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案发后,曾力保他的二厅厅长段退之被关进监狱,结局如何?


影视剧里的"段退之"原型是侯腾,他确实当过二厅厅长。

吴石出事后,这位厅长没进监狱,却比坐牢更难受——实权被剥夺,五十岁就退役,最后客死美国

一个情报高官的沉浮,藏着台湾当局内部权力斗争的真实逻辑。

情报系统的暗流涌动

侯腾从美国武官任上回来那年,正是郑介民高升的时候。

郑介民升任参谋次长,空出来的二厅厅长位子,自然落到了跟了他多年的侯腾头上。

这个安排看起来顺理成章,实际上埋着暗雷。

二厅管军事情报,保密局管反情报,两套系统表面配合,暗地较劲。

侯腾是黄埔六期,陆大十期毕业,还在美国参谋指挥学院镀过金。履历漂亮,能力也不差。

抗战时期他当过远征军参谋长,去缅甸当过军事代表,见过大场面。

这样的人接手二厅,本该大展拳脚。

可问题在于,郑介民和毛人凤的矛盾人尽皆知

郑介民是戴笠的老搭档,黄埔二期生,资历深厚。毛人凤是戴笠的亲戚,靠笔杆子起家,当了保密局实际负责人。

两人各带一帮人马,表面客气,背后都想压对方一头。

侯腾跟着郑介民干,自然站到了毛人凤的对立面。

台湾情报圈就这么点大,抬头不见低头见。

吴石是参谋次长,军衔比侯腾高,职务也重要。参谋次长和各厅长有业务往来,这是制度规定的正常流程

侯腾见吴石,谈工作,传情报,再平常不过。

谁能想到,这位参谋次长竟然是地下党员。

吴石传出去的情报,包括台湾防务部署、舰队分布、空军配置,全是二厅收集整理的核心机密。

这些材料从哪来?怎么出去的?二厅厅长难道一点不知情?

这三个问题,足够让侯腾吃不了兜着走。

更要命的是,保密局那帮人早就盯着二厅的地盘,毛人凤想扩大权力,郑介民的人马是天然的目标。

吴石案一爆发,保密局立刻抓住机会往二厅身上泼脏水。

侯腾夹在中间,进退两难。

吴石案爆发的冲击波

1950年的农历年刚过,蔡孝乾被抓,记事本上有"吴次长"三个字。

保密局的人眼睛都亮了,这可是大鱼

沈之岳、叶翔之、谷正文这帮特务围着吴石家转,先传讯夫人,再逮捕本人。

吴石被捕那晚,还打电话给参谋总长周至柔,对方压根不接。

这事闹得动静太大。吴石是中将参谋次长,保定军校毕业,陆大教官出身,北伐起就跟着干革命

这样的人竟然给地下党传情报,整个上层都震动了。

保密局那边审得热火朝天,二厅这边冷汗直冒。

侯腾心里明白,吴石手里的那些机密材料,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二厅调阅的。

参谋次长要看情报,二厅不可能不给

可现在出了事,谁来担责任?保密局的人恨不得把所有黑锅都扣到二厅头上。

毛人凤这次抓到了把柄,在蒋介石面前说,二厅管理混乱,保密意识薄弱,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郑介民虽然已经升任参谋次长,可二厅还是他的老底子,这一棍子打下来,郑介民也得护着脸。

侯腾能怎么办?他确实不知道吴石的真实身份,二厅搞情报研判,不管反情报侦查。

吴石要材料,走正常程序,二厅就得提供。

这叫失察,可以追究,但罪不至死

案子越审越大,牵连的人越来越多。吴石夫人王碧奎被抓,副官聂曦被抓,陈宝仓中将被抓,连带着二厅也有人被传讯。

保密局那帮人像闻到血腥的鲨鱼,恨不得把二厅翻个底朝天。

最后的判决下来,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人枪决。

二百多人受牵连,该判刑的判刑,该关押的关押

保密局大获全胜,毛人凤的地位更加稳固。

侯腾站在边缘看着这场风暴,知道自己躲不掉了。

虚职安置的政治信号

调令来得很突然,侯腾从二厅厅长调任战略大学副校长,听起来还是中将,还是高官,实际上实权全没了

战略大学是培训军官的地方,副校长听着体面,干的是教学管理,离情报核心十万八千里。

赖名汤接任二厅厅长,这个人不是郑介民的人,也不是毛人凤的人,属于第三方。

用这样的人接手,就是不信任原来那套班子

侯腾看得明白,这是把他打入另册了。

表面上,当局没有追究侯腾的法律责任,他既没进监狱,也没被军法审判,算是留了面子。

可明眼人都知道,这次调动就是变相处罚。

为什么不直接抓他?因为侯腾确实没有主观故意。

他搞的是军事情报,负责收集、分析、研判敌情动态,不管内部反情报。

吴石要看台湾防务部署,走的是正常公文流程,二厅没理由拒绝,这叫失察,可以批评,但构不成犯罪。

再说,侯腾跟着郑介民多年,算是有靠山。

郑介民虽然在这次权力斗争中吃了亏,毕竟是参谋次长,还是有些分量。

保密局可以踩郑介民一脚,不能把他的人全部打死,那就撕破脸了。

侯腾去战略大学报到那天,心里什么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从情报核心到教学机构,从实权厅长到虚职副校长,这个落差比坐几年牢还难受。

坐牢起码是明着来,有期限,能出头

可这种安排是慢性死亡,让你清清楚楚看着自己的政治生命一点点消失。

台湾情报圈,从此再也没有侯腾的位置。

保密局那边趁机扩大地盘,把原本属于二厅的一些业务都抢过去。

郑介民升任参谋次长后,又兼任安全局局长,总算稳住了阵脚,他自顾不暇,没工夫再照顾侯腾。

侯腾在战略大学干了几年,从副校长升到校长,听起来还算顺利。

可他心里明白,这些都是虚职,是让他体面退场的台阶

五十出头就退役,实在太早了。

淡出权力中心的晚年

侯腾退役那年,才五十一岁,按照惯例,将级军官起码要干到五十五岁以上才退休。

五十一岁退役,明摆着是被劝退

给了个"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的头衔,听着唬人,实际上就是养老。

战略顾问委员会是什么地方?退役将领的收容所。

一群失去实权的老军人,定期开开会,写写报告,领份工资,再无其他。

侯腾从情报一线退下来,彻底成了局外人。

他大概也看透了,台湾那个地方,人事斗争比敌情研判还复杂。

郑介民和毛人凤的矛盾没法调和,自己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吴石案只是个导火索,就算没有这个案子,迟早也会有别的事情让他出局

侯腾选择移居美国,在美国当过武官,对那边环境熟悉,有些人脉关系。

与其在台湾当个摆设,不如去美国过清静日子。

这个选择本身就说明了问题——他对台湾已经彻底失望

客死异乡的时候,侯腾五十六岁。

这个年纪不算老,却已经走到了人生尽头。

黄埔六期生,陆大毕业,美国深造,远征军参谋长,驻美武官,二厅厅长,这样的履历放在任何时代都算得上精英。

可一场权力斗争,就把他所有的抱负和能力都埋葬了

回头看侯腾这一生,他跟郑介民太紧,和毛人凤对着干,在台湾那种小圈子里,这是致命伤。

吴石案中侯腾没进监狱,算是幸运。

可他失去的东西,比坐牢还多,实权、前途、理想,全都在那场风暴中化为乌有

最后移居美国,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我放逐,也是对现实的妥协。

侯腾的墓碑在美国的某个公墓,很少有人知道,更少有人凭吊。

这大概就是政治失败者的宿命——被遗忘,比被批判还要彻底


参考资料:

1. 《吴石将军最后的日子:对吴石的侦讯是最困难的事》·中国新闻网·2018年6月11日

3. 《侯腾》·维基百科·2021年7月24日

4. 《吴石舍命传递了哪些情报?又是如何被捕遇害的?》·澎湃新闻·2025年10月14日

5. 《郑介民》·抗日战争纪念网·访问时间2025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6

标签:历史   关进   厅长   监狱   结局   曾力   保密局   次长   参谋   情报   美国   台湾   实权   虚职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