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这是1950年,张学思将军和妻子谢雪萍,以及母亲许澍阳在大连游玩时的一张照片,照片中,张学思将军身穿海军制服,身旁便是妻子和母亲,三人笑容满面,或许,大家对于他的哥哥张学良十分了解,但张学思将军的人生,同样精彩。
1916年,张学思出生于辽宁奉天,也就是如今的沈阳,是曾经的“东北王”张作霖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少帅张学良的弟弟。
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张学思不仅接受了传统的私塾教育,更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独立与自强的种子,8岁那年,他踏入省立第四小学的校门,开启了正规的求学之路。
1928年,对于张学思而言,是命运转折的一年,父亲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不幸遇难,家庭瞬间陷入动荡与不安,也是这一年,他考入沈阳同泽中学,在这里,他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进步青年,开始接触到新思想、新文化。
中学毕业后,张学思前往北平,进入私立汇文中学,这座学术氛围浓厚的学府,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思想资源,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籍,参加爱国运动,逐渐成长为一名具有强烈革命意识的青年。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张学思对东北军不抵抗政策的幻想,他无法理解哥哥张学良的决策,更无法接受东北沦陷的现实,在这之后,他参与了更多的爱国运动,将情绪全部发泄到其中。
1933年,张学思加入了由高尔基、宋庆龄等知名人士发起的“反帝大同盟”,同年4月,在王金镜的介绍下,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而斗争的道路。
入党后,我党根据张学思的背景和才能,给他下达了一个特别的任务,那就是打入东北军67军特务队,开展“兵运”工作,为日后组建华北工农红军奠定基础。
张学思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化名张昉,深入虎穴,秘密开展工作,可由于当时的环境复杂多变,这项工作最终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1934年,张学思进入南京中央军校第十期预备班学习,在这里,他刻苦钻研军事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他深知,只有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张学思因受到兄长张学良的牵连而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但并没有过多久,他就被释放了,之后的他,继续着自己的学习生涯。
1937年,张学思从南京中央军校毕业,被分配到东北军第53军任见习排长、上尉参谋,但他并没有在东北军中待多长时间,而是受我党的派遣,前往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联络东北军将领,为争取释放张学良进行活动。
可尽管我党与张学思进行了多方的努力,张学良还是没有得到释放,眼看释放张学良的行动可能无法完成,我党又派遣张学思前往延安,进入马列学院学习。
在马列学院,张学思受到了毛主席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教诲,他深知,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他更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刻苦钻研马列主义理论,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1938年,张学思担任了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直属二队队长,他率领这支由东北军爱国青年组成的队伍,开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投身到火热的抗日斗争中。
在根据地,张学思积极参与了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和反“扫荡”斗争,他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多次率领部队在反“扫荡”斗争中取得胜利。
特别是在1942年的“五一反扫荡”中,张学思发挥了重要的参谋作用,为确保冀中军区与区党委机关的安全转移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学思根据党组织的要求奔赴东北,担任了辽宁省政府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等职务,他深知,东北是解放战争的重要战略区域,是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关键所在,他一到任便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张学思发表了《告东北同胞书》,号召东北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侮、建设家园,他积极推动土地改革和各项社会改革,为东北的解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还多次指挥重要战役,为解放东北立下了不小功劳。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我国决定派张学思去筹建海军,这个决定对于张学思来说,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他深知,海军是现代化战争中的重要力量,是保卫国家海疆安全的重要屏障。
可此时的中国,刚刚结束战争时代,全国一穷二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时代,建设海军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他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并表示将全力以赴为海军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这些困难,张学思并没有气馁,他坚信中国一定能建设出能够保卫国家的海军,之后的他,亲自参与海军学校的选址、建设、编写教学计划等工作,他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和需求,为海军学校的建设制定可实际方案。
1950年,张学思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在他的领导下,海军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海军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1953年,张学思又被任命为海军副参谋长,他开始参与海军的决策和指挥工作,为海军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955年,张学思被授予少将军衔,这是党和人民对他为海军建设和发展所做出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这一年,他与张爱萍联合指挥攻克一江山岛战役。
一江山岛战役是人民海军首次实施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的重要实践,在战役中,张学思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为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了培养更高层次的海军将领,1956年,我国决定派张学思前往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可这一决定却遭到了苏联方面的反对,他们以张学思是“大军阀张作霖的儿子”为由拒绝接收他去留学。
面对这一无理的阻挠和歧视,周恩来总理立即向苏方提出严正交涉并详细介绍了张学思的革命经历和卓越贡献,经过周恩来的不懈努力和据理力争,苏联方面最终同意了中方的决定。
1958年,张学思从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毕业回国后被任命为海军第一副参谋长、参谋长,他继续致力于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工作,为提升人民海军的战斗力和现代化水平做出了新的更大贡献。
文汇客户端:人的一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从延安出发——开国少将张学思夫人谢雪萍口述历史》后记 2020-10-19
人民网:张学思:大帅府走出的开国少将 曾在延安受毛泽东亲切接见 2014-06-12
金台咨询:周恩来对张学思说:办一所人民海军的黄埔军校 2020-05-25
百度百科:张学思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