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态度突变,莫斯科危险了,普京紧急下令,欧洲成“大冤种”

9月即将过去,但俄乌冲突的态势却在近期变得越加火热起来。

据多家媒体报道,9月23日,扎波罗热核电站最后一条连接乌克兰电网的750千伏输电线突然断裂,这座供应过乌克兰五分之一电力的欧洲最大核电站彻底断电。

并且截至9月30日已靠八台柴油发电机续命7天,创下冲突以来最长断电纪录。

就在核设施危机未平之际,美国上来“添了一把火”,副总统万斯9月28日公开证实,美方正考虑通过北约欧洲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

这款射程超2000公里的武器足以覆盖莫斯科,一旦到了乌克兰手上,那么谁都说不准乌军会将它发射到哪里去。

短短一周内,俄乌军事对抗已经有了升级的趋向,而特朗普从劝和到递刀的180度转向,更让局势彻底失控。

特朗普的态度转变早在9月23日就埋下伏笔。

当天,他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会晤泽连斯基,面对对方索要"战斧"导弹的请求并未反对。

而仅仅一个月前,他还在阿拉斯加会晤中劝说泽连斯基接受现实,暗示以领土换和平。

这种转变被万斯归因于俄罗斯拒绝双边及三边会谈,但其核心变化藏在援助模式里。

万斯在9月28日的访谈中明确表示,美国不再以捐赠方式援乌,转而要求欧洲国家直接购买武器,让欧洲为自己的"后院"负责。

这意味着若向乌提供100枚"战斧"导弹,连同配套设施与培训的超3亿美元费用,全需欧洲买单。

此前荷兰、德国、比利时联合采购"爱国者"系统的交易,已让德国财政赤字突破欧盟3.2%上限,意大利国库濒临破产,而美国军火商却借此赚得盆满钵满。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与德国早已约定,2026年将在德国部署可发射"战斧"的堤丰系统,加上"暗鹰"高超声速导弹,直接对俄腹地形成常态化威慑。

美国乌克兰事务特使基思·凯洛格9月28日进一步透露,特朗普虽未最终决定,但乌克兰使用这些武器打击俄腹地的可能性已被摆上台面。

面对步步紧逼的军事压力,普京用一系列硬核动作亮出底线。

9月18日,他在国防会议上公开表示,已有超过70万俄军部署在乌克兰前线,这个数字几乎占据俄军总兵力的大头。

9月29日,普京更是签署了秋季征兵令,宣布2025年10月至12月征召13.5万名18至30岁公民入伍,创下9年来同期征兵最高纪录,新兵将优先补充到东部战线和边境防御部队。

与此同时,俄军调整了军事策略,原本规模浩大的俄白"西部-2025"联合军演显著缩减规模,重心转向一体化防空、远程火力打击和核威慑演练。

在实战层面,俄军9月27日深夜至28日凌晨发动12小时持续空袭,动用近500架无人机和40余枚导弹,精准打击乌克兰军工企业与军用机场。

而且,俄军近期在实战中还首次使用"榛树"中程弹道导弹,并频繁出动无人机试探北约防线。

普京的强硬回应背后,是核安全红线的持续承压。

扎波罗热核电站自2022年3月被俄军控制后,已发生过九次断电,此次9月23日的断电因仅剩柴油发电机支撑而尤为危险。

乌克兰外交部长指责俄方蓄意破坏,俄方则反称是乌方袭击所致,双方争执让修复队伍无法靠近现场。

之后,国际原子能机构虽确认辐射正常,但总干事格罗西直言形势极度脆弱。

因为反应堆即使关停,燃料棒仍需电力冷却,柴油发电机长时间运转的故障风险与燃料耗尽的隐患,都可能引发类似福岛的堆芯熔毁事故。

更何况,普京早已划出红线,若西方为乌克兰提供攻击俄腹地的坐标与情报,就等同直接参战,而扎波罗热的危机正让核冲突风险不断累积。

在美俄的角力中,欧洲或许已经沦为既买单又挡枪的"冤大头"。

经济上,美国转嫁的军备成本已让欧洲不堪重负,德国为采购美制武器,国防开支占GDP比例飙升至2.8%,财政赤字突破欧盟警戒线。

意大利经济部长坦言国库濒临破产,却仍要分摊2026年"堤丰"系统的部署费用。

更荒诞的是,欧洲的强硬表态反而加剧了自身风险。

前有波兰外长呼吁北约强化对俄边境部署,甚至提及"核回应";后有希腊国防部长宣称要捍卫每一寸土地。

北约9月23日时也召开了紧急会议,32个成员国联名指责俄军行为,秘书长更是放出"动用所有必要手段"的狠话。

这些动作很快收到了俄方的回应,但不是退让和妥协,而是更强硬的回击。

扎波罗热核电站断电当天,俄军就对乌发动大规模空袭,而扎哈罗娃早已明确警告,向乌克兰运送武器的欧洲国家,其军火库与运输线都将成为合法打击目标。

如今9月即将结束,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柴油发电机仍在运转,"战斧"导弹的援助讨论还在继续,13.5万俄罗斯新兵的征召工作即将启动,而欧洲的军火采购清单还在拉长。

特朗普用一句"让欧洲负责"就将风险转嫁,普京用征兵与军演筑牢防线,唯独欧洲夹在中间,一边为美国军火商的利润买单,一边直面核危机与军事报复的双重威胁。

这场始于东欧的冲突,正在把整个欧洲拖向无法回头的深渊,而9月的这一系列事件,不过是风暴来临前的序幕。

【消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财经   莫斯科   欧洲   突变   态度   紧急   乌克兰   俄军   战斧   波罗   北约   美国   热核   德国   导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