,没有再在真我的产品中被使用。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三易生活与真我方面的相关人士也进行了沟通,所得到的答复是“有一些是前瞻技术展示,具体推出要根据市场环境”。但对方并未解释已经量产、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先进的技术,为何会在后续产品上被“放弃”。
不过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真我手机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数据中找到一些端倪。比如在真我方面相关人士提供的数据中,真我GT7在京东这一平台目前的评价数量大约为5万+,他提到“iQOO和红米都是10万+评价,确实realme作为独立品牌运营,在资源和品牌沉淀上有一定差距,realme还是全球一盘棋考虑,包括在产品定位节奏的考量,在中国市场目前不是单一的销量考量,我们还是把最好的旗舰产品放在中国市场首发,去做中高端市场的突破“。
但考虑到京东的评价数量有时候并不完全只包含单一商品,而且也只能反映总体的累计销量,因此我们在京东“电竞手机金榜”,这个带有口碑、销量排名数据的榜单中进行了查询。其中显示,真我的多款旗舰产品均集中在10名以外的位置,且无论“金榜分”,还是京东的月销、累积好评,以及回购数据,都与排名前列的友商竞品有着进一步拉大的差距。
国内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真我还有多少时间
早在2019年5月15日,我们三易生活至今仍清楚地记得,realme CEO李炳忠曾经在该品牌“归国”的发布会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个竞争已经如此激烈的手机市场中,一个新的选手真的还有机会吗?”
然而在距离提出这个问题6年多时间后,如今的真我在2025年10月11日宣布参加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的官方微博中,依然还是在以“全球成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品牌”自居。而不是主动公布其产品销量,相关技术专利的具体储备或开发情况。
从当下国内市场的反馈来看,当然可以说真我一直是一个“有特色”、“追求设计”、“有时尚感”的品牌。而且官方相关人士在沟通中也对我们表示,“目前我们的策略可能是先做出真正差异化,获得一部分年轻人喜爱的产品,才能真正占领一部分市场。这次GT8 Pro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从设计和影像,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差异化。而且我们是独立品牌,享受极高度竞争的快乐,好处是我们的产品是不设限的,可以完全根据年轻人的需求,做出极致的产品”。
但一方面同属于欧加的OPPO和一加,如今也是在将目标群体转向了年轻用户。另一方面,在越来越多的竞品都瞄准了这一细分市场的情况下,真我凭借什么来突围。当其他竞争对手已经将技术深挖到供应链层面,大量地去“合作定义芯片”、“建立专属屏幕产线”、“自研影像传感器”时,却似乎从未看到真我有过类似建设独立供应链、技术路线的举动。
当然,这或许是因为真我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对于上游供应链厂商而言还不够看,也可能是是因为他们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实在是太好,以至于在这一方面选择了更为“求稳”的路线。但不管怎么说,当如今整个手机行业都在进一步深化市场竞争格局时,留给真我在国内市场的“发挥空间”,实际上只会越来越小。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