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扩大)会议:推动“百千万工程”与特殊教育工作

8月29日,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扩大)会议召开,听取了区政府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情况专题询问会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以及区政府关于特殊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南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浩斌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南海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研究落实相关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建议锚定目标持续发力,进一步推动“百千万工程”及惠民实事走深走实。

会议现场。 南任宣供图

城乡发展趋协调,纵深推进“头号工程”

“百千万工程”是省委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破解全省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最重要最关键的抓手。实施两年多以来,南海区坚持以最大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全面发力,取得扎实成效。

会议现场。 南方+ 陈梦 拍摄

会议认为,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区政府高度重视区人大常务会专题询问会人大代表所关心关注的问题,通过优化区级指挥架构和统筹协调机制、强化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攻坚、深化城乡要素协同改革、活化社会多元力量、创新对口帮扶协作机制等工作举措,推动“百千万工程”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明显进展。据统计,全区七个镇街GDP全部超200亿元;城乡收入比降至1.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1万元;全区亿元村达51个,占全市亿元村居总数58.6%,位居全市之首;19个发展相对薄弱村居全部“摘帽”,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会议建议,接下来,南海区要健全统筹机制,彰显政治责任担当。统筹发挥好各部门力量,凝心聚力、全面发力,高标准、高质量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结出丰硕成果。要加强要素保障,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工作执行力,聚焦“百千万工程”、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等关键领域,加大重大设施投入,为城乡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积蓄动能;持之以恒深化城乡要素协调改革,围绕完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新型城乡社区建设、深化新型城乡集体经济发展、构建多元投融资体系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攻坚。要精准聚焦重点项目,培育发展新动能。要以长远视角锚定产业方向,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为产业发展绘好长远蓝图。区国资系统要持续发挥带投跟投的导向作用,建设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园区、新型基础设施、重大科创平台、生活配套设施等重点项目,要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继续加大力度拓宽“百千万工程”宣传路径,提升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特教体系完善,学位供给再扩容

特殊教育是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教育的整体改革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至关重要。

会议认为,近年来,南海区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健全完善“以星辉教育集团、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牵引,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有力推动健全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融合提升了教育质量。

报告显示,“十四五”以来,全区共新增了14个特教班,新增特教班学位约140个;投资2.18亿元易地新建的星辉学校将在今年9月投入使用,可提供特殊教育学位320个。星辉教育集团是佛山市在特殊教育领域成立的第一个教育集团,先后被认定为区级、市级、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同时,南海区还被授予“广东省随班就读示范区”,7所学校立项广东省随班就读示范学校,特殊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会议建议,接下来,南海区特殊教育工作要保障特殊教育资源投入,严格落实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等;扩大特殊教育学位供给,在残疾儿童较多的片区内,挑选学校增设特教班,考虑与相关医院合作,将学前特殊教育与康复治疗结合;支持残障人士就业,加强关爱残障人士的宣传,鼓励企业招聘残疾人,组织残障人士专场招聘会,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建立特殊教育就学分流制度,由教育部门和康复部门合作,对适龄残障儿童的就学能力进行科学评估,明确划分各特教班的学区范围,应在特教班接受教育的按特教学区安排入学。

会上还研究了法工委关于南海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和社会委关于南海区社会保险经办便民化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撰文:陈梦 南任宣

【作者】 陈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30

标签:育儿   人大常委会   南海   主任   会议   工程   特殊教育   特教   城乡   区政府   残障   学校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