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如今卷土重来!58600元一瓶的听花酒,到底什么人在喝

还记得被央视重锤的听花酒吗?


作为“白酒界的第一大忽悠”,一瓶酒58600元,比茅台还暴利。


没想到,被央视点名后,听花酒卷土重来,只是日子不好过。


打开某宝,听花酒的销量只有个位数,售价5860元的标准装仅卖了2件,而售价12999元的蓝标装则无人问津,成交量为0。



如此惨淡业绩还能活下去?虽然母公司青海春天一再表示,将增加电商平台的引流力度,促进交易转化,撬动销量。


但青海春天的表现,仍然令人存疑。


因为在2025年第一季度,青海春天表现并不佳,营收仅有8356万元,同比还少了1%。


6月23日,听花酒还被上交所公开谴责。


面对母公司连续5年亏损且“披星戴帽”的困境,听花酒能否担起重任,带领青海春天逆袭?



青海春天早年以虫草谋生,凭借极草5X粉片,给公司业绩添了一份亮色。


2016年,青海春天业务收入有7.08亿元,毛利2.45亿元。


然而,还没再往前发展呢,官方就叫停了极草试点工作,青海春天的事业举步维艰。


于是,青海春天开始将宝押在白酒行业。



2018年4月,推出低端白酒凉露到市场试水。


但凉露的表现不如人意,从最初的29元降价到18元,毛利润还暴跌四成,等到2020年,凉露就彻底凉凉了。


前有极草铩羽,后有凉露败北,青海春天似乎陷入两难。


但青海春天也留了一手,它还有另一个选择:走高端路线。


2020年10月,听花酒诞生了,一出道价格就让普通人“高攀不起”,精品装5.86万元,就连标准装也是5860元一瓶。



飞天茅台也只能望其项背。


是什么,让听花酒有这样的底气呢?因为他们讲了一个很“玄学”的故事。


相传,品牌的诞生,源于创始人张雪峰做了一个美酒梦。


一天凌晨,他累到睡着,恍惚中,一位老者飘到他面前,在他手心写下“活”字,便翩然离去。


张雪峰觉得这是上天给的指点,从“活”字参透“双激活”。


在此思路下,团队研究测试了三千多次,最后成功酿成听花酒。


2021年,听花酒的功效报告发布。


报告宣称,若连续一周饮用听花酒,不仅能减少生病,让人吃好睡好,还能帮助心脑血管系统提升,更能调节生理功能。


@营销策划人沈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为听花酒举证。


讲述自己做完右肾切除手术后无法喝酒,若喝酒必起湿疹,但喝听花酒不仅没湿疹,反而精神更加充沛,睡眠更加安稳,甚至男性功能也增强了。


除此之外,听花酒还有3位拉风的首席科学家,都是诺贝尔奖得主。



这样的背景、这样的疗效,定位超高端白酒似乎也没毛病。


到2021年,听花酒也成了青海春天的主要酒产品。


青海春天不遗余力捧听花酒,广告轰炸、经销商和线下体验店齐发力,品鉴会、年会、论坛等场合也能见到听花酒的身影。


听花酒也打出了名气,2022年2月为女足亚洲杯振臂助威。



然而就在这时,一纸诉状悄悄撕开了白酒竞争的序幕。


贵州茅台在查看自家品牌引流情况时,发现了听花酒在“蹭流”。本就是竞争对手,还要用不正当手段,这可让茅台恼怒不已。


2022年5月,贵州茅台打算让听花酒业付出代价。泸州老窖也有此意,两巨头一合计,联手起诉了听花酒业。


据悉,2021年9月,听花酒业做了不到一个月的品牌搜索测试。



测试中,“茅台”和“国窖1573”的名字多次出现,点击量也不少,分别有1287次和186次。


围绕商标权保护、恶意竞争的博弈,好戏开始上演。


这样的测试时有发生,固然不涉及侵犯商标权,但确实违反了竞争原则。


毫无疑问是传统名酒胜出,而“新贵”听花酒落败,并为其行为,付出了50万元。



传统名酒捍卫住了“龙头”的地位。那“新贵”听花酒又该何去何从?


然而,还没等老派和新派白酒的角力出定论,听花酒的“丑事”来得猝不及防。


2024年“3·15”央视晚会上,听花酒被狠批。


听花酒大力宣传其保健效果,甚至鼓吹能抗癌,但解释不清楚“凉味剂”的技术。其5万多元一瓶的高端酒生产基地,还被爆出是原来19元凉露白酒的厂址。


难道是凉露摇身一变,成为5.86万元的听花酒?


这一爆炸性新闻立即引发了连锁效应。


京东、淘宝等电商最先出手,当晚平台上查无此酒。


首都机场内醒目的广告牌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连听花酒官方公众号也未能幸免,被停止使用。



这个问题自然也少不了监管的关注,上交所、监管局都对其进行了检查。


即使青海春天表态要好好整改,并说明解释了“凉味剂”的专利。


到3月18日,青海春天的股价遭遇寒冬,暴跌至冰点,当日跌幅高达10.05%。


一个月后传来消息,监管局对听花盛世开出的180万罚款单,送到了公司负责人的办公桌上。


这样的处罚,对青海春天来说,不过是挠痒痒,而它正面临更大的危机:三年收益的负增长。


在处罚后仅3天,青海春天被戴上了“ST”的帽子。



虽然听花酒“丑闻”缠身,但依然是青海春天“摘帽”的希望。


曝光后两个月,青海春天各式齐发,仿佛要给听花酒洗刷掉去年的屈辱,继续卷土重来。


先是以限额、调价、限出口的策略,让听花酒变得稀缺,接着是新一轮广告投放。


听花酒的广告牌,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一线城市的写字楼、电梯间、机场等地的C位,累计投放广告牌15万块。


听花酒门店也不再低调,撕下了门头的遮挡,16家店铺陆续开门迎客。


此外,听花酒还迈上国际舞台,成为新加坡建国庆典、商业与慈善论坛上觥筹交错的新宠儿。


在国内,更是邀请烹饪大师进行品鉴,还打造了花神酒节的IP。


当注入文化元素,贵上天的听花酒就像被赋予文化传承的灵魂。听花酒成都体验店一下子成了焦点,引来无数人参观打卡。



这一顿操作,让青海春天股价回暖,连续13天涨停,甚至7月份涨了近60%。


然而,听花酒的复出之举,没能止住青海春天亏损的态势。


自2020年起,青海春天的发展便开始走下坡路,截至2024年末累计亏损达13.24亿元。


2024年经营状况,对青海春天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公司是否会被“戴星”。


结果并没有反转,2024年公司营收仅2.7亿元,2025年4月29日,青海春天跌份为*ST春天。



公司的经营充满了荆棘,而此时的市场环境也变得愈发严峻。


后疫情时代的寒风仍在肆虐,经济复苏的脚步更为蹒跚,白酒价格持续走低。


以茅台、五粮液为首的“贵族酒”褪去了外衣,身价逐步下滑,而平价酒出现了价格倒挂现象。


面对内忧外患的现状,听花酒究竟还能走多远?我们不得而知。


-END-


参考资料:

1.新浪财经《青海春天2016—2024年年度报告》

2.36氪《从“玄学”到“科学”,青海春天卖不动的故事》

作者:Sara

编辑:柳叶叨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美食   卷土重来   央视   青海   春天   茅台   白酒   广告牌   商标权   玄学   公司   贵州   名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