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大河报、极目新闻、光明网、环球网、鲁中晨报、齐鲁晚报】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娱之以理
编辑|娱之以理
如今面对一些和明星相关的新闻,多数人早已经习惯用“随便听听”的态度。
毕竟谣言层出不穷,是真是假的界限,常常模糊不清。
但总有一些事,初闻时难免让人质疑“这不是真的吧”。
可是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些故事看似离谱,却真实地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原来真正的明星生活在镜头里呈现的只是冰山一角。
李湘曾经是湖南卫视的当家花旦,她的职业履历那可是非常亮眼了。
当时大学刚毕业的李湘就成为湖南卫视的核心主持人。
与何炅搭档主持的《快乐大本营》一度创下收视神话。
但是李湘的目标不止于此。
早在2004年,李湘就前瞻性地开启跨界尝试,开始从主持人转型为创业者。
之后李湘联合湖南卫视发起成立芒果影业,期间她凭借在内容制作与市场判断的精准眼光,主导投拍多部大爆影视剧。
后来继续跨界互联网,成功转型互联网高管的资深媒体人,进一步拓宽了事业边界。
在事业上取得成绩后,李湘也开始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幕后。
李湘与担任自己新歌MV导演的王岳伦在合作中感情逐渐升温。
尽管王岳伦名气和身价远不及李湘,但他们还是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婚后,李湘生下女儿王诗龄,开启了一家三口的生活。
在带娃方面李湘秉持着“富养女儿”的理念。
在王诗龄的成长过程中,李湘全方位地给予她优越的条件与资源。
王诗龄吃的是昂贵的进口食材,穿的用的皆是名牌,多次因价格不菲的穿搭冲上热搜。
网友们热评“许愿希望投胎到李湘二胎”
可平静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最后李湘和王岳伦因长期性格不合,感情破裂,选择离婚。
但没想到离婚后的李湘和王岳伦却没有老死不相往来。
李湘与王岳伦共同成立科技公司、影视公司等公司,创立出新的商业模式“离婚不离商”
大家都以为离婚后还能一起开公司肯定是假的,但没想到这是真的。
其实李湘和王岳伦反而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
李湘和王岳伦通过商业合作,巧妙地将彼此的优势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互补双赢的合作关系。
同时,这种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他们之间的联系,为女儿王诗龄营造了相对和谐稳定的成长环境。
尽管李湘与王岳伦已离婚,但他们的商业合作之路仍在继续延伸。
从李湘王岳伦离婚后仍绑定的商业合作,转头看同样活跃在公众视野的李雪琴。
她的发展路径却截然不同。
说起李雪琴是怎么走红的,那可真的是充满了戏剧性。
最早李雪琴是通过录制视频向多位明星表达敬意并得到回复而成为网络红人。
那时大家都被李雪琴的东北口音和北大高材生的反差所吸引。
这种独特的人设和新奇的喊话形式,让李雪琴在网络上打开知名度。
后来被李诞邀请参加《脱口秀大会》,凭借爆梗式的表演方式得到了观众的喜爱。
虽然在节目中她仅止步五强,但却成功转型为脱口秀演员。
自此以后,李雪琴就开始在事业上全面开花。
多次受邀参加各类综艺,李雪琴也因为真实直率的性格圈粉无数。
李雪琴近年也涉足影视圈,从她出演的作品反馈来看,观众对她的表现颇为认可。
然而在事业稳步上升期,李雪琴却突然在节目中袒露了藏在笑容背后的秘密。
在综艺《送一百位女孩回家》里,李雪琴大方谈起自己曾患抑郁症的经历。
她语气平静,说起那些黑暗时刻,“我以前抑郁症严重的时候,真的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 ”。
而在《五十公里桃花坞》海边喊话环节,李雪琴再次袒露内心。
因为自己情绪不稳定,经常会莫名其妙不开心,害怕让朋友承受不该承受的负面情绪。
这些话,让观众看到了她幽默开朗外表下,那颗敏感脆弱、被情绪困扰的心。
而最近李雪琴也有一个新闻,不少人认为是一个假消息,但这件事却是真的。
近日,李雪琴在综艺《我们的宿舍》里的一番话,引发大众热议。
她坦言,在30岁生日时送了自己一份特别的“礼物”--做胃肠镜检查。
这一查,可把人吓了一跳。
胃镜检查发现,李雪琴的胃里竟有多个息肉,但因为数量太多,医生只切除了八个。
李雪琴在分享这段经历时,还不忘幽默调侃“满三十减八,这波不亏”。
但言语背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和李雪琴同样是备受关注年轻力量的孙颖莎,也同样面临着困境。
在乒乓球的赛场上,孙颖莎堪称“夺冠专业户”,成绩耀眼夺目。
在最近的WTT欧洲大满贯赛瑞典站,孙颖莎成为首位WTT大满贯赛事单打四冠王。
不过,这位“常胜将军”身上也有一件大众起初以为是假新闻,实际上是真新闻的故事。
在巴黎奥运会女单决赛中,孙颖莎以2-4不敌陈梦,与冠军擦肩而过,获得银牌。
巴黎奥运失利后,孙颖莎没有沉溺于失败,而是选择暂停和思考,回到老家休息了1个月。
调整过后孙颖莎迅速投入训练,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直到2025年多哈世锦赛夺冠。
女单决赛中,孙颖莎对战王曼昱,从领先被追平,甚至在决胜局一度0-3落后的情况下。
依然能够坚持下来并最终逆转获胜。
赛后,孙颖莎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比赛而流泪。
而直到上个月不少观众才知道,孙颖莎落泪不是因为夺冠的喜悦或比赛的压力。
而是因为她终于肯定了自己。
在杂志《T》九月份专访中孙颖莎坦言。
巴黎奥运会女单决赛输给陈梦后,她就陷入了心理低谷:“当时根本无法接受结果,甚至看到乒乓球就反胃。”
并且首次系统阐述了巴黎奥运会失利后的心理调适过程。
她明确表示,巴黎奥运会的影响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着她。
但通过主动修整与技术迭代,最终在多哈世锦赛夺冠后实现了自我和解。
从巴黎奥运到多哈世锦赛,这中间历经了九个月。
会估计谁也没想到一次失利竟对孙颖莎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不过,孙颖莎会有这样的困扰,其实也并不意外。
虽然我们在赛场上看到的孙颖莎好像总是“战无不胜”。
但其实在这优异的成功背后,是孙颖莎对自己严格的训练要求和不懈的努力。
面对来自全世界对手的冲击,孙颖莎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断创新和进步。
是她对自己高要求的结果,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有能力在挫折后重新崛起,继续保持在世界乒坛的顶尖水平。
这些曾被误认为“假新闻”的事件,之所以让人觉得离谱又惊人,是因为它们打破了大众的固有认知与惯性预判。
有人在巅峰与低谷间完成绝地反弹,有人在既定轨道外开拓出全新天地。
看似颠覆认知,其实都是她们在各自领域里深耕的结果。
这些看似离谱的新闻,却是真实地发生在这些名人身上。
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道理:永远不要用固有印象框定他人的人生,真实的故事往往比预设的剧本更出人意料。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大河报、极目新闻、光明网、环球网、鲁中晨报、齐鲁晚报等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