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河南日报】【央视财经】(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声声说
编辑|声声说
“钻石恒久远,一颗就破产”。
曾经的戴尔比斯钻石不是巨头,而是寡头!
在过去130多年里,它几乎就是钻石的代名词。
苏联的碎钻矿被它按在地上摩擦,南非的各大钻石矿中也只配给它“挠痒痒”。
它打出的钻石与爱情广告,被誉为20世纪最成功的营销,收割大半年轻人。
几万、几十万的钻戒,成了忠诚婚姻的见证。
然而万万没想到戴尔比斯这个巅峰王者,竟然栽在了河南身上。
市场萎缩,降价也没人买,智商税......
如今不仅风光不再,亏损百亿,还要被无情抛弃了。
拥有戴尔比斯40%股份的奥本海默家族,曾经这样感叹。
“感谢上帝,创造了钻石,创造了女人。”
1888年,几个钻石商联合成立了戴尔比斯。
从开采到生产,再到对全球钻石分类、评级、估值、销售,几乎都由他们负责。
可以说整个产业链,“我是老大”。
戴尔比斯深谙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尽管南非矿里能挖出用不完的钻石矿石。
但他们却严格控制钻石产量,打造出钻石“稀有珍贵”的标签。
当媒体宣传钻石与爱情挂钩后,戴比尔斯钻戒更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订婚必需品。
好莱坞明星佩戴,皇家名人佩戴,以此推广到全球平民。
想从中分一杯羹的厂商很多,但戴尔比斯掌握全球贸易话语权。
南非的其他钻石商并未能动其分毫,苏联的碎钻矿更造不成任何威胁。
可这样不可一世的戴尔比斯,如今却是捉襟见肘。
5月8日,戴尔比斯宣布计划关闭实验室培育钻石珠宝业务Lightbox。
这一消息宣布后,Lightbox就开始清库存,并寻找买家接手。
谁能想到,竟然还能等到钻石大甩卖的那天呢?
许多买家都在通过各种渠道收购倒闭清仓的钻石项链,试图“捡漏”。
尽管它是实验室培育的钻石,但毕竟是戴尔比斯集团2018年创立的品牌,应该是有保障的。
定价相比于戴尔比斯也相当“亲民”,统一800美元每克拉。
然而7年不到,Lightbox就宣布了停止生产。
由此便能联想到它的上级戴尔比斯,近况如何。
戴尔比斯给出的Lightbox停产理由相当体面,“我们要全身心专注于珍稀、高价值的天然钻石”。
可专注于天然钻石的戴尔比斯,日子也没好过到哪里去。
戴尔比斯2024年的总收入为32.9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了23%。
它背后的英美资源集团对戴尔比斯评估后,决定进行价值减值。
这一减就是29亿美元,约人民币208亿。
减值不算什么,英美资源集团还从去年起就开始推进戴尔比斯出售。
今年6月,出售进程正式启动。
糟糕的是,它的估值已经缩水到了41亿美元,比之前那可是大幅度降低。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全球行业龙头混成了今日模样呢?
钻石恒久远,河南能量产。
戴尔比斯当初之所以成立Lightbox,就是因为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2018年重新定义了钻石的概念。
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都被归成了一类。
从这一年开始,国际钻石界就受到了猛烈冲击。
培育钻石不仅没杂质还便宜,谁还当“冤大头”花大价钱天然钻石。
培训钻石成了趋势,戴尔比斯也早早布局创立了Lightbox。
但它的定价比市场价格高,还常常在中国没有库存,高傲尽数体现。
正所谓“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中国、印度的人工钻石异军突起,迅速占领市场。
印度2018年半年的出口,就超过了独立70年来的出口总量。
这些人工钻石销往欧美,欧美的钻石价格直接大崩盘。
国际资本紧急下场,控诉印度破坏市场,施压他们缩减产能,生怕把钻石打成“白菜价”。
可问题是也没听说过印度哪里有钻石生产线、技术,他们大量的钻石哪里来的?
答案就是“中国制造”。
印度商人从中国进口,然后贴牌成印度的产品,运往美国卖。
全球70%的人工钻石由中国生产,而中国产的人工钻石,80%都来自河南。
河南是全球最大的钻石培育生产基地,培育钻石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
其中一个小小柘城,更是被誉为“人造钻石之都”。
2021年全球培育钻石产量900万克拉,这个小县城直接占了400万克拉。
2024年,柘城的产能更是突破到了800万克拉。
不仅量大,培育钻石的质量也更有保证。
天然钻石切割面一般是57个,但河南一珠宝商表示他们的人工钻石,能达到153个面。
这也意味着,人工钻石更闪更亮。
估计那几个世界级别的钻石厂商,已经恨得牙痒痒了。
尽管戴尔比斯等品牌挽尊,“天然钻石更珍贵”。
但在物美价廉的培育钻面前,天然钻石仍是节节败退,市场萎靡。
2024年4月,培育钻石在美国市场份额达56.8%,相信未来只会更高。
在技术成熟的河南珠宝商那里,你可以买到纯粹的钻石;
还可以买到在人工钻石里加些杂质,与天然钻石无异的“天然钻石”。
不少人表示河南培育钻石这么发展下去,早晚有一天把钻石打成韭菜价。
或许正是预料到了未来,戴尔比斯才筹谋了现今的出售。
河南钻石不仅让人实现了“订婚戒指自由”,还狠狠挫了国际钻石厂商的锐气。
但河南厂商不能仅靠量取胜,希望未来他们的利润、员工福利,也可以比肩那些国际珠宝厂商。
本文信息来源于:河南日报 央视财经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