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坛有多可怕?刺杀肯尼迪的势力,明目张胆杀了132名证人

1963年11月22日中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达拉斯公开巡游时被当街枪杀,血染敞篷车座椅。

当时全世界都在问:凶手是谁?官方说是一名叫奥斯瓦尔德的前海军陆战队员,他单独作案,三枪定江山。

但问题是,这个结论不但漏洞百出,还顺带“死”了132名证人。

有人车祸,有人割喉,还有人心肌梗死,死因五花八门,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知道“子弹不止三发”。

这起看似“已经盖棺定论”的刺杀案,60年后突然又被推上风口浪尖。

特朗普公开了6.3万页档案,结果中情局和FBI的内容还是遮遮掩掩。美国政坛这么怕真相,是怕谁的名字出现在文件里?

奥斯瓦尔德真是“替罪羊”吗?

当年官方说肯尼迪是被一把意大利老步枪打死的,射手叫李·哈维·奥斯瓦尔德,24岁,前海军,住在达拉斯。

他被抓后第一句话就是:“我只是个替罪羊。”

两天后,他还没开口说清楚,就在警局地下室被一个夜总会老板当众开枪打死。这个老板叫杰克·鲁比,后来查出他跟黑手党有关系。

从头到尾,奥斯瓦尔德像个“工具人”:被抓得快,死得更快。

关键是,他手里的那把步枪——卡尔卡诺M91/38,装弹慢、后坐力大,连专业射手都很难在短时间内精准连发三枪。

可根据官方版本,他在6秒内开了三枪,其中一发“魔术子弹”还穿透了两个大男人的身体,转了几个弯,然后完好无损地躺在医院担架上。

这不是子弹,是会拐弯的哈利波特。

更离谱的是,案发现场的线索像是被人“洗过地”一样干净。

总统的座驾当天晚上就被清洗、翻修,尸检报告被涂改,唯一的子弹上没有指纹,唯一的录像带在调查开始前就被剪辑过,关键片段没了。

你说这是一场“随机刺杀”?那也太巧了。

调查这事的“沃伦委员会”后来出了个厚厚的报告,说一切都没问题,是奥斯瓦尔德一个人干的。

但这份报告出来后,美国人反而更不信了。

民调显示,超过65%的美国人认为背后有阴谋,只有35%愿意相信“单人作案”的结论。

这么多年过去了,美国人不缺耐心,缺的是信任。

谁想让肯尼迪死?

一场总统刺杀案,背后能藏多少手?答案是:可能太多,数不过来。

第一嫌疑人就是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刺杀发生在他老家得州,车队路线最后一刻才改,而这个决定必须经过副总统办公室。

而且肯尼迪本来打算在1964年大选前换掉他,结果总统还没动手,人先没了。

约翰逊顺理成章上位,转头就全面升级了越南战争,军火集团从中大发横财。

军火商不是傻子,肯尼迪当时明确反对扩大越战,说美国不能当“世界警察”。这话刺耳了军火商的耳朵,谁都听得出他想砍国防预算。

结果肯尼迪一死,军火订单就像印钞机一样飞起来。

再看CIA,肯尼迪曾公开表示要“肢解”这个情报机构,甚至说“我要把它砸成一千块”。

他刚说完这话,就有CIA特工出现在达拉斯刺杀现场。

巧不巧?没人敢说,但肯尼迪死后,中情局非但没被削弱,反而更膨胀了,成了美国“深层政府”的代名词。

还有黑手党,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是司法部长,发誓要把黑帮扫干净。

于是黑帮也急了,鲁比和奥斯瓦尔德之间的关系被挖出来之后,大家才发现,这不是“偶然”,这是“清场”。

132名相关证人离奇死亡,死法多种多样,唯独没人活着出庭作证。

FBI也不是白的,局长胡佛和肯尼迪家族关系紧张,肯尼迪一直想换掉他。

调查报告里,FBI提交的文件大量涂黑,关键证据被藏得严严实实。特朗普在2025年解密档案时,关于FBI的部分也依旧被“保护”了下来。

从政界到军界,从情报系统到黑帮组织,能动手的都在案发现场附近“露了个脸”,能动脑的都在档案里“留了个名”。

这不是一场政治暗杀,这是一场权力合谋。

真相还重要吗?不,控制才重要

60年过去了,美国仍然不敢把真相说清。2025年3月,特朗普公开了解密档案,总数达到6.3万页。

但关键的地方——CIA的行动记录、FBI的调查日志、暗杀当天的完整录像,全都还是“未公开”,理由是“涉及国家安全”。

中情局倒是松口了一点,说他们早在1963年就开始监视奥斯瓦尔德,但“没有采取行动”。

这话一听就怪,既然知道他可能有问题,为什么不提前防范?还是说,根本不想防?

苏联方面也站出来说,奥斯瓦尔德当年确实在莫斯科生活过一段时间,但克格勃确认他不是他们的人。

这一结论让“苏联策划刺杀”的传言自动作废。那又是谁在背后操控?

肯尼迪的死,不只是一个人的终结,更是美国政治理想的一次滑坡。

这个年轻的总统曾试图让美国摆脱冷战的恐惧,避免越战的泥潭,重建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结果他刚刚迈出一步,就被一颗子弹打了回来。

而且不是他一个,五年后,罗伯特·肯尼迪也遭遇枪击,死在洛杉矶的竞选现场。

这个家族从二战后一路走来,几乎承载着美国人对“新希望”的全部幻想,结果却成了“美国政治诅咒”的代名词。

到今天,小罗伯特·肯尼迪已经成了2024年大选的关键人物,他公开支持特朗普,帮他拿下摇摆州选票。

有没有人担心他重蹈家族覆辙?话不好说,但历史的镜子已经立在那里。

你可以不相信阴谋论,但不能否认阴影存在。刺杀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建立了无数新的安全机制,强化了总统安保,扩大了情报权限。

但唯独没有给民众一个清晰的答案。

这不是阴谋,这是制度在说话

肯尼迪之死,到今天依旧没有标准答案。不是技术破不了案,而是制度不想让它破。

一个总统被当街枪杀,凶手当场被灭口,证人一个接一个“意外死亡”,调查报告漏洞百出,档案60年都不能完全公开。这不是悬案,这是剧本。

美国政坛的可怕,不在于有多少秘密,而在于它已经不需要解释。

当控制成为常态,真相就不再重要。

你可以质疑、你可以挖掘、你甚至可以写书、拍纪录片,但你永远得不到官方承认,你永远也无法撼动那群坐在暗处的人。

所以,肯尼迪到底是死于子弹,还是死于权力?比起答案,更让人寒心的是,美国政坛早就习惯了“无解”,并把它变成政治文化的一部分。

如果连总统都可以被随意清除,那普通人还能指望谁来守护真相?

参考来源:环球时报:公开档案爆出更多内幕,解密“肯尼迪遇刺”成为美国生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历史   肯尼迪   明目张胆   政坛   证人   美国   势力   可怕   达拉斯   总统   子弹   档案   真相   约翰逊   罗伯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