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想把天然气拐个弯,从哈萨克斯坦送进中国,结果中国大使当场回绝:“这条路,不现实。”听着是客气话,实则是立场坚定。
这一次,中国罕见地对老朋友说了“不”,因为能源命脉,必须握在自己手里。
2025年4月15日,莫斯科。在欧亚石油天然气论坛上,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的一句话,把俄罗斯一项酝酿已久的天然气出口设想按在地上摩擦。他说:“通过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俄罗斯天然气,不现实。”
这话掷地有声,背后却并无火药味,而是十足的技术苦衷。哈萨克斯坦天然气管道是单线运行,运力已经吃紧到了极限。
具体地说,这条线路是中亚天然气管道A、B、C三线并行的老通道,西起土库曼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地段,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东至中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全长1833公里,已经稳定运行超过5000天。
管道最大年输气能力为600亿立方米,其中土库曼斯坦气源为主,占比高达九成。管道自2009年12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至2024年底已累计输送天然气超过5000亿立方米。
而位于管道入境处的霍尔果斯压气首站,承担所有中亚进口气体的计量、增压、外输任务,日夜不歇,设备利用率长期维持在85%以上。
再加上,塔里木盆地、甘肃、山西的天然气也沿此通道并网输出,中方自主供气的比例正在逐步上升,国内网络早已呈现“东西并联、南北贯通”的高密度状态。
在这种基础设施几乎饱和的情况下,俄方提出的“再挤进一股俄罗斯天然气”方案,实际难度极高。按照管道现有承压系数,若要为俄方增加容量,只能另建新管道,这不仅面临中亚多国协商壁垒,更牵扯大量基建时间和投资风险。
张汉晖大使说“不现实”,背后撑着的,是能源规划的底图与运维系统的极限边界。这是一次罕见的“礼貌却坚定”的否定,也释放出清晰信号:中方必须牢牢把握能源命脉的主动权。
此事虽止于论坛发言,但却牵出了一个更深层的布局博弈:中国不是不想合作,而是不允许核心资源依赖不稳定的外部调配。
俄乌冲突已持续两年半。面对欧美制裁多重封锁,俄罗斯在2024年底推出“天然气西绕”新提议,打算避开传统路线,经由哈萨克斯坦将自家天然气注入中亚管网,从而借壳打入中国市场。
表面看,这是俄罗斯的“曲线救国”。但选择哈萨克斯坦而非更近的蒙古国通道,并非技术最优解,而是政治上的稳妥赌注。
蒙古国在2023年与欧美展开多项合作,包括“第三邻国政策”、稀土合作协议、开放天空协议等,令俄方担忧未来通道安全风险上升。于是,他们转向哈萨克斯坦,意图避开蒙古政治不确定性,同时顺势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双边绑定。
俄罗斯的目标不止卖气,更在于借能源通道,在中亚打下一道“能源据点”,形成多国绑定合作架构,避免被彻底边缘化。但问题是:这条路,中国不愿陪走。
中亚对中国而言,早已不是简单的油气进口地,而是战略腹地的一部分。“一带一路”政策框架下的中亚能源合作,强调的是对稳定、效率、成本和控制力的高度掌握。
哈萨克斯坦方案一旦落地,中国将面临两大风险:一是管道资源被外部挤占,二是中亚能源地位被俄方借道操控。
更关键的是,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已有多条油气管道联通,2024年起,中哈天然气合作已出现紧张苗头,乌兹别克斯坦与哈国也有管道谈判摩擦。一旦俄罗斯插入其中,整个中亚管网的气源调度平衡将被打乱。
中国必须明确表达:中亚通道必须可控、稳定、安全,不接受外部绑定扩张模式。
因此,这场“婉拒”,虽无外交争执,但却在技术术语背后划下了明确的战略红线:咱这根命脉,不能随便加人插队!
中俄之间最早的油气合作可追溯至2006年,当年签署建设中俄原油管道协议,管道起于斯科沃罗季诺站,经黑龙江与内蒙古交界段入境,直达大庆末站,年设计输油量3000万吨。
至2012年9月,中俄石油管道正式全线建成通油。这是中国第一条来自俄罗斯的原油通道,极具里程碑意义。
但天然气则不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于2019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自俄境西起“恰杨金气田”,向东贯通至中国黑河口岸。该线总设计年输气能力380亿立方米,2024年已达稳定年输气300亿立方米水平。
然而,西伯利亚东线尚未铺设完成,中俄双方正就“中段延伸线”展开磋商,进度缓慢。俄方此时提出“哈萨克斯坦方案”,某种程度上是为加快气源输华“抢时间”。
但中国能源规划的基本逻辑,是“通道多元,调度自控”。新建管道若绕行中亚,不仅工期长、地形复杂、协议繁多,还需通过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国领土,地缘复杂度高于蒙古或远东东线。
中方显然不愿重复当年中亚管道初建时多国协调的艰辛过程,更不接受在关键节点被“借壳操作”。
此外,自主产气能力也在上升。2024年中国国内天然气产量突破2300亿立方米,其中塔里木盆地一地年产气已超350亿立方米,完全具备稳定自供条件。天然气进口依赖占比正在持续降低。
再加上中方近年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目前海上进口能力已突破1亿吨级别,来自卡塔尔、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的LNG份额显著上升。
俄罗斯如果要再入局,必须按中国的节奏来,按中国制定的路线走。
中方拒绝哈萨克斯坦方案,实际是在告诉世界:中国对能源通道的控制力不容挑战,命脉只能握在自己手里。
中国驻俄大使:通过哈萨克斯坦天然气管道向中国输送俄罗斯天然气是不现实的-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年4月16日
中俄能源管道,铺到哈萨克行不行?中方直截了当,婉拒了普京提议-凤凰资讯-2025年04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