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鸡娃这件事上,很多父母把劲使错了

01

做了父母,才真正认识自己

我有两个孩子。
越想做好父母,心里的情绪反而越多:焦虑、担忧、失落、愤怒……
与朋友聊天才发现,大家都差不多。

孩子明明不错,可我们总觉得“不够”。
理想的家庭是轻松、松弛、有爱,
可现实常常被情绪压得透不过气。

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找不到问题在哪里。


02

一次家长会,让我开始反思

家长会上,两个细节刺痛了我。

一个是近视率:
幼儿园 10%,小学 30%,初中 70%,高中 80%,大学 90%。

另一个是“空心病”:
本该出现在大学的词,如今被小学副校长频繁提起。

再想到《要有光》里的数据:
青少年抑郁率达 15%-20%,
一半患者是学生,
七成孩子在家庭关系中感受到压力……

孩子们真的很辛苦。


03

孩子的痛苦,很多时候来自父母的“用力过猛”

梁鸿说:
“我无法碰触孩子的痛苦,因为我就是那痛苦的一部分。”

我们在孩子成绩不理想时的情绪:
焦虑、恐惧、愤怒……
随后便是不顾孩子感受的补课、监督、盯学习。

孩子学得更累,我们却稍稍安心。
可是——

我们其实在用消耗孩子的方式,解决自己的焦虑。

焦虑不会消失,只会循环。
直到有一天,孩子扛不住了。


04

有一个很优秀的男孩

聪明、努力,被寄予厚望。
周末刷课、竞赛、训练,
一路挤进了北京最好的高中。

可高一那年,他突然倒下:
抑郁、厌学、无法上学。

在一次深谈中,他对母亲说:

“我回家比在学校还累。
家庭成了第二个学校,你们从未真正选过我。”

他又说:

“妈妈,你得继续学习。”

这句话,是孩子对所有父母的提醒。


05

父母最该改变的,是自己

有位家长说过一句很有力量的话:

“父母松弛,孩子才有能量。”

父母是什么状态,
孩子就会是什么状态。

你的焦虑,会变成他的压力;
你的平静,会成为他的底气。

最好的教育不是管孩子,而是先照亮自己。

当父母开始学习、成长、松弛,
孩子的世界也会慢慢变得明亮。


写在最后

为人父母,人人都在摸索。
但无论时代多焦虑,请记住:

别把所有的劲都使在孩子身上。
把劲,往自己身上使。

你变稳,他才会放心;
你变柔,他才会松开;
你变明亮,他才会跟着发光。

这大概就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育儿   父母   孩子   焦虑   松弛   情绪   痛苦   家庭   抑郁   明亮   愤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