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华态度有变,100%关税暂时不加了,鲁比奥透露原因

在7月底的斯德哥尔摩会谈中,美方谈判代表、美财长贝森特公开威胁称,如果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原油,美方可能会对华加征100%的“次级关税”。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美方又密集抛出了类似的警告。不仅如此,特朗普还“杀鸡儆猴”,宣布为了惩罚印度购买俄原油,对印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

各方都清楚,特朗普这是想要一石二鸟,施压普京在阿拉斯加会谈中妥协的同时,为下一轮中美经贸会谈制造筹码。不过在与普京会谈后,特朗普的态度立即出现了转变。当地时间8月15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在未来两到三周内不会考虑对中国等购买俄罗斯原油的国家加征关税。

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态度的转变与阿拉斯加会谈直接相关。或者换句话说,普京的阿拉斯加之行帮助中方避免被加征关税。但事实上,这并非事情的全部真相。据俄媒8月17日报道,美国务卿鲁比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台采访时,透露了更多的内幕。

鲁比奥表示,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后进行加工,这些成品油有一部分会重新流入国际市场。如果破坏了中俄之间的原油贸易,那么那些购买中国成品油的国家,都将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甚至无法购得足够的成品油。美参议院在讨论对中国购买俄原油的做法加征100%关税时,欧洲多国对美方的方案表达了担忧,因为欧洲也是买家。

也就是说,让特朗普态度转变的,不只是他与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取得了进展,而且还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有着重要关联。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其中俄罗斯更是我们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正如鲁比奥所说的那样,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只是整个供应链条的一环,如果美方掐断了供应链的上游,那么下游的相关产业也将受到直接冲击。

例如有些原油会被加工成航空煤油,如果原油的供应量减少,那么航空煤油的价格必然会上涨,随之而来的便是运输成本增加,全球经贸活动都会受到抑制。受疫情、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欧洲这些年来一直面临着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石油价格的上涨,只会让欧洲面临的困境雪上加霜。事实上,不只是欧洲,美国也面临类似的难题,特朗普为了施压美联储降息,使出了浑身解数,而鲍威尔迟迟不肯松口,就是考虑到通胀问题。

所以特朗普是否因为中方购买俄原油就对华加征关税,并不完全取决于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更多的是因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也就是说,这件事的决定因素,从来都不掌握在美俄手中,而是在中国自身。

除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外,中方潜在的反击能力,也是特朗普有所忌惮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过去几个月里的博弈中,相信美方已经意识到了,对中方挥动关税大棒,注定讨不到好处。中方仅凭一张“稀土牌”,就足以让特朗普政府束手无策,不得不向中方主动让步。

所以无论是美俄谈判也好,还是特朗普对华的种种威胁也罢,我们都没有必要过于担忧。以我国现在的体量和韧性,任何外部施压都注定无法撼动我们的发展节奏,其结果也都只会是自取其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财经   关税   态度   原因   原油   中国   美方   中方   俄罗斯   欧洲   阿拉斯加   成品油   乌克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