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万起拍,四川巴中一私有清代四合院再次流拍,系省级文保单位,房主称20多年前买下经营茶馆

文物保护单位的私有财产处置,始终面临 “保护传承” 与 “个人权益” 的平衡难题。2025 年 10 月 13 日,四川巴中市恩阳区恩阳古镇内一座清代四合院,在阿里资产拍卖平台以 1990 万元起拍后再次流拍。这座兼具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川陕恩阳革命法庭旧址”“全国法院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三重身份的建筑,20 多年前被房主李发荣买下经营茶馆,如今因房主年迈多病、后人在外发展而寻求转让。两次流拍不仅折射出文物类私有房产交易的特殊性,也引发公众对 “文物保护与私有财产权益如何协调” 的深度思考。

一、拍卖情况:1990 万起拍再流拍 文物身份成交易特殊注脚

2025 年 10 月 10 日,阿里资产拍卖平台上线一则特殊拍品信息 —— 位于四川巴中市恩阳区恩阳古镇的一座清代四合院,起拍价 1990 万元,市场评估价 2100 万元,保证金 105 万元,加价幅度 1 万元。拍卖信息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川陕恩阳革命法庭旧址”“全国法院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的标注格外醒目,也让这座四合院区别于普通房产。

拍卖委托方为四川瑞丰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拍卖时间定于 10 月 12 日 14:00 至 10 月 13 日 14:00(自动延时除外)。平台还特别注明 “私人产权,几十年单独维护,无外在参与,无抵押”,明确了房产的产权属性。然而,截至 10 月 13 日拍卖结束,该拍品的报名人数为 0,出价次数也为 0,最终再次流拍。

这并非该四合院首次流拍。早在 2025 年 5 月 14 日,它就曾以 2100 万元的起拍价登上拍卖平台,同样因无人报名而流拍。短短 5 个月内,起拍价下调 110 万元,却仍未吸引到潜在买家。有拍卖行业内人士分析,“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是关键因素 —— 买家不仅要承担高额收购成本,后续还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缮维护,且修缮方案需符合文物保护规定,不能随意改动,这无疑提高了交易门槛。”

二、四合院背景:清代乾隆年间建成 房主 20 多年前购得经营茶馆

10 月 11 日,红星新闻记者前往恩阳古镇实地探访,在景区主干道上找到了这座四合院。它采用典型的清代川北民居风格,木房结构保存完好,大门上方悬挂着 “工农旅馆” 的木质招牌,门口立着两块石碑,一块刻有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川陕省恩阳县革命法庭旧址”,另一块标注 “全国法院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石碑落款均为巴中市恩阳区人民政府,清晰展现出这座建筑的历史与红色文化价值。

推开斑驳的木门,院内是典型的四合院布局,青石板铺就的地面略显磨损,屋檐下的木雕花纹虽有褪色,却仍能看出当年的精致工艺。房主李发荣已年过七旬,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他向记者讲述了与这座四合院的缘分:“这房子是清代乾隆中期建的,最早是一个武将的家宅,后来慢慢变成了茶馆。我妻子以前就在这儿上班,1998 年的时候,我看着这房子不错,又在景区核心位置,就把整个宅院买了下来,继续经营茶馆。”

李发荣回忆,买下四合院后,他并非简单维持现状,而是投入心血进行维护。2000 年初,他花费 10 余万元对房屋的屋顶、木梁进行修缮,更换了腐朽的木料,修补了破损的门窗,既保留了建筑的原有风貌,又确保了使用安全。2013 年,他正式拿到房屋产权证书,确认了对这座文物建筑的私有产权。“这 27 年来,我在这房子上投入的钱加起来有上千万了,光是每年的日常维护费用就不是小数目。” 李发荣指着院内的木柱说,“这些柱子每年都要刷一遍防腐漆,屋顶的瓦片也要定期检查更换,生怕下雨天漏水损坏了建筑。”

对于转让的原因,李发荣坦言是现实所迫:“我和老伴年纪都大了,身体也不好,有高血压、关节炎,打理茶馆和维护房子越来越吃力。儿子女儿都在成都工作定居,不想回巴中发展,没人能接手这房子。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卖掉,找个能好好保护它的人。”

三、文保部门回应:私有文物可买卖需报备 两次拍卖均未收到备案信息

这座四合院的拍卖信息,很快引起了巴中市恩阳区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关注。10 月 11 日,该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早在今年 4 月第一次拍卖前,他们就已注意到此事,并针对房屋的文物身份采取了相应措施。

工作人员出示了一份 4 月 21 日出具的《告知书》,上面明确写道:“经核实,川陕省恩阳县革命法庭旧址属于恩阳古镇革命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恩阳古镇革命旧址群于 2019 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川府函 [2019] 8 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转让、抵押给外国人、外国组织或者国际组织。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转让、抵押或者改变用途的,应该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告知书》还详细告知了备案流程 —— 需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政务服务网提交申请,备案后将资料送恩阳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存档。

“我们很重视这件事,主要领导多次开会协调。4 月 30 日,我们专门找到李发荣的儿子,当面提交《告知书》并讲解备案要求;6 月 11 日,又和李发荣本人交流,希望他能按规定办理备案。” 工作人员无奈地说,“但不管是第一次拍卖还是这次第二次拍卖,我们都没收到他的备案申请,也没看到相关资料。我们提供了备案网站的操作指南,甚至帮他整理了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可他始终没去办。”

工作人员还透露,此前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文物建筑,文保中心曾多次与李发荣沟通,提出过征用或租用的方案,“我们希望能将这里打造成更规范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愿意承担后续的修缮维护费用,但因为价格没谈拢,最终都没达成一致。” 对于此次 1990 万元的起拍价,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他的私有财产,定价是他的自由,我们不会干涉,但必须强调,不管卖给谁,后续的修缮都要符合文物保护规定,不能破坏建筑的历史风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或者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予以补助”;“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予以帮助,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具备修缮能力拒绝履行修缮义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承担。” 恩阳区文保中心工作人员解释:“这座四合院年代久远,部分结构已经出现老化,后续需要大量资金修缮。就算有人买下,也不能像装修普通房子那样随意改动,必须先制定符合文物保护要求的修缮方案,报省级文保部门批准后才能施工,这对买家的资金和耐心都是考验。”

四、流拍影响:文物私有房产交易遇冷 引发保护与权益讨论

两次流拍后,这座清代四合院的未来再次成谜。在恩阳古镇采访时,不少游客和商户都对这座建筑的命运表示关注。住在附近的居民王女士说:“这房子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好多游客都来这儿拍照打卡。要是能找到合适的买家,既能保护好文物,又能继续对外开放,就最好了。” 也有商户担心:“要是一直卖不出去,房主又没精力维护,万一建筑损坏了,就太可惜了。”

社交平台上,关于 “文物类私有房产该如何处置” 的讨论也逐渐升温。有网友认为:“既然是私有财产,房主有权利转让,但必须遵守文物保护规定,备案是基本要求,不能因为是私人的就无视文物的公共价值。” 还有网友提出:“政府可以考虑出台更多优惠政策,比如对接手文物保护单位的买家给予税收减免、修缮补贴等,降低他们的成本,鼓励更多人参与文物保护。”

从事文物保护研究的学者则表示,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需要平衡 “私人权益” 与 “公共利益”。“一方面,要尊重房主的财产权,允许他们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转让、出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房主或新买家做好文物保护,避免因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文物。” 该学者还举例,“有些地方会与非国有文物房主签订保护协议,房主按要求进行维护,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同时开放部分区域供公众参观,这种模式值得借鉴。”

10 月 15 日,恩阳古镇的游客依旧络绎不绝,这座清代四合院的大门紧闭,门口的石碑在阳光下静静矗立。李发荣说,暂时还没考虑好下一步该怎么做,“要是实在卖不出去,可能就只能继续自己维护,只是不知道还能撑多少年。” 恩阳区文保中心工作人员则表示,会继续与李发荣沟通,“希望他能尽快办理备案,不管是转让还是继续持有,都要确保文物得到妥善保护,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对历史的负责。”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财经   巴中   茶馆   房主   清代   省级   四合院   单位   文物   巴中市   古镇   旧址   建筑   起拍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