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很多人总觉得自己记性差了,脑子也没以前灵光了。
尤其是老年人,动不动就说“我老糊涂了”“记不得刚才说什么了”,其实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身体在提醒,有些习惯已经开始慢慢伤害大脑了。
大家都在说熬夜伤脑,这没错,但真要说起来,熬夜还不是最凶的。
医生在临床上发现,有一个习惯比熬夜更厉害,毁脑的速度更快,尤其是老年人,长期做这个事,大脑退化的风险真的会成倍增加。
这个习惯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信——是长时间独处不与人交流。
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它带来的影响,比很多人想象中都严重得多。
尤其是55岁以后,大脑功能本身就在缓慢下降,如果再长期处在一个缺乏交流、缺乏刺激、情绪低落的环境中,大脑退化速度是实打实能看得见的。
神经科医生就曾在相关研究中指出,孤独感会使大脑的处理速度和记忆能力加速下降,影响甚至超过熬夜带来的认知损伤。
不少人可能觉得自己独处惯了,觉得“安静挺好”“省心”,但殊不知,长期不说话、不参与社交,其实大脑就是在“休眠”。
大脑是个很懒的器官,用进废退是真存在的。
如果没有语言输入和输出,没有人际互动,没有情绪波动的刺激,脑神经连接会变少,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慢慢钝化。
有些人开始只是偶尔健忘,结果几年下来,发展成明显的认知障碍,甚至阿尔茨海默症前期状态。
哈佛大学在2023年公布了一项追踪时间长达30年的研究,样本量超出7300人,研究对象中有一部分人在进入60岁后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
比如从热衷社交变得逐渐封闭,或从退休后不再参与任何团体活动。
这些人在之后10年内,患上轻度认知障碍的比例高达26%,而那些维持一定社交频率的人,比例只有9%左右。
这之间的差距,不是一点点,而是实打实的将近三倍差距。
换句话说,不说话、不互动,不只是情绪问题,更是实际的大脑风险。
当然也不是说必须每天都去应酬、热闹非凡才健康,关键在于有没有“持续性的沟通”和“参与感”。
哪怕是每天跟邻居打个招呼、跟家人聊几句今天吃了啥、去菜市场跟摊主说几句闲话,这都能给大脑带来一定的“激活”。
别小看这些小动作,这些零碎交流可以保持语言处理功能,还能带动记忆、判断、情绪调节等多个脑区的活跃度。
反过来,如果每天除了看手机、看电视,就是一个人坐着不说话,长期下去,大脑真的会“慢慢关机”。
此外,孤独感本身也会引发内分泌紊乱和慢性炎症反应。
根据2021年一项刊登在《Nature Aging》的研究,老年人长期独居并缺乏社交时,体内的炎症因子(如CRP、IL-6等)水平会显著升高。
而这些因子正是导致大脑神经退化和血管功能下降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性格孤僻、平时不爱说话的人,脑萎缩速度会快于同龄人。
另一方面,很多人以为退休之后就是“安享晚年”,但如果没有新的生活目标或者社交圈,那种“闲”其实就是一种慢性刺激。
尤其是原来生活节奏快、工作忙碌的人,突然闲下来却又没有适应新节奏,大脑就像一下子被按了暂停键,容易失去活力。
医生在神经系统门诊中接诊过不少早发性老年痴呆的患者,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退休后没有安排新的活动,生活变得极其单调,长时间不参与任何社交或兴趣群体,最终逐渐出现认知障碍。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手机对老年人的“伪陪伴”作用。
有些老人一整天都在刷短视频,觉得不孤单,但其实那种信息是单向输入,大脑没有参与、没有输出,时间久了反而更容易让大脑退化。
相比之下,那些常参加兴趣小组、社区活动或者帮忙带孙子的老人,大脑状态明显更活跃。
因为这些活动不但要动脑,还要动手,有情绪波动,有交流互动,整个神经系统都会保持运转。
再说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点,就是情绪。如果一个人长期不说话,情绪表达就会变少,容易憋着。
久而久之,抑郁倾向就可能悄悄形成。而抑郁和认知下降在老年人群体中是高度相关的。
尤其是女性老年人,情绪压抑、孤独指数升高的时候,认知功能的下滑速度会明显加快。
医生也常强调,情绪是影响大脑健康的“隐形杀手”,只不过很多人不当回事。
那要怎么调整呢?其实办法并不难。首先最重要的是意识到:孤独不是一种安逸,而是一种慢性风险。
其次是鼓励自己每天至少和别人聊上几句话,不求深度,但求连接感。
再者可以尝试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比如唱歌、写字、广场舞都可以,不在于技能高低,而在于和人互动、让大脑参与。
哪怕是每周去图书馆一次,或每月去社区听个讲座,都是在“激活”大脑的方式。
对于家属来说,不能只关注老人有没有吃饱穿暖,更应该注意他们有没有在“用脑”。
有些看起来情绪稳定的老人,其实内心非常孤独,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
如果能经常陪他们聊聊生活、问问他们的看法、让他们参与家庭决策,对大脑也是一种良性刺激。
总的来说,保持社交和语言交流,对大脑的保护作用是远远被低估的。
这个习惯表面看不出来啥伤害,但从医生手里的病例数据和影像资料来看,它造成的脑部损伤和神经退化,远比多数人想象中严重。
特别是进入老年之后,如果还是每天不说话、不互动,哪怕饮食再健康、睡眠再规律,大脑也可能悄悄进入“半退化”状态。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王少锋,肖利,申法涛,等.涤痰汤联合阿加曲班对老年脑梗死脑神经功能的影响[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0(03)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