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妥后24小时,李嘉诚旗下集团打破16天沉默,港口不卖了?

中美谈妥后24小时,李嘉诚旗下集团打破16天沉默,不卖港口了?这事儿可真是够微妙的。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资本大佬在政治经济变局中的“紧急避险”操作——既想保住生意,又怕踩了红线。

但你说港口真不卖了?我看未必,老李头这招更像是“以退为进”,先放个软话探探风向,等风头过了再找机会出手。

就在中美联合发声的当天夜里,李嘉诚旗下的长和实业发布声明,称港口交易不会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规的情况下进行。

长和还详细说明了达成交易的四大前提:一是国家监管部门的同意批准,二是符合中国法律法规,不存在法律禁止情况,三是获得公司股东的必要批准,四是其他适当及常规条件。

长和的声明是一种态度,旨在表明自身将接受中国法律和部门监管,如果不合法或不合规,长和有可能叫停港口交易。不难看出,李嘉诚似乎认清了形势,选择以国家利益为重,在港口问题上与国家保持一致,但选择的时间点却是5月12号,也就是中国取得关税战胜利的当天,有些“见风使舵”的嫌疑。

其实这事儿早就有苗头。

长和从3月份宣布要把43个港口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里头还夹着巴拿马运河那两个金疙瘩港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捅了马蜂窝。

咱们外交部、市场监管总局轮番上阵,话里话外都是"敢乱来就收拾你"。

最狠的是港澳办,直接甩出"软骨头""跪低"这种重话,就差没指着鼻子骂汉奸了。

可人家李嘉诚愣是装聋作哑16天,直到中美谈出结果才突然活过来——要说这里头没点门道,鬼都不信。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李嘉诚的态度变化,与他看清了特朗普的“成色”有关。在第二次入主白宫后,特朗普向全世界摆出了咄咄逼人的姿态,这让不少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盟友感到害怕。而从李嘉诚的情况看,他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自己每天都要看半个小时左右的英国BBC新闻。换而言之,李嘉诚虽然是中国人,但基本与国内脱节,而是深受西方舆论影响,他并不关心中国的变化,也不相信中国已经强势崛起。

因此特朗普盯上巴拿马运河港口后,李嘉诚迅速“服软”。然而,中国的歼10CE击落了欧洲最好的战机“阵风”,连西方都意识到国际军备市场将大变。所以哪怕是李嘉诚这种活在西方叙事中的人,也看清了中国无法被遏制了。

从英国脱欧后火速抛售欧洲电信资产,到此次清仓式出售港口业务,李超人的决策轨迹,始终紧扣着“风险对冲”四字。当中国监管部门要求交易“不得规避审查”,李嘉诚家族曾经游刃有余的资本腾挪术,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香港《大公报》连续发文警告“莫天真勿糊涂”,梁振英在社交媒体上的间接批评,更将这场商业交易推向意识形态的审判台。

长和港口交易与中美关税谈判的同期推进,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现实:全球化2.0时代,商业行为已无法脱离国家战略的框架独立存在。中国监管部门对反垄断审查的强势介入,以及外交部“维护主权”的明确表态,为跨国资本划定了清晰的边界。

过去,很多商人信奉“在商言商”,觉得只要生意合法,就能畅通无阻。但在今天这个大国角力日趋白热化的时代,这种想法,显然有点不合时宜了。特别是当你的生意,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国家的核心战略红线时,单纯的商业逻辑,可能就不好使了。

有分析说,李先生这次态度的急转弯,也跟他看透了国际形势,特别是美国一些政客的“底色”有关。特朗普要是再回白宫,那套咄咄逼人的王八拳,估计会让不少人,包括美国那些传统小兄弟都心里发毛。

李先生虽说是中国人,但他主要成长和发迹于英国殖民时期的香港,后来又长期混迹西方,据说每天都看BBC,对西方的叙事逻辑可能更熟悉一些。一开始,特朗普政府盯上巴拿马港口,摆出那副志在必得的强硬姿态,他或许真觉得这里面有“大生意”可做。

但此一时彼一时。中国这些年的块头和实力,无论经济、科技还是军事,都足以让世界重新打量。

就像有些评论说的,中国的新式战机在演习中露了脸,连西方军事观察员都不得不承认,国际军火市场的天平,要重新摆一摆了。更关键的是,在贸易摩擦中,中国硬是顶住了压力,逼得美国不得不回到谈判桌前,实实在在地做出让步。

这种力量对比的此消彼长,即便是久居西方信息茧房的人,也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脚下的这片土地。

棋局未了,尚方宝剑仍高悬

说到底,李嘉诚是一位极其成功的商人,他那份商业嗅觉和风险把控能力,绝对是顶尖的。这次“紧急刹车”,既是他审时度势、趋利避害的本能选择,也是中美两国实力消长变化投射在商界的一道清晰剪影。

当然,李先生这次放低姿态,虽然暂时稳住了阵脚,但这事儿恐怕还没到鸣金收兵的时候。他只是说会按规矩来,可没打包票说这港口就不卖了。未来,他很可能会继续寻找其他门路,或者换个姿势,来处理这笔烫手山芋。

而对于中国监管部门来说,手里也还紧紧攥着“反垄断审查”这张王牌。如果这笔交易真有可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或者市场竞争格局造成实质性威胁,监管部门完全有理由,也有能力出手干预。

所以说,李先生要想顺利套现走人,光耍耍嘴皮子,表表忠心,恐怕还远远不够。关键还得看他后续的实际动作,以及能不能拿出真正有诚意的解决方案。

这场围绕港口交易的拉锯战,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全球化时代资本与国家利益之间那种既纠缠又微妙的复杂关系。它也再次提醒所有人,今天的中国,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和能力,早已今非昔比,不容任何人小觑。

那些还想抱着老黄历,在新时代舞台上继续玩“左右逢源”把戏的,恐怕都得好好掂量掂量了。毕竟,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揉捏的“软柿子”了。棋局仍在继续,我们不妨搬个小板凳,继续看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财经   中美   港口   旗下   沉默   小时   集团   中国   美国   巴拿马运河   国家   外交部   资本   商业   棋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