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惊蛰研究所
作者:初夏
图源:网络
贝壳研究院发布的《新独居时代报告》显示,到2030年,我国独居人口数量预计将达到1.5亿至2亿人。
其中,20-39岁的独居青年将从2010年的1800万增加到4000-7000万人,增长约1-2倍。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独居生活,其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消费需求也对餐饮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催生出了“一人食餐厅”这一有潜力的新赛道。
对于独居群体来说,“一个人出门吃饭”常常与尴尬相伴,触不可及的双人套餐优惠、拼桌时被迫参与的社交,都在无形中构筑起一道隐形门槛。
而当下,单身群体的不断增加,以及他们在餐饮方面的独特需求,让这种“被忽视的需求”终于迎来商业价值的爆发。
在抖音,“一人食”相关话题的视频播放超过了29亿次,小红书平台,“一人食”吸引了17亿的浏览量和超过440万的讨论。
毫无疑问,“一人食”已经成为现今独居青年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即使是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不仅是年轻人的生活态度,更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消费市场。
“一人食”,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一个人独自用餐。常见的“一人食”产品则包括一人份的自热米饭、自热小火锅或是小瓶装红酒等。不过在快消领域之外,“一人食”还诞生了专门为单人用餐需求设计的独食餐馆。
比如日本的“一兰拉面”,店内设计每个座位配备竹帘隔断、独立点餐系统,甚至设置“追加面条无需开口”的呼叫按钮。这种“边界感十足”的用餐体验,让其在全球开出80余家分店。
类似的商业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在菜单设计、服务流程上进行了创新,进一步降低了独自用餐的心理负担。
例如成都的肉室堂独食烤肉、广州的弦拉面等,都在试图为消费者打造一个不受打扰的私人堂食空间。
(图片来源:一兰拉面官方微博)
在外卖平台上,“一人食”则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形态。
一些商家会专门推出“单人管饱”“一人独享”定制套餐,结合情感化文案和场景化推荐,例如“深夜治愈一人餐”“周末独享小确幸”等,进一步增强了用户的情感共鸣。
这种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情感”的消费升级,正在为“一人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如今,现代年轻人面临着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一人食”餐厅可以说提供了一处短暂逃避城市喧嚣的角落。
从这个层面来讲,“一人食”餐厅不仅给消费者提供了美食,还有心理上的放松,类似于情绪价值,这正是“一人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推
荐
阅
读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