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人都在看的“勇哥说餐饮”,到底是真干货还是割韭菜?
凌晨三点,开小面馆的老张还在刷手机,屏幕里是“勇哥说餐饮”的直播——“新手开餐饮店,这3个坑千万别踩!”老张边看边记笔记,从选址到定价,密密麻麻写了半本。
这两年,餐饮行业不好做,像老张这样的老板,几乎人人手机里都关注着几个“餐饮导师”,而“勇哥说餐饮”就是其中的热门账号。有人说跟着他避了不少坑,把快倒闭的店救活了;也有人骂他“净说废话”,收了钱却给不出实在方案。那么,“勇哥说餐饮”到底靠不靠谱?今天咱们就从内容、用户反馈、行业价值三个方面,好好扒一扒这个账号的真面目。

先搞懂:“勇哥说餐饮”到底说些啥?内容接地气,专戳餐饮人痛点
要评价一个账号,首先得看它输出的内容到底有没有用。“勇哥说餐饮”之所以能火,核心就是抓住了餐饮人的“痛点”,而且说得直白、接地气,没那么多虚头巴脑的理论。
打开他的视频或直播,内容基本围绕“中小餐饮老板怎么活下去”展开,比如:
新手入门避坑:像“租商铺别信房东口头承诺,必须看房产证”“装修别贪便宜,后厨水电一定要做好”,这些都是新手最容易踩的坑,勇哥会结合具体案例讲,比如某老板因为没查房产证,租了违建商铺,最后被拆,血本无归。
运营实战技巧:比如“小餐馆怎么搞会员?别搞充100送20,改成‘消费满50送10元无门槛券’,复购率更高”“外卖平台怎么调价?高峰时段涨2元,非高峰降1元,既能保利润又能拉单量”,这些技巧都是直接能落地的,不像有些“导师”只讲“要做好服务”“要把控品质”这种空话。
行业趋势解读:比如这两年流行的“预制菜进校园”“社区餐饮怎么做”,勇哥会分析政策影响和消费者需求,比如“社区店别搞大而全,专注‘一两个招牌菜+便民服务’,比如代收快递,能拉近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他很少讲“高大上”的连锁品牌案例,比如海底捞、西贝,反而更关注夫妻店、小店,因为他的受众大多是这类老板——他们没那么多资金和资源,需要的是“花小钱、办大事”的方法。这种“接地气”的定位,让他区别于其他泛泛而谈的餐饮博主。

用户声音:有人靠他救了店,有人骂他“割韭菜”,争议在哪?
不过,光看内容还不够,用户的真实反馈才是“试金石”。在社交平台上,关于“勇哥说餐饮”的评价两极分化,有人夸,有人骂。
夸他的:“干货多,能落地,救了我的小店”
江苏的李姐开了家麻辣烫店,去年因为选址不当,客流量少,每个月都在亏。后来看了勇哥的“选址3步法”——“第一步看周边小区入住率,低于60%别选;第二步看竞品,同类型店超过3家别选;第三步看租金,租金占预期营业额的20%以上别选”,她果断转让了原来的店,重新找了个入住率80%、周边只有1家麻辣烫店的位置,再加上勇哥教的“开业前3天,转发朋友圈送炸串”的活动,开业第一个月就盈利了。
还有不少老板说,勇哥的“外卖运营技巧”很实用。比如某面馆老板按照他说的“在外卖详情页加‘老板微信,备注‘看勇哥来的’,送卤蛋”,不仅加了500多个微信好友,还建立了客户群,平时在群里发“今日特价面”“新品试吃邀请”,复购率提高了30%。
骂他的:“付费课程没价值,就是‘割韭菜’”
也有不少人吐槽,说勇哥的免费内容还行,但付费课程“不值那个价”。比如有人花了999元买了他的“开店全流程课程”,结果发现内容和免费视频差不多,只是多了几个“表格模板”,比如选址评估表、成本核算表,这些在网上搜“餐饮表格模板”就能找到免费的。
还有人说,他搞的“私董会”收费1.98万元,承诺“一对一指导”,结果进去后发现是“群内答疑”,而且勇哥很少亲自回复,大多是助理在敷衍,比如问“我的店客单价低,怎么提价?”助理只回复“可以优化菜品结构,增加高利润菜品”,没有具体方案,最后感觉“交了智商税”。
争议核心:免费内容“引流”,付费内容“拉胯”
其实,这种争议在知识付费领域很常见。免费内容做得好,是为了吸引流量,然后通过付费课程、私董会变现,这本身没问题,但问题在于“付费内容的价值是否匹配价格”。
从用户反馈来看,勇哥的免费内容确实有干货,因为这些内容是“普适性”的,适合大多数小店老板;但付费内容之所以被骂,是因为它承诺了“个性化指导”,却没做到——小店老板的问题千差万别,比如A店是“口味没问题但没客流”,B店是“有客流但没利润”,需要的是针对性方案,而不是通用模板。如果付费内容不能解决“个性化问题”,自然会被认为是“割韭菜”。

行业视角:“勇哥说餐饮”的价值与局限,餐饮人该怎么看?
抛开用户争议,从餐饮行业的角度来看,“勇哥说餐饮”到底有什么价值?又有哪些局限?咱们客观分析一下。
价值:帮新手“扫盲”,减少“盲目开店”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的数据,2023年全国餐饮门店注销数量超过100万家,其中80%是开业不到1年的新店,主要原因就是“新手不懂行,盲目跟风”。比如有人看到奶茶火就开奶茶店,连“原料成本占比多少”“外卖平台抽成多少”都不知道,最后只能倒闭。
而“勇哥说餐饮”的免费内容,相当于给新手做了“扫盲”——让他们知道开店前要做哪些准备,运营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至少能减少“因为常识不足而倒闭”的情况。从这个角度看,他的内容是有行业价值的,相当于给餐饮行业“过滤”了一部分盲目入局的人,减少了资源浪费。
局限:缺乏“系统性”,解决不了“核心问题”
不过,餐饮行业的复杂程度,远不是几个“技巧”能解决的。比如一家店生意不好,可能是口味问题,可能是服务问题,也可能是品牌定位问题,需要“系统性分析”,而“勇哥说餐饮”的内容大多是“碎片化技巧”,没法覆盖全流程。
举个例子,他教“会员要搞无门槛券”,但如果你的菜品口味不行,就算送券,客户也不会来;他教“选址要看入住率”,但如果你的产品定位和周边人群不匹配,比如在老年人多的小区开网红奶茶店,就算入住率高,也没人买。
简单说,勇哥的内容能帮你“解决小问题”,但解决不了“大问题”;能帮你“少踩坑”,但不能保证你“能成功”。餐饮的核心还是“产品、服务、供应链”,这些都需要老板自己打磨,靠“看视频、听直播”是学不会的。

给餐饮人的建议:别把“导师”当救星,理性看待“餐饮知识分享”
最后,结合“勇哥说餐饮”的案例,给所有餐饮人提几个建议,避免走弯路:
1. 免费内容多看看,付费内容慎之又慎:像“勇哥说餐饮”的免费视频、直播,能帮你了解行业常识,避避小坑,值得看;但付费课程、私董会一定要谨慎,先问清楚“能提供哪些具体服务”“有没有成功案例”,最好找已经买过的人打听,别轻易交钱。
2. 别迷信“技巧”,先把“基础”打牢:比如你的菜品口味不行,就算学再多“引流技巧”,客户来了也不会回头;你的成本控制不好,就算营业额再高,也赚不到钱。餐饮的“基础”是产品、服务、成本控制,这些才是重点,别本末倒置。
3. “导师”的话仅供参考,最终要靠自己试错:每个城市、每个商圈、每个品类的情况都不一样,比如勇哥说“社区店要搞便民服务”,但如果你的店开在商业中心,搞代收快递就没意义。所以,“导师”的技巧可以借鉴,但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别生搬硬套,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试错、总结经验。

结尾:“勇哥说餐饮”不是救星,却是“入门指南针”
回到开头的老张,他看完“勇哥说餐饮”的直播后,没有立刻照搬“会员方案”,而是先算了算自己面馆的成本,又调研了周边小区的人群,最后把“送卤蛋”改成了“送自制小菜”——因为他发现周边老人多,更喜欢吃小菜,而不是卤蛋。结果,这个小调整让复购率提高了20%。
其实,“勇哥说餐饮”就像一个“入门指南针”,能帮你找到方向,避免走明显的弯路,但不能替你走路。餐饮这条路,没有“捷径”,也没有“救星”,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踏踏实实地打磨产品、做好服务。
所以,别问“勇哥说餐饮靠不靠谱”,不如问“我能不能理性看待他的内容”。把免费内容当“常识储备”,把付费内容当“可选参考”,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店里,这才是餐饮人该有的态度。毕竟,能让你的店活下去、火起来的,从来不是“导师”的几句话,而是你自己的用心和坚持。大家怎么看呢?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