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日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府正式追授牺牲在台湾61年的中共地下党员王正均为烈士。
当时,王正均的亲属在接到这个消息以后,顿时喜不自胜,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把烈士的骨灰迎回老家安葬。
图|王正均
经过两岸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王正均烈士的骨灰在台湾被找到,同年11月,王家在大陆的四名亲属启程赴台湾,当时已经年逾七旬的烈士的堂弟王兴业不顾自己年迈也要亲自前往。
当登上飞机舷梯时,王兴忍不住老泪纵横,念叨了一句话:
“哥,我们回家了。”
王正均烈士牺牲前是吴石副官,是吴石等四烈士牺牲两个月后,被国民党当局下令枪杀于台北马场町,王正均牺牲时年仅26岁,是当时在台湾潜伏中共地下党中牺牲的较为年轻的人之一。
之前聊聂曦的时候,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我是和王正均烈士穿插的讲的,所以一定要我说一说王正均。
不过,我对王正均烈士了解也并不多,很多地方也都是从网上看来的,在排除掉一些文章错误信息的干扰以后,我把官媒刊载的文章中可信的资料全部都整理出来。
之前我们也说过,吴石、聂曦其实都不是中共地下党员,而是地下党组织在敌人内部发展的情报员。
这里面聂曦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资料偏少的关系,有人甚至把聂曦与他的堂兄聂能辉说成是一个人,但从经历来看,两人完全是不同的人。
聂能辉是抗战时候参加的新四军,皖南事变后还被捕过,出狱以后回到了部队,并在党组织指示下从事地下工作。南京解放前夕,他在江苏做地下工作时被捕,就义于南京雨花台。
毫无疑问,聂能辉是中共地下党员,因为就在解放后,中共福州市委就为聂能辉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聂能辉的弟弟聂能光后来也得到党和政府多方关照,成为中国著名动力学专家,长期在东北大学任职。
王正均当年在老家居住时的邻居就是聂能辉,王正均就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至于什么时候入党的,介绍人是否就是聂能辉,不得而知。
不过,奇怪也就奇怪在这里,因为聂能辉、王正均都是中共地下党员,很难想象与两人同时有关系的聂曦不是。
1924年农历正月二十九,王正均出生于福建省福州三坊七巷怀德坊水玉巷赛月埕二号。
王正均的父母是书香世家出身,但在他出生时,他们家已经家道中落,全家人主要依靠王正均叔叔做小职员的收入生活,王父也时而做些抄抄写写的零工补贴家用。王正均兄弟姐妹四人,下有胞弟王正臻,胞妹王正椿、王正禧。
也因为家道中落的关系,王家当时在月埕二号所住的房子,是租了福建著名画家陈子奋的。
尽管日子过得很艰苦,但王正均还是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到了抗战爆发后,王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顿,王正均的奶奶因为饥寒交迫而死,而他从福州私立福华中学毕业后,因无钱缴学费,学业优良的他只好辍学在家。
1940年,王正均的父亲也被活活饿死,因为无钱下葬,在家里停尸三日。迫于无奈,王家只好把王正均最小的妹妹以30斤地瓜和两块大洋的价钱卖给平潭人作为童养媳,这才有钱将王父下葬。
即便如此,家里困难的情况并没有改变多少,王正均迫于无奈,只好请母校帮忙开了一张高中毕业的假文凭,凭借这张文凭,王正均在市郊郭宅乡抄写田赋粮册和户籍册的工作,每月薪酬是50公斤糙米。
即便是这份工作,王正均后来也只干了三五个月,于是他走上了父亲的老路,利用自己的一手好字和好文章,为人代写家信和文章赚钱养家。
因为付不起房租,王正均全家只好搬离水玉巷赛月埕,到隆普营花亭里18号为二婶娘家看房子,王正均的弟弟到回春药店当学徒。
抗战胜利后,王正均考入国民党福州新闻检查处做文员,全家此时又搬迁到了三坊七巷宫巷。
之前我们说过,王正均后来走上革命之路,是源于旧居水玉巷赛月埕时的邻居聂能辉。
不过因为各方面记载不同,所以这里有些偏差。
有资料称,王正均家与聂能辉家两家都是在水玉巷赛月埕陈子奋宅院,住在同一进,为一个大厅的两侧,两人过往甚密。
王正均后来到民党福州新闻检查处做文员,全家此时搬到三坊七巷宫巷,无巧不巧他的邻居就是聂曦。当时聂能辉经常到聂曦家,久而久之就与王正均熟悉。
(括号内容属猜测:假如是聂能辉介绍王正均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么为何没有介绍自己的弟弟入党?而根据党章,介绍入党需要两名党员作为介绍人,那么是否有可能是聂能辉、聂曦介绍王正均入党,那么聂曦是否就是党员呢?)
根据福州市英烈纪念园发表的文章《红色基因传承月 | 任凭风云诡谲,心中信念永远不退!》记载,王正均是搬到了三坊七巷宫巷时,才与聂能辉为邻,当时聂能辉是奉党组织指示在福州做地下工作。
那时候聂能辉经常到弟弟家里,久而久之就与王正均熟悉,见他极富革命热情,就发展他成为地下工作者。
根据现有的资料记载,王正均无疑是中共地下党员,那么介绍他入党的极有可能就有聂能辉,只是没有相关的资料证实。
图|三坊七巷
多年之后,当王正均亲人向国家安全部求证时,中共情报战线长期负责人罗青长的秘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王正均我们都知道,他是革命英雄。”
到了1946年,王正均突然被调到了国防部二厅,军衔中尉。
根据王兴回忆,王正均是被突然调到国防部二厅的,事先家人完全不知,那时候大家还都住在福州,可突然有一天,堂哥就去了南京,至于是谁介绍的,就连王正均的母亲也不清楚。
“王正均突然高就,我全家都觉得莫明其妙,因为我们把整个家族所有沾亲带故者过滤了一遍,发现没有一个人在军界工作。”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中共地下党组织正考虑派一批福州人打入国民党国防部,因为福州人本身极重乡宜,有相互荐举的习惯。
吴石是福建闽侯人,后来吴仲禧(福州人)通过他的关系,也打入国民党国防部任中将部员,淮海战役时,吴仲禧带着吴石写的介绍信到徐州,并在作战室记下了国民党军全部部署,并在事后到上海将这一情报转给中共上海局。
根据刘人寿回忆,当时他通过这条战线获得的有关徐州国民党军的情报,是当时中央获得的第一份有关淮海战役的情报。
1949年2月,吴石与副官聂曦赶赴福州,同年8月16日赴台湾,当时王正均也随国民党国防部一起撤离到了台湾。
不久之后,聂曦调任国民党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总务处交际科上校科长,在就任交际科长之前,聂曦与新派来担任吴石副官的王正均交接了工作。
中共香港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刘人寿后来回忆:
“吴石赴台后,曾派人到香港与我联系过,许多事都请示我们,我知道他换了副官。”
王正均在吴石身边,基本上就是接了聂曦的工作,但在对外联络(特别是与党组织派来的人接触),吴石还是习惯用聂曦,王正均的工作更多是为吴石收集、传递情报。
据国民党相关档案记载,王正均主要在吴石与陈宝仓之间传递情报,并将陈宝仓绘制成表格的国民党在台湾驻军部署及沿海防御工事图等重要情报,交给中共地下党交通员,最后这些情报辗转送到了中共香港地下党组织负责人手上。
1950年春,蔡孝乾被捕叛变,吴石让王正均通知了聂曦,然后聂曦才去通知朱枫迅速转移,包括朱枫手里的特别通行证,也是王正均出面办理的(当时聂曦已经不是吴石副官)。
1950年3月,随着吴石被捕,身为副官的王正均与作战参谋林志森一同被捕。
在被捕以后,王正均也受到了酷刑,但无论保密局特务如何询问,王正均均回答“不知道”、“不懂得”,严守党的机密。
当时,有人告诉在狱中的王正均:
“你仅是副官,系吴石从犯,只要认罪,只要悔过,或许能保住性命。”
可自始至终,王正均也没有为保住性命而交代出任何有用的情报,并且他还在绝笔信上写道“我无言可诉”,以表其坚固的立场。
王正均一开始确实未被判死刑,而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但上报后蒋介石很不满,随即改判有期徒刑15年
1950年8月,蒋介石恼羞成怒亲自干预,下达了执行死刑的命令。
图|王正均绝笔信
1950年8月10日,在吴石等四位烈士被害后两个月,被判处死刑的王正均等人被押赴台北马场町刑场。临刑前,王正均镇定地给在台湾省储蓄公司当职员的堂弟王沣(又名王正鲁)写下绝笔信:
鲁弟:
一、我因吴石案被牵连处死。
二、所有我之衣服用具均寄存在前次长吴石公馆(可往查中正西路185号吴阴先兄)。
三、我无言可诉,四婶只我一子,未奉终养,天下以均为不忠不孝之人。希你日后归家视四婶为己母,椿小二妹已长大,宜嫁之也。
四、你应好好做事小心谨慎为要。
你见此书时吾为阴间一鬼矣。
草草顺祝
康安
均哥绝笔
八月十日
王正均在被害时尚未结婚,因此他的遗书只能留给这位在台北的亲戚。当时他在大陆的几个兄弟姐妹均不知道其已经遇害的消息。
1950年岁末,王兴在永安地委工作,地委有一张小报叫《永安电讯》,上面刊出王正均牺牲的消息,王兴这才知道堂哥早就开始为共产党工作了。
不过,这件事还没结束。
也就是这个时候,王正鲁在福州的哥哥王正镐家里突然来了一个陌生人,这个陌生人把王正均牺牲时写下的绝笔信带给他,并同时告诉他:
“你弟弟已为革命牺牲了。”
这封信到底是如何被送出台湾的,也不得而知。
王正镐病逝前,将王正均的绝笔信交给王鸣琦胞妹王友雅保存。上个世纪60年代,王友雅又将此信转给王兴珍藏。后来国家公开了有关吴石等烈士的情况以后,有关部门也在积极追寻烈士王正均的直系亲属。
王正均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其中被卖到平潭的小妹始终音讯全无,而弟弟王正臻则在解放战争时期去世,只有大妹王正椿健在。
王正椿成年后嫁给解放福州的十兵团山东黄县籍军官,上个世纪60年代,随转业到江西德安县当交通局长的丈夫赴江西定居,后又随儿子在山东济南生活。
在王正均被评为革命烈士后,王正椿哭了一夜。
2011年12月11日,王兴把堂弟王正均的骨灰从台湾接了回来,福州革命英烈纪念园为此还举行了一个烈士遗骸安放仪式。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