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马里首都巴马科爆发大规模集会,此前军方官员夺取了政权。
2025年8月标志着马里士兵推翻总统易卜拉欣·布巴卡尔·凯塔的政变已满五年。此次事件不仅重塑了马里的国内政治格局,也拉开了2020年至2023年间席卷非洲部分地区的军事政变浪潮的序幕。士兵们相继推翻了尼日尔、布基纳法索(两次)、苏丹、乍得、几内亚和加蓬的政府。军事政变的卷土重来令许多观察家震惊,曾被视为冷战遗物的“灭绝”政权更迭形式,似乎正在死灰复燃。
自2023年加蓬政变以来,尚未发生新的政变,但其连锁反应远未结束。加蓬政变领导人布里斯·奥利吉·恩格马将军于2025年5月正式就任总统,此举打破了军方将退出政治的承诺。在马里,执政的军事委员会解散了所有政党以巩固其权力。在受影响国家,军事统治者仍牢牢掌控权力,苏丹自2021年政变后,已陷入一场毁灭性内战。
分析人士常以机构薄弱、安全形势恶化及民众对文官政府的不满来解释政变。尽管这些因素确实存在,但它们无法解释我们观察到的模式。作为一名研究军事政变近十年、尤其关注这波政变浪潮的学者,我得出结论:国际社会必须超越将政变视为孤立事件的视角。
模式表明,萨赫勒地区的政变并非孤立事件。政变领导人不仅在夺取权力,还在相互学习如何巩固权威、规避国际压力并构建叙事框架以正当化其统治。为维护民主治理,国际社会必须正视近期军事政变揭示的五大教训。
政变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存在传染性。当一次政变成功,且新领导人迅速掌权并避免立即动荡时,它会发出信号,可能鼓励其他人采取行动。
例如,几内亚军方推翻总统阿尔法·孔戴仅一个月后,苏丹军队扰乱了该国的民主过渡进程。三个月后,布基纳法索军官在安全局势恶化背景下推翻了总统罗克·马克·克里斯蒂安·卡博雷。每个案例都有独特触发因素,但时间节点暗示这并非单纯巧合。潜在政变领导者密切关注,不仅为了观察政变是否成功,还为了了解事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当政变失败且策划者面临严厉惩罚时,其他人更不可能效仿。
民众对政变的支持是真实存在的,且往往被低估。自非洲近期政变浪潮开始以来,许多评论员都强调了民众欢呼迎接士兵、庆祝不受欢迎政权垮台的场景。这种民众支持是政变政治中常见的方面,它向潜在政变策划者发出信号,表明军事统治可获得合法性和公众支持。
这种民众支持也有助于政变领导人巩固权力,使其政权免受国内反对派和国际压力的双重冲击。例如,尼日尔2023年政变后,政变领导人面临国际谴责和军事干预威胁。作为回应,数千名支持者聚集在首都尼亚美,声援政变领导人。在马里,2020年抗议者涌上街头欢迎军方推翻总统易卜拉欣·布巴卡尔·凯塔。在几内亚,2021年阿尔法·孔戴被推翻后,人群聚集在军政府周围。而在布基纳法索,2022年的两次政变均获得广泛支持。
国际社会的反应同样发出强有力的信号。当这些反应软弱、迟缓或不一致——例如缺乏有意义的制裁、象征性暂停援助或暂停参与区域组织——时,可能会传递出非法夺权行为几乎不会面临合法后果的信号。
近期政变引发的国际反应不一。一些国家,如尼日尔,引发了强烈的初期反应,包括制裁和军事干预威胁。但在乍得,马哈马特·德比2021年的政变实际上得到了关键国际行为体的认可,这些行为体将其描绘为其父伊德里斯·德比总统在与叛军交战中死亡后维护稳定的必要步骤。
在几内亚和加蓬,区域暂停措施大多象征性,缺乏恢复文官统治的压力。在马里和布基纳法索,过渡时间表已被多次延长,且未遇到多少阻力。这种不一致的信号向政变领导人传递了一个信息:夺取权力可能会引发愤怒,但很少会带来持久的后果。
传染性不仅限于政变时刻。政变领导人还会从他人如何巩固权力中汲取教训。他们观察哪些战术在平息反对派和延长权力控制方面取得成功。
军事统治已成近期政变国家的常态。自本轮政变浪潮开始以来,军事统治者平均掌权时间已达近1000天。而在本轮浪潮之前,自2000年以来,军事领导人平均掌权时间仅为22天。
在乍得,马哈马特·德比通过一场有争议的2024年选举巩固了权力。加蓬的恩格马于2025年效仿,在宪法修改为其铺平道路后,以近90%的得票率胜选。在两起案例中,选举都被用于将军事政权重新包装为民主政权,尽管武装力量的角色并未改变。
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的政变政府已转向远离西方联盟、靠近俄罗斯,深化军事和经济联系。这三个国家均退出了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并组建了萨赫勒国家联盟,谴责地区压力。与俄罗斯结盟为这些政权提供了外部支持和主权外衣,同时将威权主义包装成独立。
最终教训清晰:当政变被视为孤立事件而非相互关联时,更多政变可能接踵而至。潜在策划者正密切观察民众反应、国际社会回应以及其他政变领导者如何巩固权力。若他们收到政变可被容忍、可生存甚至被奖励的信号,威慑效果将削弱。
萨拉赫·本·哈穆指出,了解这些共同点是国际社会有效捍卫民主,防止未来政变的关键。
作者:萨拉赫·本·哈穆,莱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