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号股市打卡:国庆休市期,美股的“狂欢”与A股的期待

10月2号股市打卡:国庆休市期,美股的“狂欢”与A股的期待

当10月的阳光洒满神州大地,亿万国人正沉浸在国庆假期的喜庆氛围中,沪深北交易所的交易大屏早已按下“暂停键” 。而在大海对面的美洲大陆,美股市场却在10月1日交出了一份涨跌交织却暗藏亮点的答卷——纳斯达克指数逆势收涨0.3%,报22660.01点,用科技股的韧性延续着年度涨势。这种“我们放假、他们交易”的时间差,让这个国庆假期的股市观察多了一层特殊的意味。

美股的“逆势上涨”:狂欢下的隐忧

若单看纳指的收盘表现,似乎印证了“股庆”的说法。毕竟从年度趋势来看,美股三大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颇为亮眼,道指涨幅超9%,纳指更是突破17%,标普500指数也接近14%的涨幅 。支撑这波涨势的核心逻辑,离不开全球资本支出的提速与科技巨头的强势引领。2024年人工智能爆发式发展以来,美国科技企业的资本支出已成“战略性必选项”,仅微软、META等四家巨头2025财年的资本支出就有望超317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50%,直接推动标普500指数ROE提升至18.4% 。9月上旬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英伟达千亿AI投资计划等消息,更是一度将纳指推向阶段性高点。

但拨开纳指收涨的表象,美股市场的“狂欢”实则暗藏隐忧。10月1日当天,美股三大指数期货曾集体跳水,纳斯达克指数期货跌幅一度超过1%,标普500指数期货跌幅接近0.9%,明星科技股盘前多数走低,苹果跌近1%,英伟达、AMD均跌超1% 。引发波动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联邦政府于当地时间10月1日0时正式陷入“停摆”,这也是近七年来的首次停摆事件。两党因医保福利分歧未能达成临时拨款法案,导致约75万联邦雇员可能被迫无薪休假,每天薪酬损失约4亿美元,食品券、住房援助等民生保障也将受影响 。

更关键的是,此次停摆可能扰乱市场赖以决策的“数据基础”——原定于本周五发布的非农就业报告等关键经济数据将推迟公布,而这些数据正是判断美联储未来政策走向的核心线索 。Miller Tabak+Co首席市场策略师Matt Maley直言,数据延迟会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在新季度开局阶段放大市场波动。花旗集团更是警示,随着停摆时间延长,股市往往会走弱,利率则可能上涨,而白宫提出的“永久性裁员计划”,更可能将停摆升级为劳动力市场的直接冲击 。这种“科技盈利支撑”与“政策风险冲击”的博弈,让美股的上涨显得格外纠结。

全球市场联动:避险情绪与资产重配

美股的震荡并非孤立事件,其涟漪已迅速传导至全球市场。10月1日当天,日本股市大幅调整,瑞穗金融集团跌近4%,三菱日联金融等巨头跌超3%,金融股的集体承压凸显出市场对全球融资环境连锁反应的担忧 。与此同时,避险资产迎来高光时刻,现货黄金价格一度触及3880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突破3900美元/盎司,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而美元指数则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美元兑日元、欧元等主要货币均出现明显贬值 。

这种“风险资产承压、避险资产走强”的格局,与此前全球股市的普涨行情形成鲜明对比。就在两个月前,全球主要股指还在集体刷新高点——美国、日本、英国股指创历史新高,德国、巴西股指也于7月突破纪录,全球股市总市值一度突破136万亿美元 。当时支撑市场的核心逻辑有三:全球资本支出快速增长带动企业盈利改善、主要经济体开启降息周期释放流动性、地缘冲突与关税风险降温提振信心 。高盛在10月1日仍维持乐观判断,将全球股票评级上调至增持,认为经济势头改善与政策支持将延续涨势。

如今市场情绪的转向,本质上是对“全球宽松节奏”与“局部风险升级”的再评估。一方面,2025年以来美联储、欧洲央行等开启的降息周期确实为市场注入了流动性,这也是美股科技股能维持盈利韧性的重要背景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停摆、部分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等因素,让投资者开始重新校准政策宽松的“兑现时点”。这种预期差推动资金在不同资产间重新配置:既有人坚守科技股的长期盈利逻辑,也有人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规避短期波动,全球市场正处于“趋势延续”与“风险定价”的十字路口。

A股的休市窗口:机遇与挑战的预判

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这个国庆休市期既是难得的休整机会,也是观察市场风向的关键窗口。根据交易所安排,A股从10月1日至10月8日休市,10月9日才正式开市,港股通服务也同步暂停 。这段时间里,外围市场的波动、政策面的变化,都可能成为节后开盘的“预演素材”。

从历史经验与市场逻辑来看,美股走势对A股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情绪传导”而非“直接联动”。抖音平台的市场分析指出,中美经济周期、政策导向与市场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美股以机构投资者为主,A股个人投资者占比更高;美国经济依赖科技与消费,中国经济则受制造业与基建投资影响更深;美联储政策聚焦通胀与就业,中国货币政策更侧重稳增长与结构调整。因此,即便美股上涨,A股也未必简单跟进,最终仍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与政策支持力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围市场的变化可以忽视。从积极面看,美股科技股的盈利韧性再次印证了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长期价值,而A股在相关领域的布局已具备一定基础,节后科技成长板块可能迎来情绪提振 。同时,当前A股估值在全球市场仍具性价比,MSCI中国指数的市盈率与市净率显著低于发达市场,若外围流动性宽松趋势延续,外资可能在节后加大对A股核心资产的配置力度 。

从风险面看,美国政府停摆引发的全球市场波动,可能会影响节后A股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尤其是对北向资金的短期流向形成扰动。此外,若停摆导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也可能间接影响A股出口相关板块的盈利预期 。不过方正证券等机构此前指出,A股上涨并非孤立现象,既受益于国内资本市场改革成效,也依托全球流动性宽松环境,只要国内经济复苏趋势不变,市场中长期韧性就有支撑 。

结语:在休市中沉淀,于变局中布局

10月2日的股市观察,终究是一场“隔岸观火”的体验——A股的休市让我们得以跳出每日涨跌的焦虑,用更宏观的视角审视全球市场的变局。美股的“逆势上涨”看似热闹,实则难掩政策风险的隐忧;全球资产的重新配置,既是风险释放的过程,也是机遇孕育的阶段。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个国庆假期或许可以做两件事:一是梳理持仓结构,聚焦那些具备盈利支撑、估值合理的优质标的,远离纯粹炒作的题材概念;二是跟踪政策动态,无论是国内可能出台的稳增长举措,还是美国政府停摆的解决进展,都将成为节后市场的重要变量。

当10月9日A股开市钟声敲响时,市场或许会迎来短暂的情绪波动,但决定长期走势的,终究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国庆的喜庆氛围尚未消散,股市的征程也仍在继续,在休市中沉淀思考,才能在变局中从容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财经   国庆   股市   期待   市场   全球   指数   风险   政策   资产   美国政府   节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