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家伙,说变卦就变卦,前脚刚上台没几个月,后脚就把钢铝关税从25%直接翻倍到50%,还把范围扩大到风力涡轮机零件、起重机、铁路车厢、家具、压缩机这类东西,总共新增407个产品类别。这波操作直接瞄准全球进口,加拿大、墨西哥、欧盟这些老伙伴都没豁免,中国出口的商品价值大概1100亿美元被卷进去。按美国商务部的说法,这关税8月19日就生效了,没谈判余地。
特朗普老调重弹,说是为了保护本土制造业,刺激企业在美国建厂,保住就业岗位,顺带维护国家安全,因为钢铝是工业基础材料,国防装备离不开这些玩意儿。可现实呢,这政策短期内或许让美国中小钢厂多雇点人,但长远看,汽车、建筑、家电这些下游行业原材料成本暴涨,企业扛不住就得涨价,转嫁给消费者,最终美国老百姓买单,生活开支增加。
回想特朗普第一任期,2018年他就搞过类似事,对钢加25%、铝加10%的关税,当时全球闹得鸡飞狗跳,好多国家反击报复。结果呢,美国彼得森研究所数据表明,那波操作只新增一万多钢铝岗位,却丢掉七万制造业职位,整体就业不升反降。这次规模更大,关税翻倍,覆盖面更广,估计就业净损失会更严重。
密歇根州立大学学者算过,2025年受影响进口值至少3200亿美元,中国部分占1100亿,主要不是直接钢铝出口,而是家电、家具这些终端产品里含的中国钢铝部件。特朗普还取消了大部分豁免条件,除非企业在美国生产,否则免谈。有些公司说要在美国建厂,但劳动力贵、没额外优惠,生产成本高,产品竞争力弱,卖不出去。美国民众已经感受到压力,超市里家具、家电价格标签悄然上调,社交平台上抱怨声一片。
特朗普为什么这个时候动手?一方面,他竞选时承诺过要大搞关税战,推美国制造,选民吃这套。另一方面,美国制造业外流严重,国防供应链散乱,有些军工装备从原料到成品没法全本土化,这让他焦虑。尼克松、小布什时代,美国就把钢铝当重点保护对象,特朗普延续这路子,还加码。
2025年3月,他先恢复25%关税,6月4日直接升到50%,8月19日又扩名单。白宫宣称,这是为了提振本土产能,确保战略需求。但数据摆在那,短期红利有限,一旦政策松动,就烟消云散。更讽刺的是,美国钢铝消费主要在下游产业,这些企业不产原料,只采购加工,加税后他们成本飙升,可能加速中小企业倒闭潮。
欧洲智库注意到,中国正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构建排除西方的贸易体系,其他国家也乐见其成。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钢铝直接量少,但终端商品受波及大,可这些是生活必需品,不愁销路,美国加税伤最大的其实是自家民众。
中国怎么应对?这不是第一次面对美国关税冲击,经验不少。直接对等反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那会让冲突升级,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相反,中国可以深耕其他市场,比如东南亚、非洲、拉美这些新兴地区,出口商多参加国际展会,签新订单,分散风险。2024年对美出口额估算,受波及商品1100亿不算小,但芯片不同,这些民用产品全球需求稳,长远看转战别处不会大亏。
美联储迟迟不降息,就因为市场不稳,特朗普政策自带不确定性。美国民众4月那波关税冲击已经尝到苦头,没中国商品日子难过,可特朗普一意孤行,到头来美国等于搬石头砸自己脚。中国只要稳住阵脚,开拓多元渠道,就够让美国难受。欧洲智库报告说,中国正打造新贸易网络,发展中国家响应积极,这体系一旦成型,美国影响力就弱了。
特朗普这政策,表面看强势,实际隐患多。加税后,美国股市8月20日开盘就跌,道琼斯指数红灯闪烁,企业主算账时直摇头,因为产品竞争力降,全球市场份额丢。就业数据更尴尬,第一任期类似措施就业净减,这次涉及家电建筑,中小企业关门概率高。中国没急着征收对等税,而是加速与其他国家签协议,港口货物转向新兴市场。
美国彼得森研究所分析师指出,关税让市场不稳,美联储会议上官员们讨论利率,决定再等等。几个月过去,美国生活成本涨,民众买车家电多掏腰包,社交媒体吐槽多。中国通过多元化,保持稳定,美国自伤大。特朗普不靠谱,就体现在这,政策反复,伤人伤己。中国反制关键是长远布局,不跟美国硬碰硬,转身找新伙伴,稳赢。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