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城市日社会系列活动拉开序幕,探寻社区花园里的智慧应用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城市肌理,让生活更绿色、更便捷、更温暖。2025年世界城市日将推出一系列社会活动,以“在上海,智慧生活超‘带感’”为主题,带领市民从全方位感受智慧城市的魅力。9月6日上午,首场活动在长宁乐颐生境花园启动,围绕“看社区花园,寻智慧应用”为主题,吸引十余组社区亲子家庭参与。

乐颐生境花园

当天上午,阳光明媚。嘉宾们走进乐颐生境花园,来一场智慧生态的探寻之旅。乐颐生境花园是上海市首个城市生境花园示范项目,曾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生境花园通过模拟自然栖息地环境,融合水源池塘、蜜源植物丛、林地灌木区等生态板块,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觅食与庇护场所。同时,生境花园内的红外监测设备、雾森灌溉等技术,也起到对生物多样性守护的作用,使乐颐生境花园成为融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共建与科技支持于一体的智慧城市生态地标。

生境花园设计专家李勖柳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夜间红外检测设备拍摄的貉

可以手机远程遥控的雾森灌溉系统

随后,嘉宾们移步到毗邻的生境博物馆继续参观。这座“家门口的博物馆”以展现上海本土动植物及其原生栖息环境为核心,通过声光电一体化设计,精心构建成为一个融合生态科普教育、沉浸式自然体验、校外学习实践及社区资源整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科普场所。在建议墙上,贴着社区居民们对生境花园、生境博物馆以及社区治理的各类看法、建议和寄语,从前期对方案设计提出意见、施工建造适度参与到后期运维自主管理都充分凝聚居民群众智慧,生动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治理理念。

生境博物馆融合多种科技应用场景推动科普宣传

在这个“推窗见绿”的智慧生态空间里,专家学者们围坐一堂,围绕“科技赋能社区绿色治理”展开分享与对话,探讨智慧技术如何让城市更宜居、更可持续。

上海市长宁区发展改革促进中心主任冒勤在致辞中表示,乐颐生境花园的建设初衷就是要在城市社区最大限度地修复本土动、植物的自然栖息地,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能够让大家了解更多的生物多样性知识,培育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热爱自然、敬畏自然。

上海市长宁区发展改革促进中心主任冒勤致辞

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代表在致辞中介绍,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之日,即每年10月31日定为世界城市日。2025年世界城市日的主题是“创新发展,共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今天的活动走进生境花园,体现了政府的引导、企业的参与、专家的指导、居民的共治,也体现了社区是城市最具烟火气的“细胞”,是智慧赋能城市生活的生动样板。

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代表致辞

本次活动还邀请到了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讨会环节。乐颐生境花园设计团队代表专家潘彦芹详细介绍了生境花园中的生态智慧。从生境花园的水土管理,到基于微气候模拟的种植设计,再到AI辅助植物养护与动物监测,乐颐生境花园充分考虑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品质,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和发现在身边的自然,拉近人们与自然的距离。

乐颐生境花园设计专家潘彦芹介绍生境花园中的生态智慧

上海气候周战略与设计中心执行总干事朱鹏扬展望了科技创新赋能社区的美好图景,他关注到人工智能已深度应用到社区安防、环境监测等领域,未来也可以用AI赋能生物多样性管理系统。随着物联网的加速普及,物联网技术将能改善社区数字基础设施,在社区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上海气候周战略与设计中心执行总干事朱鹏扬介绍AI环境监测

同济大学SustainX设计研究中心负责人卞一之认为,生境花园很自然地融入社区儿童的认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埋下可持续的种子。此次活动将生境花园的科学知识和生态理念传达给孩子们,构建了一种知识共建的双向教育模式。上海第一财经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张琳寄语参与活动的孩子们:“生境花园和生境博物馆是一个平等观察生命的地方,科技的未来掌握在你们手中。”在她的鼓励下,孩子们向专家们踊跃提问,激发了孩子们对环境保护、对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上海第一财经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张琳与孩子们热烈交流

科技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融入日常的温暖力量。本次活动还打造了“可持续生活节”,晨光、SAFONE莎弗尼等合作品牌带来环保产品展示与互动工作坊,吸引参与者们互动体验。

“可持续生活节”集市

近年来,上海作为国内数字化治理先驱,一直积极探寻城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以实现智慧城市视域下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把“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列为城市工作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要“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上海积极响应中央要求,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努力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上海大幅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并于整个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在城市管理、交通警察、公共安全、旅游、医疗、教育等领域中落实智慧城市多场景应用。如今,上海正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构建物联网络、智能中枢、可信数据空间及Web3.0技术融合的数字底座,推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与产业全面智能化。

为进一步优化智慧城市建设,上海积极听取不同领域专业建议。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正是秉承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从社区出发彰显智慧城市的绿色底色与人文温度,支持各方主体参与,密切关注与挖掘基层受众的需求,让民众切实感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5世界城市日社会系列活动——“在上海,智慧生活‘超带感’”将一直持续至11月底,未来三个月,还将带领青少年走进科技基地去解智慧密码,和市民一起探讨上海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变迁,通过近距离观察、体验 “城市智慧成果”,共同感受上海在智慧赋能下的城市独特魅力与民生温度。

本次活动由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上海市长宁区发展改革促进中心、上海气候周主办,东方网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9

标签:科技   序幕   智慧   社会   系列   城市   世界   社区   生境   上海   花园   生态   长宁区   自然   生物多样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