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第一大“侮圣公案”[前文已告破],那么《史记》中“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则是第二大侮圣公案。
今天,距孔圣诞辰2576年了[按西元前551年算],再破此案。
本文目录
首先,看《史记-孔子世家》原文
其次,市面上的两种“野合”解读都不成立
最后,“野合之婚”最有可能的场景还原
——————————————
首先,看《史记-孔子世家》原文: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hé],纥与颜氏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原文的关键有两点,
一来要看前后文的生父关系,防叔-伯夏-叔梁纥-孔子,只不过到孔子父亲这里多了“野合与祷於尼丘”两个描述。
二来要看“野合与祷於尼丘”是一起描述的,行文上叫同义并列。
三来要看“故因名曰丘云”的这个云,是指言传如此并无确考的意思。
——————————————
其次,市面上的两种“野合”解读都不成立:
第一种,望文生义的把“野合”往最烂俗的方向想不能成立。原因有四:
①凡纪史的文人都极尊崇孔子,司马迁最崇敬孔子并以《春秋》为史家榜样,不会把烂俗之事特别标记的;
②《史记》原文中的“祷於尼丘”的祷是那时很隆重的礼数,语义上不会与烂俗之义并列;
③孔子父亲叔梁纥与颜母成婚时,前面已经生有九女一男,年龄确实大了,加上出身名门、身高十尺,客观上不存在不守礼之情形;
④颜母徵在[zhēng],不但是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她更是大周朝第一大姓-姬姓颜氏。古时如此大的家族那规矩很大,更不可能有私会情形。
另有先师孔子生于八九月间,颜母当受孕在北方寒冬腊月间,绝无野外不伦之理!
退一万步讲,即便二人真烂俗这般,又岂会尽人皆知?正是污秽之心方见污秽之事!除了瞎猜尽是污蔑之徒!
从此,种种烂俗、恶意的揣测当止了!!!
第二种,以孔子父亲年龄太大不合礼法的解读不成立。
有研究《史记》者认为孔子父亲娶颜母时年龄超过六十四岁了,颜母芳龄刚在二八16岁左右,相差悬殊,司马迁才记“野合”为不合礼数。
实际上孔子父亲已生10个子女,而又能生寿至73岁的孔子,就说明孔子父亲再成婚时根本不能超过64岁。为什么?这里有个古中医知识点。
在《黄帝内经》中有载:凡男子过八八之岁虽能有子,但生子寿不过八八、生女寿不过七七。是说男人超过64岁再生的儿子最多活不过64岁、生女儿寿止49岁。
所以年龄不合礼之说也不能圆说成立。
还有其他解注也多不能圆其说。
以上误解多是在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的错误注解之后产生的。以讹传讹,始终没有正解。
——————————————
最后,“野合之婚”最有可能的场景还原
站在孔子父亲的角度看,有子传嗣才是当时家中的第一大事。前面一妻一妾生九女一男皆不能传家。那么如有条件再娶当然再好不过。
《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父亲的求婚过程:叔梁纥求婚颜氏后,颜父对三个女儿说,虽然这个身长十尺武力绝伦的人年纪有点大,现在出身为士不太高门(有不如颜家之意),但曾经是先圣王之后裔(孔子祖脉从诸侯-大夫-士三次跌落阶层),我很是喜欢这个人(愿结亲),你们三个谁愿意为之妻?老大老二不语默拒了,唯三女儿但说听父亲安排。于是成婚。
这段记史也说明孔子的父母是正娶正嫁的,那么史记上的“野合”到底是何意?
这就关乎一个常识失传的莫大影响了。
先师孔子在春秋时期编撰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到了汉代学官就只设了五经博士,说明汉时《乐》经已经失传了。而我们今天读到的古书几乎都是秦汉以后的,所以与《乐》有关的知识很可能被错解错注。
幸好,在《孔子家语》里找到了正好对应的《乐》经常识“嘉乐不野合”。[嘉乐,结合八佾舞来理解,意指达到多少种或什么种类的乐器组合就不能在正堂厅以外演奏]
那么,我们试看当时婚礼最合理的视角还原: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近乎绝嗣绝望的年纪,试着向当地小权贵颜家求婚,且得到应许了,这无疑是莫大的惊喜,也有被颜家二八佳人垂青的由衷感动!(类似“吾老则老矣,何德何能得此娇妻”之感叹)
于是赶紧准备婚礼,老宅是不能用的(住过妻妾儿女),于情于礼都怕配不上佳人的垂青,只能另新置一偏院。
迎娶成婚那天,纥为颜氏按照明媒正娶的规格举行了盛大的婚礼,鼓乐喧天,热闹非凡,一时成为街坊邻居的美谈佳话。
或因当时的礼法,已经娶过妻妾的孔父不能再次使用明媒正娶规格的礼乐,或此规格礼乐也不合在偏院排奏,所以记为“野合”,实际是对孔父敢于打破阵规而高规格迎娶颜氏女的高度赞扬。所以才在史记上有此一笔。
所谓名分不够 章程来凑。孔子的父亲无论年龄还是婚史,在名分上无论如何也给不了首嫁闺秀太多,所以只能大张旗鼓给她一个空前盛大的婚礼。违制便违制了!以报佳人之恩眷、以平美妻之名分。这才是合乎人之常情的姻缘场景。
此桩姻缘定在当时远近传为佳话,却因时代久远,演变成了秽语污言!
所以,野合盛礼,那是一个魁梧十尺的巨汉特意为闺秀小娇女准备的独有的浪漫!
今天,特为先师孔子之父母还原盛大婚礼的佳话,以正视听!
—— 垚顺 乙巳年六月廿三 于山城 [西元2025.7.17]
更新时间:2025-07-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