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家敦这名字,估计不少关注中美关系的人都听过。这个美籍华裔律师,靠着对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测混出了点名堂。最近,他又跳出来,上了福克斯新闻,喊着让特朗普继续对中国打关税战,说什么中国经济已经到崩溃边缘了。这话听着挺唬人,但细一琢磨,跟他过去二十多年的“预言”差不多,都是老调重弹。
章家敦,1951年出生,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美国人,算是标准的“混血儿”。他在香港和上海待了快20年,干过不少大活儿,比如在国际律师事务所贝克·麦坚时当过合伙人,还在花旗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混过。凭着他对中国市场的经验,他早年在《纽约时报》《亚洲华尔街日报》上写了不少分析文章,慢慢攒了点名气。
不过,他真正出圈还是2001年那本书——《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中国即将崩溃》)。这书一出,他就被贴上了“中国崩溃论”的标签。书里他大胆预测,中国经济撑不过几年就会崩盘。可现实呢?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经济不仅没崩,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让他预测的准头备受质疑,名声也从“分析师”变成了“唱衰专业户”。
章家敦的“崩溃论”核心就那么几点:中国经济结构有大问题,国企效率低下,腐败严重,外资撤离,再加上政治体制僵化,迟早得出大事儿。他从2001年起就说中国撑不过五年,后来眼看着没崩,他就改口推到2011年、2012年,反正时间线一拖再拖,理由还是那几条。
但事实咋样?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一路高歌猛进,成了全球制造业的龙头。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一片哀嚎,中国却靠大规模刺激计划稳住了阵脚。过去二十年,中国GDP增长了十多倍,城市化率蹭蹭上涨,科技领域也从跟跑到并跑,甚至有些地方开始领跑。章家敦说的那些问题,比如国企效率低、腐败啥的,确实存在,但中国经济硬是没按他说的那样垮掉,反而越挫越勇。这不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压根没搞懂中国经济的韧性。
2025年4月25日,章家敦又上福克斯新闻放话了。这次背景是特朗普4月22日在白宫说考虑下调对中国商品的高关税,因为美国企业压力太大。可章家敦不乐意了,他直接喊话特朗普:别松劲儿,继续加码关税,中国马上就崩了。他说中国经济现在是“强弩之末”,美国只要再推一把,就能让中国彻底趴下。
这话听着挺带劲,但细看数据和现实,漏洞不少。先说中国这边,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没像他说的那样“崩溃”。官方数据显示,中国通过扩大内需、开拓新出口市场,把关税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电商和新能源产业还在猛涨,比如光伏、电动车这些领域,中国出口量不降反升。再看美国这边,高关税也不是没代价。宝洁公司一年多花10亿到15亿美元进口成本,沃尔玛的库存压力也越来越大。美国消费者物价上涨,企业叫苦连天。关税战打了这么久,真没见中国崩,反而是美国自己有点扛不住了。
章家敦为啥老盯着中国唱衰?有人说他是为了名利,有人说是意识形态驱动。客观看,他这套言论在美国保守派圈子里挺有市场。福克斯新闻这种媒体,喜欢放大这种强硬声音,收视率蹭蹭涨。他自己呢,也乐得借这股东风刷存在感。
但话说回来,章家敦的影响力也不全是媒体吹出来的。他的言论多少影响了美国对华政策的风向,尤其是特朗普时期,关税战、贸易脱钩这些招儿,跟他喊的调调有点呼应。不过,中美关系这么大的事儿,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更多还是两国实力博弈的结果。
章家敦说中国马上崩,可数据不这么看。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GDP增速虽然放缓,但还是稳在正增长区间。内需拉动明显,消费占GDP比重超过60%,出口市场也多元化了,不再只盯着美国。新能源车出口全球第一,5G基站全球占比超七成,这些硬实力不是靠唱衰就能抹掉的。
反过来,美国这边日子也不好过。高关税让企业成本飙升,通胀压力传到老百姓身上,超市物价一年涨了10%以上。经济学家算过,关税战对美国消费者的伤害比对中国企业的还大。2025年,美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跌破50,说明经济活动在收缩。这么看,章家敦喊着让特朗普加码关税,到底是为美国好,还是在给自己加戏份儿?
章家敦这波言论在美国掀起不少波澜。支持他的,多是保守派,觉得他敢说真话,代表美国利益。反对的也不少,尤其是经济学家和企业界,觉得他瞎忽悠。有人算过账,关税战让美国多花了上千亿美元,消费者和企业成了冤大头。主流媒体像《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早就把他当笑话看了,但他在X上还挺活跃,支持者和喷子吵得热火朝天。
这反映啥?美国社会对华态度分裂得很。一边是想遏制中国的强硬派,一边是想做生意的务实派。章家敦正好踩在强硬派那条线上,迎合了部分人的情绪,但离现实越走越远。
章家敦能老蹦跶,媒体功不可没。现在这时代,流量为王,真假其次。福克斯新闻请他上节目,不是因为他预测准,而是因为他敢说狠话,能吸引眼球。信息爆炸的时代,观点越极端越容易火,章家敦正好抓住了这点。他的“崩溃论”听着耸人听闻,哪怕次次打脸,曝光度还是不减。
但这也暴露了问题:媒体放大这种声音,容易误导老百姓。普通人哪有空去查数据、看报告?听多了这种论调,还真可能觉得中国明天就完蛋。可惜,现实不是靠嘴皮子就能改变的。
章家敦的“崩溃论”跟中美关系脱不开干系。他的喊话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两国紧张气氛,尤其是在贸易战最激烈那几年。但说到底,中美关系不是他能定调的。两国经济体量这么大,互相依赖那么深,真要彻底翻脸,谁都讨不了好。中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美国有自己的内忧外患,章家敦这种声音顶多是个插曲,决定不了大局。
未来咋走?还得看双方怎么博弈。中国这边,经济转型在加速,科技自立成主流。美国那边,国内问题一堆,政策能不能连贯都难说。关税战可能还会断断续续打,但彻底脱钩?没那么简单。
章家敦这人,预测错了这么多次,按说早该消停了,可他硬是没退出舞台。靠着新书、电视节目,他在保守派圈子里还有一席之地。不过,主流学术圈早不待见他了,觉得他分析太片面,数据支撑不够。他大概也会继续唱衰中国,反正这招管用,媒体爱听,粉丝买账。
他这路数,有点像美国梦的另类版本。从新泽西普通家庭起步,靠自己混到国际舞台,虽然争议不断,但名气是实打实的。未来他咋样不好说,但只要中美关系还有火花,他估计还能蹦跶一阵子。
对普通人来说,章家敦这号人物听着热闹,但影响有限。中国人听他唱衰,早都麻木了,反正日子还得过,经济也没停摆。美国老百姓呢,更多操心的是物价涨没涨、工作丢没丢,至于中国崩不崩,离他们太远。公众认知这东西,说白了还是靠自己判断,章家敦喊得再响,也改变不了大家柴米油盐的日子。
章家敦又献“崩溃书”,喊着特朗普继续打关税战,说中国马上就崩,这事儿听听就算了。他的“崩溃论”喊了二十多年,次次落空,靠的不过是媒体放大和部分情绪的共鸣。现实是,中国经济有问题,但远没到他说的那步田地;美国这边,高关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真要加码,未必讨好。
这背后,其实是信息时代的怪象:观点越偏激越有市场,真相反而没人关心。章家敦的故事提醒咱们,听啥都得带点脑子,别被唬住了。中美关系这盘棋,远比他喊的那几嗓子复杂得多。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