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超市不是你家床头!”
婴儿穿着纸尿裤坐在绿豆框里玩耍,甚至把绿豆放嘴里又拿出来。
随行的家长不仅不阻止,还在后面不亦乐乎地拍视频记录。
小孩子不懂事,难道大人也不懂吗?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最近,江苏一家超市因为网上的一段视频火了起来,不过这火得有点闹心。
视频是一位奶奶拍的,她把穿着纸尿裤的小宝宝,直接放进了超市自助区的绿豆货架框里。
小家伙的小脚丫在绿豆堆里踢来踢去,还不时用脚搓揉,甚至抓起一把绿豆就往嘴里送,尝了尝又吐回豆堆里。
灯光下,那些沾了口水湿漉漉的豆子,格外显眼。
整个过程,旁边的奶奶语气带笑地说着“不能吃哦”,但始终没伸手把孩子抱出来。
玩过瘾之后,奶奶觉得这画面挺“可爱”,就把视频发到了自己的账号上。
没想到,视频迅速引来大量讨论。
很多网友都觉得,虽然买回家的绿豆肯定要洗,但这沾了别人口水和脚丫碰过的豆子,跟运输途中落的灰可完全是两码事。
这关系到公共卫生和他人的权益,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不当回事。
再说了,小宝宝穿着纸尿裤坐在豆堆里,里面啥情况,谁心里都没底。
无数网友越想越来气,开始根据小孩奶奶账号的IP地址,锁定她家附近涉事的超市,并把情况反映给了超市负责人。
超市方面反应倒是挺快,立刻把那批被“玩”过的绿豆紧急下架,还对已经卖出去的发布公告,召回退款。
但超市这个处理方式,却并没有平息网友们的怒火。
毕竟在他们看来,怎么着小孩一家也该出来道歉赔偿吧?
事情就这样越演越烈,一些情绪比较激动的网友,更是直接扒出了这个小宝宝家人的私人信息。
网传信息显示,涉事家庭经营着一家名为“小东茶叶”的茶叶店,这下可炸了锅。
不少网友气不过,扭头就上抖音搜“小东茶叶”,想找正主理论理论。
可问题来了,一搜发现好几家同名店铺。正在气头上的网友也顾不上分辩,逮着评论区就是一通输出。
这一闹腾,那些名字碰巧撞车的无辜店铺可遭了殃,订单量断崖式下跌,生意一落千丈。
这些被波及的商家满腹委屈,急忙发布声明撇清关系,反复强调自己跟视频里那个“小东茶叶”完全是两码事。
而真正的当事人“小东茶叶”账号早就改头换面,还把账号设成了私密模式,彻底隐身了。
网友们关注这件事的初衷可以理解,但错怪了同名商家,不仅伤及无辜,还偏离了原本想要讨个公道的初心。
说穿了,谁惹的祸就该谁来收拾残局。
那位拍视频的奶奶,到现在都没向超市表示歉意,更别提赔偿损失了。
在公共场所带着孩子,却只顾着拍视频博眼球,对孩子的破坏行为视而不见,这算哪门子疼爱?
这种做法既漠视了公共场所的基本秩序,也在无形中给孩子传递了错误信号:随便玩闹没关系。
很多网友还提出了一个扎心的问题:绿豆被孩子糟蹋了,最后买单的却是超市和无辜的顾客,这道理说得通吗?
孩子年幼不懂事情有可原,但大人总不能装糊涂吧。
除此之外,网友们的议论还引出了更深层的担忧。
一些家长习以为常的“孩子小,做什么都可爱”的观念,在大家看来有点站不住脚了。
更让不少人捏把汗的是视频里潜在的安全隐患。
小宝宝抓起绿豆就往嘴里塞的动作,看得许多网友心里发毛:这么小的孩子,绿豆又不大不小,万一呛进气管怎么办?
这话一出,立刻有网友接茬,话里带着点讽刺:现在由着孩子把豆子往嘴里塞,真呛着出事,说不定会反过来怪超市没贴警示、没看好货架。
这种自己闯祸转头赖别人的事,网上见得可不少。
其实网友们的批评也不是空穴来风,类似的情况真不少见。
有网友就说起自己亲眼见过的事儿:一家商场里,一对夫妻带着孩子买东西,孩子随手就把商品到处扔。
孩子爸想管,结果被孩子妈一把推开,孩子爸没办法,只好说弄坏的东西让孩子妈赔。
店主过来沟通,孩子妈嘴上答应付钱,可一转身就想趁着人多溜走,结果在店门口被员工拦下了。
后来警察来了,清点了一下,被弄坏的东西差不多值1300块钱。
这时候孩子妈情绪激动,干脆坐在地上哭闹起来,最后没办法,还是孩子爸掏钱赔了。
还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坐飞机的经历:后排坐着一位妈妈带了俩孩子,一路上俩孩子又打又闹,不停地踢他椅背,嘻嘻哈哈的声音就没停过,整个航程差不多两小时都这样。
他小声提醒了几次,可那位妈妈就像没听见一样,好像完全不觉得孩子这样闹腾会影响周围人休息。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折射出的却是同一个深层问题。
无论是超市、街道,还是任何公共场所,遵守秩序、不给他人添麻烦,这是最起码的修养。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
货架上的绿豆有它的归属,超市里的商品有它的规矩。
公共空间需要每个人共同呵护,才能让所有人都感到舒适自在。
家长管教好孩子,做错事就勇于承担责任,这本身就是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
倘若这样的行为得不到纠正,或者家长管不住孩子,往后恐怕会惹出更大的麻烦。
家长对孩子的放纵,表面看是宠爱,实则是害了孩子。当孩子在公共场所肆意妄为却无人制止,他们便会以为世界就该围着自己转。真正疼爱孩子的方式,是教会他们尊重他人、承担责任。网友们的愤怒情有可原,但错怪无辜商家却背离了本意。每个人都守好自己的分寸,该道歉道歉,该赔偿赔偿,公共空间才能成为大家都舒心的地方。否则,今天是一把绿豆,明天可能就是更大的麻烦。
参考文献:
1.闪电新闻:《一女子在超市将婴儿放绿豆框里玩要 食品安全和儿童安全双重隐患 涉事超市:马上下架售出的召回》2025-07-15
2.红网:《“熊孩子”的养成,没有一个“熊家长”是无辜的》2024-06-10
3.博览新闻:《「齐评」“熊孩子”肇事“熊家长”不能逃避责任》2024-06-06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