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平豪宅难保?曝于谦被恢复执行111万,真实处境藏不住了

提起于谦,大家脑子里蹦出来的头三个词儿,八成就是“抽烟、喝酒、烫头”,这三大爱好就像焊在他身上的标签。

上了年纪的于谦,竟然也学着人家做起了生意。做生意这事吧,有赚就有赔,自古都是风水轮流转。

也许是时运不济,于谦投资的项目出了问题,导致他被恢复执行111万。

10月27日,一则强制执行令打破了相声界的宁静,也将那位在大众印象里终日与小马、文玩为伴的“谦大爷”推上了风口浪尖。

最初,许多人看到那张截图时,第一反应是:“假的吧?又是P图的?”

可当官方平台的字样赫然在目,人们的疑虑瞬间转为震惊。

墨客行影业(北京)有限公司,于谦关联。被恢复强制执行,金额111万。

于谦方面迅速回应,声明将依法配合,律师团队也已介入沟通。

但这番表态,反而让公众更加好奇:那个在北京大兴坐拥60亩马场、闲情逸致的“玩家”,怎么会被区区百万债务缠身?

六十亩地,一个人的王国

于谦不玩抽象的金融游戏,他更信赖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宝贝。

他所花费的每一笔钱,都是在为自己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王国”,这个王国,不是为了炫耀财富,而是为自己创造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空间。

这个“王国”,就是位于北京大兴礼贤镇那片占地六十亩的马场。

那片土地原本是一片荒芜的空地,什么都没有,甚至连最基础的基础设施都没有。

可是,于谦就是硬生生砸钱建了一个“马场”乐园。

这个乐园,所填充的可不是一般的玩意儿。

于谦从荷兰空运回来17匹迷你马,这样的规模在北京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这些迷你马,体型小巧可爱,但每一匹的价格,几乎等同于一辆中高级轿车。

为了让这些宝贝能够得到最好的照料,于谦还专门请来了北京动物园的专家,负责照料它们的饮食和健康。

更为考究的是,这些马的饲料都是从内蒙古远道而来,特地为它们挑选的最优质的草料,确保它们每天都能享受到最健康、最营养的食物。

外界传言其价值高达5亿,真假难辨,但其内部的奢华却是实实在在的。

那只曾让他声名大噪、以百万元购入的藏獒“雄风”,更是成了圈内外的谈资。

这个马场不只是烧钱的爱好,更是于谦社交圈的实体平台。

吴京等一众明星好友组建的“明星马主团”,将人脉与爱好紧密捆绑,通过赛事赞助、餐饮联动等方式,把一个纯粹的兴趣点经营成了一个高门槛的社交场所。

除了名贵动物,这里还收养了许多流浪动物,这份爱心又为他的“玩家”形象增添了一抹温情。

除了马场,于谦在北京崔各庄还有一处600平米的四合院。

这本身就是寸土寸金的硬资产,更像一个私人博物馆。

院内静静躺着三十多把名家紫砂壶,其中一把就价值超过二十万。

金龙鱼、信鸽、绿松石、各种传统工艺品……

这些收藏不仅保值,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对于这些投入,于谦曾坦言,自己“到了该花钱的年纪”,每年光是这些动物与收藏品的养护费,就高达百万元。

危机

不过,于谦或许没有料到,现代商业社会的规则,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引爆这次危机的,正是那家成立于2019年的墨客行影业。

这家公司,对于谦来说,可能只是一次“玩票”式的投资。

他持股10%,并且明确表示自己不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

可法律不讲人情,只认白纸黑字的股权结构。

这家公司背后的窟窿远比想象中要大,资料显示,墨客行影业累计被执行的总金额已经超过了7554万元,曾三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俗称的“老赖”。

公司的法人代表赵仁鹏,自2022年起就被限制了高消费,公司股权更是先后被冻结了15次。

尽管公司也曾有过高光时刻,由于谦亲自主演并投资的电影《老师·好》,曾以黑马之姿斩获3.55亿票房。

但这次成功更像是一次意外的烟火,并未能扭转公司的颓势。

后续投资的《哥,你好》、《雄狮少年》等项目,都没能实现盈利。

公司的财务状况,显然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这次111万的强制执行令,正是这家公司沉重债务中的一笔。

作为持股10%的股东,即便于谦从未插手管理,法律上的连带责任也无法逃脱。

这根无形的引线一旦被点燃,火焰便会沿着法律的脉络,直接烧到他的个人身上。

更令人担忧的是,墨客行影业的困境并非孤例。

就在2023年,于谦与吴京合伙的另一家公司,也曾被法院执行了8.5万元。

在于谦的个人哲学里,他始终试图用“玩家”的逻辑去驾驭“商人”的世界。

这种心态,让他在艺术圈里如鱼得水,但在冷酷的商业世界里,却成了他最大的软肋。

在德云社,成功的基础是郭德纲与他之间深厚的个人情谊与信任。

这里讲究的是舞台上的默契和人情世故,于谦凭借其沉稳的捧哏风格和精准的节奏把控,成了不可或缺的黄金搭档。

他在这里,活得通透、自在。

可是,影视投资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战场。

这里不看情面,只看冰冷的回报率、市场规律和法律条文。

于谦的马场、餐饮等生意,尚且可以算作个人爱好的延伸,风险相对可控。

可一旦踏入影视制作这种高度专业化、资本密集的领域,一个“玩家”的直觉和热情,远远无法替代专业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风险控制。

出生于1969年的于谦,成长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地质专家,母亲则在炼油厂担任职工。

尽管家庭条件普通,但从小他就表现出了对艺术的浓厚兴趣。

13岁时,他便进入了戏校,开始了自己的艺术道路。

后来的日子里,他选择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带着对电影的热爱踏入了演艺圈。

可是,早期的演艺生涯并不如意,虽然参演了《编辑部的故事》等一系列剧集,却始终未能迎来爆发式的成功。

在那个阶段,于谦的生活过得相当拮据,甚至在1998年遇到妻子白慧明时,夫妻俩的经济状况仍然捉襟见肘,妻子还需要外出打工来补贴家用,生活的重压让他们更加努力奋斗。

正是这段从清贫到富足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于谦独特的财富观。

他的财富并非来自单纯的商业头脑,而更多的是来自对艰辛过往的深刻感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那句“到了该花钱的年纪”,其实更多地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过往困境的补偿和对现有幸福生活的感恩,而非炫耀财富的冲动。

于谦并不追求盲目的资本积累,反而更倾向于“犒劳自己、享受人生”。

好在,这位年事已高但仍活跃于舞台的艺术家,似乎已经开始反思。

他表示将更审慎地对待未来的商业投资,但永远不会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娱乐   豪宅   处境   真实   公司   北京   王国   墨客   影业   大兴   财富   玩家   艺术   商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