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行巨舰,高端外资正在把家底搬到苏州


世界很复杂。


当中国部分低端产能加速出海时,外资携高端供应链逆向涌入中国,并同本土产业集群结合,赋能中国技术升级,这里有本土生产、国内销售的刚需,也有避险图强、再造乾坤的雄心。

在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的大潮中,苏州正在成为高端外资的“新宠”,这个说法也许不那么精确。因为自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为开放标志,外资看好苏州,“链”上苏州已逾三十年,苏州一直是外资进入中国的桥头堡。


去年,苏州举行了首届全球招商大会,揽金3720亿。本月26日,2025全球招商大会向世界邀约,作为连续12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苏州的表现是未来的风向标。


苏州深知,候鸟会飞走,但是高端外资不会。鲲鹏从天而降,它们可能是深耕苏州的老将,脱去旧袍换新装,也可能是明白风浪越大鱼越贵的顶级玩家。总之,它们来到了苏州,并拿出了最强的龙鳞,押宝苏州之势,前所未见。不妨来看看几家企业。


一、蔡司:产业巨头的选择


4月21日,我在深圳调研时,走进了华强北电子一条街上的vivo专卖店,老板笑嘻嘻的告诉我,新款手机已经提前出样了,惟有相机功能不能启用,要等当天晚上的发布会解封秘密,一种只有在深圳才能发生的场景吸引了我,即将出货的新旗舰机主打卖点,就是搭载了那颗号称“给手机装上望远镜”的蔡司镜头。

近年来国内手机品牌频频“联姻”蔡司,这说明两点,手机镜头要玩出高级感必须找蔡司;另外,老外需要中国制造的终端整合能力。这是关键技术加关键产品的双赢结合,我查了资料,蔡司来苏州投资了,供应链安全有保证。

蔡司集团,是德国著名的光学仪器制造商,中国在2021年成为蔡司集团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2024年7月,蔡司集团宣布,其位于苏州的研发制造基地正式开业。


苏州研发制造基地是蔡司在国内首次购地自建的项目。该基地将成为蔡司在中国更高规格的研发与制造的重要据点,为其多个业务部门提供本地化研发和生产服务,包括工业显微镜、研究显微镜、手术显微镜以及精密在线光学和机械测量仪器等在内的先进设备。

蔡司在多个方面的主要对手,日企奥林巴斯动作就更快了。2023年,这家以光学为基础的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跨国集团宣布,将首次在中国设立研发基地,首次将核心产品放到日本以外的地区生产,苏州荣幸的接到了这份大单。


在商海中搏击竞争的对手,在挑选目标投资地是时,眼光却出奇一致,这个现象耐人寻味。


二、博世:链主型企业的加码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重仓苏州的外资企业,他们在掏出家底押注这座城市时,我们会发现,这些企业有一个很明显的光环,多是行业处于关键地位的链主型企业,它们的到来或者加码,对行业生态影响至巨。


比如说博世,自1999年布局苏州以来,已深度“嵌入”苏州产业链。2021年,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与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博世智能制造赋能中心,依托博世打造灯塔工厂的成功经验,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实现“灯塔经验”的复制和应用。2024年3月,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生产基地二期项目,顺利取得桩基施工许可,这是博世苏州在苏州工业园区的第5个基地。


博世,我们一直视其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实际上它的地位超出我们的传统认知。以汽车芯片为例,当英飞凌的芯片提供给大众汽车使用,它过的第一道关却是博世。博世会将包括英飞凌在内的各种芯片集成到自己的部件模块上,之后才提供给大众汽车。


因此,博世毫无疑问地获取了芯片的议价权。尽管大众汽车是供应链的龙头,但它的利润率却低于博世高。有人说,在过去几十年,汽车领域的创新都是由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的。


当然,这样的链主企业很多,从苏州各级政府的网络平台上,可以轻松找到它们走过的足迹。


在苏州高新区,总部位于美国的赛默飞世尔科技是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世界500强企业。2011年,赛默飞世尔(苏州)仪器有限公司在苏州高新区成立。发展至今,赛默飞世尔在苏州高新区设有包括赛默飞亚太地区最大生命科学产业基地在内的3家工厂,以及1家全球CRO排名前五公司旗下实验室百时益(PPD)苏州公司。


在苏州昆山,西班牙安通林集团是全球汽车内饰领域龙头企业,长期与劳斯莱斯、宾利、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等世界知名车企保持合作,旗下安通林中国是国际汽车内饰领域最大的厂商之一,也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车顶内饰供应商。2023年4月,西班牙安通林集团与昆山高新区签订协议,在原投资2000万美元的基础上再次增加投资1亿美元,建设战略总部项目。


在苏州太仓,舍弗勒集团是全球范围内提供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解决方案、直线和直接驱动技术的领导企业,1995年进入苏州,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在苏州拥有近7000名员工,6座现代化工厂。2024年,舍弗勒还在太仓成立舍弗勒智能装备(太仓)有限公司,专注智能制造领域,助力客户和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链主型企业选择加码苏州,上下游供应链也会跟投,谁也不愿意离链主太远。


三、卡赫:全球冠军的坚守


在苏州常熟,有一家投资苏州14年的德国企业——卡赫,它连续6年参加上海进博会,外界对此知之不多。


卡赫原中文品牌名凯驰,1935年诞生于德国,是全球领先的清洁品牌,也是世界最大的清洁设备和清洁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旗下多款产品的销售额位居全球第一。


2011年,卡赫在常熟建设亚太生产基地,2019年又投资3.8亿人民币,在常熟成立卡赫中国总部,整合卡赫在中国各自独立运营的制造工厂、研发中心以及销售公司资源,完善品牌在中国的发展运营,这也是常熟第一个外资总部。2022年,这家德企再度增资1亿元人民币,在苏州工业园区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加大力度扎根中国市场。


卡赫不仅仅投钱,企业负责人还非常愿意分享投资中国的原因,道出了外企用脚投票的理由:


首先,苏州的优势超越了地级市的定位。


对苏州而言,上海是距离最近的参考坐标。近年来,以苏州工业园区为龙头,苏州对比上海的固有地级市短板,即城市生活设施、涉外服务环境、高端消费群体、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配套都有了长足进步。同时苏州投资成本又低于上海,例如苏州工业用地成本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左右。之前许多外企高管不愿意到苏州,到现在非常认可苏州。


其次,苏州与上海和浙江等区域的供应链已经紧密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


卡赫加码苏州,供应链是其中重要一环。苏州自身的1030产业体系韧性强,盘子大,水大鱼肥。近年来苏州涌现出一大批拥有全球知名度的电动工具和智能小家电企业,例如莱克、科沃斯、追觅、宝时得等,这些头部企业的存在带来了供应链的聚集,形成了人才优势,为卡赫这样的外企提供了便利。卡赫如此,其他外企大概率也是感同身受。


第三,苏州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意识在国内具有竞争力。与国内城市相比,苏州在政策沟通和落地上,执行力更为高效和简单,基本上做到了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这也是外企极为看重的因素。


卡赫说,坚守苏州有回报,近年来,卡赫中国的业绩表现出色。2021年,卡赫中国集团(销售、研发、生产)突破40亿元销售规模,出口市场和国内市场都创造了历史新高。


截至目前,苏州市已吸引了超1.9万家外资企业落户,178家境外世界500强在苏投资项目近500个,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1670亿美元,规模位居江苏省首位、全国前列。


柳绵花红时,春光烂漫无极,似乎天涯何处无芳草,但事实并非如此,春光从来不会均匀地洒向大地,差异显而易见。


高端外资加速向苏州集中的热潮不会停止。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苏州是一艘产业巨舰,大海行巨舰,可以带你稳稳的走向全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苏州   蔡司   太仓   外资   常熟   家底   上海   中国   大海   集团   财经   全球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