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常常为鸡毛蒜皮的事伤神,把自己困在狭小的认知牢笼里。看问题非黑即白。遇到问题慌慌张张,找不到出路,就像只无头苍蝇跌跌撞撞。
董宇辉说:“读书的意义,它不一定是前程似锦,功成名就,它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我也想改变自己,改变现状,于是我一有空就不停地读书。
朋友说,你变了。是啊,那是读的书改变了我。
我的认知变了。
以前我总觉得世界就该按自己的逻辑转。在《平凡的世界》里,我看到了众生皆苦,各自都在挣扎。
在《认知觉醒》里知道了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只有不停的产出,获得反馈,我们的人生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一个劲地努力真的没用。
我的心态稳了。
从前我遇到一点事情就慌神,甚至还没发生就开始焦虑,迷茫。想得太多,却打不开正确的思路。也总是会被别人影响自己的情绪。
《被讨厌的勇气》告诉我,不要总去在意别人。就算被说坏话,不被喜欢,也没什么好在意的。因为别人怎么看待你,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去背负别人的课题,只会让自己感觉到痛苦。我们不是为了满足别人而活着。
《被讨厌的勇气》也让我克服了自卑,我不再关注别人的看法,能改变自己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不再内耗自己,凡事让自己慢慢来。
我的视野也变广了。
以前总觉得眼前就是全世界,在《人类简史》里,看到了文明的波澜壮阔。看到了人类历史的宏伟和深远,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对于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展望。
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存在,但是我们可以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困惑时,我经常会抬头看远处的山,也会低头品脚下的路。
我变得更安静了。
以前说话总带锋芒,总伤人心。在《杨绛传》里,我知道了温柔待世,简单生活。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我们内心的淡定和从容。不要期盼别人的认可,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毫无关系。
在《红楼梦》里,学会了观人的细腻。
董卿说:“读书的‘用’,不在眼前,不在当下。而是像甘霖雨露滋润万物后所呈现的生机勃勃。”
书读多了。世界都清晰了,干净了。人自然就神清气爽了。
书读得多了,内心多了坚韧,处事不慌不忙。
读书就像是拿着竹篮子打水,打上来水没了,可是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水是没打上来,可是竹篮子干净了。这应该就是读书的意义吧。
以后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在书里遇见更蓝的天空,更通透的自己。
来源:“书如月”
作者:书如月
编辑:马京京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