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体仁:解放初霍山捕特记

引子

#本文摘自《霍山文史资料》第一辑(1992年12月),作者蒋体仁,原标题《霍山捕特记》

正文

发现敌情

1952年元月,我在安徽省霍山县人武部当部长。

一天上午,本县大化坪区武装部长刘知书电话报告说:“据我区千笠寺乡西侧桥头有一个老头报告,前天晚上听见天上有嗡嗡的声音在桥上空转了几圈,引起他养的狗叫个不停,他开门察看,见到天上一个个的大黑坛子一样的东西往下掉,他吓得关上了门。第二天早晨,他到乡公所去报告情况,走在沙滩上见到许多乱七八糟的脚印,还在沙滩上扒出一大堆布,布上面连着许多绳子。”我一听到他的报告,马上追问他:“前天发现的,为什么隔一天才报告?”我批评了他们麻痹轻敌不及时报告的错误作法,并告诉他千万不能再麻痹大意,要马上采取措施,组织民兵监视。

接报后,我判断可能是敌特空降,立即用电话向六安军区报告并要求派部队到该地去搜剿。军分区司令员吴先宏,政委彭宗珠同意我的判断并决定派当时驻在霍山县的军分区第六营的1个连去搜剿。不一会,第六营参谋长白桂元根据分区的指示,带着准备参加搜剿的那个连的干部(连长赵福兴)来到人武部,我简单地向他们介绍了情况,大家在一起对照地图研究了行动路线和初步行动方案,决心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研究完毕,我又向霍山县委作了汇报,县委决定由公安局张局长带几个公安民警与我们一起行动。

下午一点多钟,我带着队伍从县城出发。部队一律不带被包,轻装前进。从县城到千笠寺有70多里路,全是大山区,山路盘旋狭窄,夜间11点钟,我们才赶到千笠寺乡公所。我们顾不上吃饭休息,马上到河边沙滩看了埋降落伞地点,还在一株大树上发现了一个割断绳子的降落伞,在树下边的水田里还找到了一支手枪,这些情况进一步证明敌特确实在该地实施了空降。事不宜迟,必须当机立断迅速组织部队、民兵和当地人民群众聚歼这股空降特务。

紧急部署

我先对六营的那个连队布置任务,根据山多范围大的地形特点,我把部队分散成班为单位活动,对部队明确了以下几点:

1.要灵活机动,密切与左右邻的民兵相配合。注意听动静,民兵负责的地点一有枪声,部队要立即去配合,与民兵共同完成任务。

2.要抓活的,要采取政治瓦解和军事攻击相结合。发现敌人要喊话,宣传我党我军宽待俘虏的政策,敌特顽抗。再以火力歼灭之。

3.部队和民兵要在白天对各自所担负的范围内的山洞、悬崖缝隙进行搜剿,夜间主要是把守要道,发现情况要跟踪追击。

连队接受任务后,连夜迅速分散按照划分的地区执行任务去了。由于没有电话,部队分散以后,有情况只好派人徒步到乡公所报告,我们需要派部队就用人徒步通知。我们还和县公安局长、大化坪区长、区武装部长和干笠寺乡的干部共同研究了民兵和当地人民群众的任务:

1.首先要把民兵集合起来,把全乡所有的路口全部放上哨。在此乡范围内有多少山洞、悬崖缝隙等几是敌特可能藏匿的地方都要查出来,以便组织搜剿。

2.要充分发动群众,不论男女老少都有抓特务的任务。把年老的、年轻的和民兵搭配起来,每个路口起码有3人以上,要把土枪、杂树棍、洋叉子都用来作武器。

3.对地富分子要进行训话,一有情况马上报告,知情不报或藏匿者加重处罚。

会议一结束,区、乡干部就按照会议的决定迅速将群众发动起来了。

我带着人武部的参谋、干事和警卫员在乡公所指挥,将情况进一步向分区作了报告。地区、省迅速对霍山周围各县作了通报,对交通要道加强了警卫和监视。军分区派参谋科长候永福带一个侦察排,六安地区公安处长马爱民带公安部队1个排从六安坐车到霍山县城。因为到千笠不通公路,只好步行赶来。他们在我们到达后的第二天上午赶到,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力量。在敌特空降地区形成了捕捉特务的天罗地网。

进行围剿

我们到达后的第二天晚上八、九点钟左右,3个特务正在过河,被当地一个群众发现。接到群众的报告,我命令公安处的部队去抓,并命令赵福兴连长带1个班堵住敌人过河退路。这3个特务刚窜过河,就遇到我们部队的阻击。部队一面打枪,一面喊话,有两个特务见势不妙,缴枪求饶,被我活捉。还有一个特务钻到河滩上的一堆木头里面,虽经我方多次喊话,仍负隅顽抗,对我部队不断射击,最后,被我部队击毙。

为了搞清这股空降敌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我们对抓住的两名特务进行初审,根据他们的口供得知:

这批空降特务共12人,每人携手枪一支,匕首一把,分3个组,每组4人,各配电台一部。空降之前,台湾反动当局把他们集中起来由美国人帮助进行一年的特务训练,并欺骗这组人员说,你们到立煌县,那里是山区,又有我们的游击队接应,你们不要怕,到大陆上去搞一些活动就回来。

上飞机那天白天,台湾反动当局用车子把这12个人拉到台北周围转来转去,转了一天,搞得他们头昏脑涨,天黑之后,才把他们拉到台北机场上了飞机。飞机进入内地是采取高空飞行,避开地面监视系统。驾驶这架飞机的是中国人,台湾反动当局不放心,还专门派了一个美国人监视他。由于台湾使用的老地图不清楚,飞行员把霍山千笠寺当作他们的预定空投点——金寨县杨家滩(现梅山水库上游)。当晚12点左右,在美国人的监视下实施空降,基本都降在千笠寺乡附近的河滩上。空降已有3天,全组尚未汇合,他们这3个人是一个小组的,准备过河到东边去和全组汇合,正巧被我们部队发现。在我们的政治攻势和俘虏政策感召下,这两个特务在沙滩上挖出了他们组里的电台。

抓住两个特务的第二天晚上,地区公安处的一个排长带一个班在河边一条路口放军事哨。因为天气十分寒冷,他们在过河时衣服又湿了,这个班就找了一堆柴烧起了一大堆火,全班围在一起烤,排长不仅没有制止,而且自己也在火边上烤,这样就暴露了目标。有几个特务利用夜暗和树林隐蔽地接近火堆,几支枪对着火堆一齐开火,当场把我们公安部队这个班的班长打死了。这几个狡猾的特务打了一阵枪又分散到树林里面去了。我们组织部队搜剿也扑了空。事后,我和地区公安处马处长赶到现场。严肃地批评了这个排长,不仅没有抓到特务,反而无辜地牺性了一个同志,真是太不应该!

分区侦察排派出一个组在一个半山坡的石头上监视敌特行动,由于白天没有周密搜索。对他们所在石头下面的一个洞没有发现,恰巧有两个特务就藏在这个石洞里。次日,天将蒙蒙亮,洞内特务烧水泡干粮,从洞里冒出一股烟来,被一个侦察员发现,他们留下两个监视洞口,一人去向班长报告。这个班全部到洞口以后,先对洞口喊话,洞里的敌人即刻打起枪来,这个班就向洞里投了两颗手榴弹,洞里的两个特务,一个被炸死,一个被炸伤。我们继续对洞里喊话:“只要你缴械投降,我们保证不杀你,如不投降,死路一条。”洞内敌特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乖乖地爬出来当了俘虏。这样,我们共打死了两个特务,活捉了3个,还有7个特务没有抓到。我和地区公安处马处长、分区参谋科长候永福一起研究。决定马、候各带一部分兵力加强严密搜查,不让空降敌特站住脚。

在他们到达千笠寺的第四天,一个姑娘满头大汗地跑到乡公所向我们报告,说她发现了3个鬼鬼祟祟的人。这个小姑娘的父亲是地主,已经死了,现在她家只有一个母亲,那天傍晚她砍柴背回来发现了3个鬼头鬼脑的人,就告诉了她的母亲,她母亲就叫她赶快到乡公所来报告。我就派分区侦察排的一个班,由小姑娘带路,赶到发现敌特的现场。我们这个班一到,就被特务看见了,双方打起枪来。我们的一个侦察员被打伤了,经过一阵枪战,击毙了一个特务,活捉了两个特务,我们及时表扬了这户地主家庭的正当做法,各家各户更加重视对敌特的监视。

此后第二天,有一个民兵排长拿着弯刀和挑柴工具假装到一个山头上砍柴,实际上是去侦察这个山头有没有敌特,恰巧这个山头上有3个特务藏在茂密的柴草里,3个特务等民兵排长上山后,就把他抓起来问:“你是干什么的?”民兵排长假对我党和政府不满说:“我家是地主出身,如今共产党把我搞到乡公所里烧饭,一年到头累得要死。”民兵排长的一套话越说越对党和政府有冤气,3个特务越听越高兴,丝毫不怀疑这个“砍柴农民”的话。“砍柴农民”又邀他3人到家里吃饭,3个特务就随着下了山。“砍柴农民”一到家就叫他爱人烧饭,烧了2个多小时,刚刚开始吃饭,屋外就来了4个民兵对屋内大声喊:“里面有没有特务?”“砍柴农民”连忙答应说:“我家没有特务,只来了3个“亲戚”。民兵们一听排长的话,知道话里有话。就要3个客人快出来让他们看看,还对墙角打了一枪,民兵排长在屋里也知道民兵们听懂了他的暗语,便大喝一声“不准动!”随手揪住了一个特务,另两个特务吓得钻到床铺底下去了。民兵们破门而入,将床底下的两个特务全部擒住。

四天来,我们共抓住了8个特务,打死了3个特务。这个数字与河滩上抓住的两个特务说的共有12个特务对不起头来。于是,我们分别审问了抓住的特务,他们都说这批特务

共有12人,我们又把8个特务押在一起,让他们互相辨认和辨别尸体。挖出来的降落伞、手枪,他们都说没有看见该组的组长,并说田里拾到的那支手枪就是组长的。他们还供出,这个组长是滁县人,当时有40来岁。

当我们得知特务组长还没有抓到,他身上已经没有手枪,我们就组织人员对千笠寺乡范围内及其附近进行了两天的全面清查,一直没有发现特务组长的踪影。后来,经过上级的批准,我们才停止了搜查。这次搜捕蒋匪帮空降特务的战斗,我们共参加一个连。

两个排的部队共200余人。在千笠寺乡全体民兵和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经过一周时间的搜剿,这批空降特务除其组长只身无枪漏网以外,其余11人全部被我毙、俘,缴手枪12支和11个特务的全部空降物品,我地区公安部队亡一人,分区侦察排伤一人。

战后,我们组织县人武部、地区公安处长、分区参谋科长、县公安局长、大化坪区的领导对抓获的特务和全部物资进行了详细的清点、登记,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向军分区和地区作了详细的报告,军分区为此发了通报,对这次战斗的组织指挥表示满意,对参战中表现出色的人员进行了表彰。军分区彭宗珠政委亲手奖给我一支缴获特务的瑞士表,给化装上山侦察的民兵排长奖励了人民币100元,其它人员也分别受到一些奖励。

(蒋体仁)

资料来源:

《霍山文史资料》第一辑(1992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霍山   公安处   敌特   解放初   军分区   民兵   排长   特务   部队   发现   报告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