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月23日,东北濛江县也就是如今的靖宇县,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杨靖宇将军以草根棉絮充饥,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五昼夜后壮烈殉国,此事震惊中外,众人伤心不已。
然而,杨靖宇的家人同样付出了惨重代价,妻子郭莲遭日军迫害致死,儿子马从云37岁因公殉职,留下五个年幼的子女。
那么,杨靖宇将军的后代现在是怎样的?生活的是否还如意呢?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生于河南确山县,1928年的时候,他强忍不舍,告别妻子郭莲和刚刚出生的儿子马从云,以及还未出生的女儿马锦云,奔赴东北投身革命。
临出门之前,他做了好久的心理建设张口对妻子说:“明天我要出远门,也许几年不回来,这个家就交给你了!”
彼时,他的妻子不也会想到,这竟是永别。
在杨靖宇离家的12年里,郭莲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照顾年迈的婆婆,同时还要提防国民党当局和日伪军的骚扰。
她日夜期盼着丈夫归来,却不知道的是,马尚德已经将名字改为杨靖宇,还成为威震东北的抗日将领。
1938年,确山沦陷。
根据当地老人回忆,日伪当局在得知郭莲是杨靖宇的妻子后,郭莲多次被日伪军抓去审问,遭受严刑拷打,逼迫她说出丈夫的下落。
但是,郭莲始终守口如瓶,她强忍着残酷的折磨,从未透露半点关于丈夫的信息。
长时间的迫害与折磨使郭莲身心俱疲,加上对丈夫安危的担忧,她积劳成疾。
1944年,年仅37岁的郭莲含恨离世,临终前她将一对耳环交给儿女:“记住,这是你父亲留下的,总有一天他会回来的!”
可惜,她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日夜思念的丈夫早已为国捐躯四年之久。
杨靖宇牺牲时,儿子马从云13岁,女儿马锦云12岁。
直到1948年,东北解放后,党组织才找到这对兄妹,告知他们父亲的身份和英勇事迹,两个孩子听后满眼含泪,遗憾没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
1950年,马从云和妹妹被送往沈阳学习文化知识。
毕业后,马从云被分配到南京铁路系统工作,妹妹马锦云则成为郑州一所学校的教师。
马从云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我是杨靖宇的儿子,不能够给父亲抹黑。”
他在工作当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不搞特殊化。
同事们评价他:“老马太实在了,从没说过自己是杨靖宇的后人。”
1958年,马从云因工作需要前往江苏无锡出差,在这途中,他突然感到腹部剧痛,但考虑到有工作在身,就没当回事。
同事劝他去医院检查,他却说:“工作要紧,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
最终,实在疼痛难忍被送往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但因为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病情已经无法控制。
1958年11月,马从云不幸去世,年仅37岁,和他父亲牺牲时的年龄一样。
马从云留下了妻子方秀云和五个年幼的子女:最大的16岁,最小的才5岁。
临终之前,他对妻子说:“我是杨靖宇的儿子,你们要清白做人,不要给父亲抹黑。”
马从云去世后,妻子方秀云独自抚养五个孩子,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她一人既要照顾好每个孩子,又要像男人一样撑起整个家庭。
即便再难,她也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特殊要求,只是默默地承担起家庭重担。
生活最困难时,方秀云一家六口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靠她微薄的工资和少量补助维持生计。
有人劝她向组织反映困难,她却说:“比起公公杨靖宇受的苦,我们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
另外,方秀云还经常对孩子们说:“爷爷是英雄,我们是普通人,要把爷爷的精神用在平凡的工作中。”
她将杨靖宇留下的唯一一块怀表挂在墙上,让孩子们时刻铭记家族传统。
马继民、马继志、马继传、马继先、马丽娟,杨靖宇的五个孙辈在母亲的教导下健康成长,每个人都牢记家训:“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
三儿子马继传参军时,首长知道他是杨靖宇的孙子,想给他安排轻松的工作。
他却坚决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是杨靖宇的孙子,更应该到前线部队去锻炼。”
五子女中,有人成为铁路工人,有人参军报国,有人在企业工作,都是普通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
他们从未借助爷爷的荣耀谋取私利,而是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2005年,杨靖宇的孙子马继民被邀请到爷爷战斗过的吉林省靖宇县担任县长助理。
他严格自律,不拿一分钱工资,不享受任何特殊待遇,只为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应该以身作则,传承爷爷的爱国精神。”
如今,杨靖宇的曾孙辈也已长大成人。
他们在各行各业工作,继续传承着家族的精神血脉。
这个家族的故事,不再是简单的英雄后代的故事,而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杨靖宇的孙子马继民作为抗日英雄后代代表,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仪式。
当驶过阅兵场的“东北抗联”英模部队方队战车上的受阅官兵行注目礼时,马继民不禁热泪盈眶:“爷爷的血没有白流,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已经实现。”
在河南郑州,杨靖宇的曾孙马铖明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到曾祖父战斗过的吉林省靖宇县从事扶贫工作。
他说:“这是我对曾祖父最好的纪念。”
从杨靖宇到马从云,再到五个子女和曾孙辈,他们用四代人的时间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与奉献。
他们没有因为英雄后代的光环而享受特殊待遇,反而因为这份血脉传承而更加自律和坚韧。
2025年9月3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中,大家都注意到了“杨靖宇团”的旗帜!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亿万后人,战旗列列,缅怀先烈,从没有忘记。
他们家族四代人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贞与传承,他们的故事比小说震撼,比史诗感人。
1、杨靖宇:白山黑水铸忠魂.河南日报
2、殷晓章.杨靖宇后人:革命家风代代传[J].共产党员,2017(12):50.
3、杨靖宇殉国85周年 其孙告慰:国家已焕然一新 中国新闻网 2025-8-18
4、快懂百科:杨靖宇
5、她直到去世也不知道,日思夜想的丈夫已经牺牲 央视新闻 2025-5-25
更新时间:2025-09-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