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你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从4.9降到1.4?这不科学啊!”体检中心的李医生一边看化验单,一边忍不住感叹。
老刘今年63岁,是位来自山东的退休公交司机。以前作息不规律,饮食又偏重油重盐,加上缺乏运动,血脂指标一路飙升。
三年前体检,低密度脂蛋白(俗称“坏胆固醇”)达到了4.9 mmol/L,医生当场就摇头:“这可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风险区,必须控制!”
老刘当时也慌了,心里嘀咕:“不会哪天就中风了吧?”
什么是低密度脂蛋白?高了有多危险
李医生解释: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任务是把胆固醇运送到全身组织,但如果数量过多,就容易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时间长了,血管变窄、变硬,增加心梗、脑梗风险。
国际上公认,健康成年人LDL应控制在3.4 mmol/L以下,心血管高风险人群最好低于1.8 mmol/L。老刘的4.9,已经是“爆表”了。
3个关键动作,让“坏胆固醇”掉下去
经过医生指导,老刘开始了一场“降脂大作战”,半年时间就把LDL降到了1.4 mmol/L。秘诀是这些:
1. 管住嘴:吃够好脂肪,少碰坏脂肪
老刘以前的早餐是油条+豆浆,中午晚上一顿红烧肉是常事。现在换成了:
多吃深海鱼、坚果、牛油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主食多用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
红肉减少到一周1-2次,多用蒸煮代替油炸
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基本不碰
李医生说:“你不是不要脂肪,而是要换成对心脏友好的脂肪。”
2. 动起来:有氧+力量结合效果最好
光吃不动,血脂降得慢。老刘从每天散步15分钟,逐渐增加到快走+慢跑各半小时,还每周做两次简单的力量训练(弹力带、俯卧撑)。
研究表明:规律运动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同时帮助清除多余的低密度脂蛋白。
3. 按时吃药,别擅自停
老刘刚开始配合医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两个月后血脂明显下降,但他没自作主张停药,而是定期复查,根据指标逐步调整剂量。“有的人血脂一好就停药,结果反弹得更厉害。”李医生强调。
半年后,指标惊喜
半年复查结果:
LDL从4.9降到1.4 mmol/L
总胆固醇从6.5降到4.2 mmol/L
体重减少6公斤,腰围缩了8厘米
运动耐力提升,爬四楼不喘了
老刘笑着说:“现在吃得香,睡得好,走路比年轻人还快。”
李医生也点头:“你这是饮食、运动、药物三管齐下的典型案例。”
并不是人人都能“猛降” LDL
虽然老刘的成绩亮眼,但医生提醒:
有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近期心梗、手术恢复期的人,运动和饮食调整要循序渐进,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
特别提醒:千万别只看一两个指标就判断健康,血压、血糖、体重、腰围也要一并关注。
如果你和老刘一样,血脂总居高不下,不妨先从管住嘴、迈开腿、按时复查开始,给自己一个血管“松口气”的机会。
坚持半年,也许你会惊喜地发现:不止指标在变,整个人都轻松了。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文中使用人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