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脑梗、血管堵塞,很多人都觉得是“突然找上门的大病”,却不知道血管问题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其实中医里藏着不少简单的血管养护方法,用山楂搭配3物,让身体更健康”。不过这个方子属于中医食疗方,核心作用是辅助调节血脂、促进血液循环,为血管“减负”,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一、先搞懂:为啥选山楂?

中医认为,山楂味酸、甘,性温,归脾、胃、肝经,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功效。现代研究也发现,山楂中的山楂黄酮能帮助调节血脂,对改善血液黏稠度有一定辅助作用——这也是它成为“血管养护帮手”的核心原因。但光靠山楂不够,搭配另外3种食材,能让养护效果更全面。
二、具体配方:食材常见,做法简单

这4种食材在菜市场、超市都能买到,成本不到20元,每天煮水喝一次,坚持两周就能感受到身体的变化:
食材准备:山楂干10克(选无硫熏的,避免刺激肠胃)、丹参5克(切片更佳,利于出味)、葛根5克、陈皮3克(3年以上陈皮,理气效果更好)。
制作步骤:将4种食材洗净,放入养生壶或砂锅,加500毫升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滤掉药渣,取茶汤饮用即可;喜欢微甜口感的,可加1-2颗去核红枣(血糖高者不加)。
饮用频率: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喝,每周喝5天、停2天,给身体适应时间,避免长期饮用导致脾胃不适。
三、这3类人尤其适合,也有2类人要避开
特别强调,食疗方要“对症用”才有效:

适合人群:
①中老年人(40岁以上),日常想预防血管老化;
②久坐不动、运动量少,偶尔感觉头晕、手脚发麻的上班族;
③体检发现血脂偏高,但未达到服药标准,需要通过饮食调节的人。

禁忌人群:
①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山楂味酸,会刺激胃黏膜,加重不适);
②孕妇(丹参有活血化瘀作用,可能影响胎儿,需绝对禁用);
③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的人(需咨询医生,避免食材与药物相互作用)。
四、血管养护:食疗是辅助,3个日常习惯更重要
血管健康不是靠“喝几天茶”就能搞定的,关键在长期坚持:

少高油高盐:
油炸食品、腌制菜会加重血管负担,日常饮食尽量清淡,多吃芹菜、菠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

每天动一动:
哪怕只是饭后散步20分钟,也能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血液淤积,比“久坐不动”强太多。

定期查指标:
40岁以上人群每年查一次血脂、血压,早发现问题早干预,比“等不舒服了再调理”更有效。
中医有云“上工治未病”,血管养护的核心就在于“早预防、早干预”。“山楂+3物”的方子虽好,但终究是日常保健的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正规医疗。如果喝了一段时间后,出现胃痛、反酸等不适,或头晕、手脚麻木的症状没有缓解,一定要及时停喝并就医。如果已经确诊脑梗、血管堵塞,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病,一定要遵医嘱服药,切勿用食疗方替代正规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后续我们也会分享更多实用的健康小妙招。关注我们,就能第一时间获取靠谱的养生知识,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多一份保障!
如果你有什么与疾病防治或中医学习相关的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