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小结
2025年第15周(4.6-4.12)鹅绒行情下跌。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大幅回落,叠加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为羽绒市场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目前,对美出口的订单被延迟或取消,影响部分羽绒及成品的出货节奏。而在大宗商品普跌的背景下,投资者和企业会对未来价格的走势持谨慎态度。
4月起,服装品牌企业陆续启动春季订单洽谈,但在整体市场预期偏弱的背景下,订单量与议价水平普遍趋于谨慎。尽管如此,厂家为抢占先机,原料采购意愿增强,带动短期内羽绒原料成交活跃度提升,并且形成一定支撑。
而在当前市场上,鹅绒的价格较高且供应相对紧张,只是在市场需求没有显著回暖的情况下,竞争加剧可能导致鹅绒价格承压。
本周利好消息
1
比黄金涨得还猛,羽毛球的价格一涨再涨
这两年,黄金价格涨势迅猛,屡创新高,但还有样东西比黄金涨得还猛,它就是羽毛球。市场上一部分高端羽毛球,两年内价格已经实现了翻倍,现在一些热销款羽毛球单只均价已经超过10元。
为什么一涨再涨?很多羽毛球生产商发出的调价通知里都提到了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紧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羽毛球的羽毛片部分一般使用鹅毛或鸭毛,但对羽毛片的硬度要求很高,所以鸭和鹅一只翅膀可以用于制作羽毛球的毛大概只有3、4根。
中国畜牧业协会的监测统计,我国商品肉鸭的出栏量从2019年的48.78亿只下降到2024年的42.2亿只,同样商品鹅的出栏量也从6.34亿只下降至5.69亿只。因此产量的降低导致羽毛片价格上涨。
那么,是什么导致鸭和鹅出栏量减少?猪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我们都知道,鸭和鹅肉在一定程度上是猪肉的补充和替代品,猪肉价格贵,我可以多吃鸭鹅。但近年来,随着猪肉供应持续上升和价格出现下跌,以及对鸭和鹅的消费需求降低,所以养殖量也下降了。
除此之外,养殖技术的进步又使肉鸭肉鹅的出栏周期缩短,比如白羽肉鸭35至40天就出栏,还没能长出适合羽毛球的羽毛。结果羽毛球能用的羽毛就更少了。
其实,我们还得从原材料供应链上去找症结。目前,禽类产品多为传统肉类和羽绒两大产品布局,羽毛球的羽毛片需求还并不是市场主流。但羽毛球这几轮涨价潮,反映出鸭鹅产品深加工的巨大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比如专门养殖适合产羽毛的鸭鹅。
来源 | 央广网
2
羽绒服代工大厂暂未受美国对等关税冲击
在美国对等关税冲击下,羽绒服代工大厂 Quang Viet(广越)虽受影响,但由于其全球生产基地布局较分散——约旦工厂仅面临20%关税,中国工厂专注本土市场,罗马尼亚工厂主攻欧洲订单,形成有效的风险对冲。
广越最大的生产基地越南约有三成产品出口美国市场,不过董事长吴朝笔表示,因采用 FOB(离岸价)交货模式,关税费用均由客户承担,目前合约订单已排至8月。然而品牌客户承担高额关税后势必调涨终端售价,可能导致消费缩减、库存累积,所以8月后的订单是否受影响仍需观察。
整体而言,广越全球四大厂区仅越南受冲击,约旦厂20%关税较东南亚更具竞争力。目前约旦厂产能满载仍积极扩产,有望承接转单,而公司已度过低谷,关税影响可控。
另一羽绒服代工大厂 KWONG LUNG(光隆)表示,由于美国市场营收占比不足40%,且当前成衣订单完成率已超70%并进入生产阶段,预计今年业绩受影响有限。
另外,光隆的户外功能服装,如滑雪装及贴条服等,极依赖完整产业链及熟练技术工,全球仍以亚洲地区最具优势,也尚难被其他的地区取代。基于此,客户无法通过简单转移订单来规避关税冲击。
面对关税海啸导致的新变局,光隆表示,除了持续关注各国与美国就调降关税的协商发展,未来营运的主要方向,在于协助客户减低关税成本负担、降低整体供应链成本,以及扩大美国以外的市场。
来源 | 财讯快报
3
羽绒供给量增长5倍!杜尔伯特县大鹅屠宰加工项目7月投产
“第一批鹅雏再有20天就能出栏,现在每天接到很多咨询电话,连外地的养殖户都来预订鹅苗。”淑繁大鹅孵化合作社负责人史淑繁说。目前,合作社年孵化能力达60万只,形成“种蛋供应—智能孵化—订单销售”的完整链条,草原白鹅正变身富民“金凤凰”。
当孵化端的“金凤凰”振翅欲飞时,产业链下游的精深加工体系也在加速成型。作为杜尔伯特县鹅产业“强链补链”的关键一环,龙头企业正以项目攻坚打通从“草原养殖”到“高端制造”的闭环链条。
走进黑龙江合隆羽绒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洁白的羽绒在精密分选设备中如雪花般飞舞。这家全省最大的羽绒生产企业,正以“200万羽大鹅屠宰加工项目”擘画产业新版图。
项目总投资1020万元,新建现代化屠宰车间、万吨级冷库及环保处理系统,目前已完成设备采购,进入调试阶段。据悉,该项目7月份就能正式投产,预计年产值达1.1亿元,带动全县鹅产业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
“项目达产后,年可屠宰大鹅200万只,产出白条鹅2550吨、羽绒300吨,推动本地羽绒原料供给量增长5倍。”公司业务经理赵佳介绍,通过构建“养殖—屠宰—精深加工”闭环链条,企业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优质鹅资源就地转化,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健康格局。
据了解,自2022年《黑龙江省促进大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以来,全县50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从15家增至23家,2024年大鹅饲养量达135万只,规模养殖占比81.4%,年出栏10万只的养殖企业突破5家。
来源 | 大庆日报
4
三穗县羽绒产业园与生产项目启动,打造“原料到终端”闭环
4月8日,贵州省纺织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穗)羽绒产业园项目、三穗县三星羽绒生产项目(一期)签约暨开工仪式在三穗县举行。
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光杰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围绕良种繁育、产业规模、产业链条、科技赋能、质量品牌等五大提升行动推动鸭鹅全产业链发展,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希望各方努力在黔东南鸭鹅产业、羽绒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多赢。
省纺织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超、总经理闵江涛,浙江三星羽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志良,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成建等人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建设,为黔东南鸭鹅产业、羽绒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浙江三星羽绒股份有限公司有意向在贵州打造年产羽绒约3000吨、年产羽绒服被约1000万件的“羽绒产业基地”。同时,该县配套引入上海美特斯邦威年产1000万件羽绒服生产线,形成从原料采集到终端产品的闭环。
来源 | 黔东南微报
本周利空消息
1
美国的纺织订单一夜之间突然消失
最近不少纺织人发现,由于美国一系列突然的关税措施,一些客户前不久刚刚下达的订单突然取消了。而且这次美国的关税主打一个不留后路,不仅是中国,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服装出口大国一个都没逃掉。按照美国现在的税率,订单基本是没法做的。
如果按照过去的逻辑,一个地方税率高了,那订单就转移出去。但现在的问题是,能够承接外贸订单的国家,除了墨西哥外,都进入了加征关税名单。而墨西哥不久前也被威胁加征关税,所以风险同样不小。
因此对全球的纺织人而言,如果按照现有的市场逻辑,美国这部分订单就是风险远大于收益。为了规避风险,同时也为了利润,短期内最好的办法就是搁置、观察,暂时别去碰它。
美国的订单按照现在的税率,几乎没有国家有能力大规模供货,而美国本身的传统纺织行业基本已经聊胜于无,同时服装又是生活必需品,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市场总会自己找到出路。这种面对全球的高额关税本不可持续,对如今纺织企业来说,时间是最大的转机。
来源 | 化纤头条
2
仅1%美国家纺从业者认为能完全避开关税冲击
根据《今日家纺》(HTT)及其姊妹媒体开展的战略洞察调查,特朗普总统最新提出的关税方案(对多数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加征两位数关税)将对70%的家居相关企业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调查显示,仅1%的受访者认为能完全避开关税冲击,23%预计影响“较显著”,其余69%判断冲击将持续六个月以上。
酒店业供应商的质疑尤为尖锐:“总统可曾想过自家酒店的用品来源?美国根本没有生产宽幅织物的设备,这类产品占客房用品的50%。重建这类产能需数年时间,加之劳动力持续外流,最终将导致其酒店无法维持品牌标准——结局只能是更多破产。”
面对新关税,27%企业计划立即涨价,26%仅对新订单调价,36%选择观望。在确定调价的企业中,41%预计涨幅11%-20%,28%面临21%-30%涨幅,14%甚至需上调41%-75%。
一位经销商坦言:“各品牌涨价通知纷至沓来,最终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并损害我们生意。”多位受访者警告称,“全产业链被迫涨价将引发需求暴跌”,消费者面临“更高价格与更少选择”,甚至可能造成“行业崩盘与跨品类消费锐减”。
调查显示,卧室与餐厅家具(63%)、装饰家具(56%)、家用办公家具(50%)受冲击最甚;电动沙发(49%)、固定式软垫家具(42%)次之;家居装饰(46%)、灯具(44%)、地毯(43%)等品类亦难幸免。
关于供应商、零售商、设计师及其他从业者是否愿意寻找新货源的问题,调查结果呈现明显分歧:约三分之一受访者表示“较可能”改变采购渠道和方式,18%表示“极可能”调整;而剩余49%的受访者则“较不可能”或“完全不可能”寻求新的供应渠道。
来源 | Home Textiles Today
消息面情况
通过全球化布局和高附加值产品,羽绒服代工厂减缓了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然而品牌商在面对高额关税时,必然会转嫁部分成本给消费者,结果可能影响终端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需求较为脆弱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库存积压。
美国加征关税的政策给全球纺织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中国、越南和孟加拉等主要纺织出口国造成了订单被暂停或搁置的局面。特别是对于中美贸易依赖度较高的羽绒服产业,可能迫使许多企业寻找替代市场或调整生产策略。
美国最新的关税政策对家纺行业的影响尤为严重。调查显示,只有极少数的美国家纺从业者认为自己能够完全避开关税冲击。供应链的变动和行业内的调整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