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儿子跟不上学习进度,父亲给他办休学,辞职带儿子看世界!

“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厉害!”这是一个9岁孩童的自我评价。

今年10月1日,一位父亲带着他9岁的儿子,开始了一次特别的远行。

儿子小景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在传统课堂中学习面临不少困难。

今年九月,父亲余先生做了一个决定,辞去工作,为儿子办理休学,共同踏上一段从湖南到山东、长达1000公里的徒步旅程。

这段徒步始于10月1日,准备历时60天,同行的还有来自山东的另外两组家庭,一共七人。

余先生主要负责后勤,规划路线与安排住宿,两位妈妈带着年龄稍大的孩子上午步行,下午则由余先生陪同小景等年纪较小的孩子继续前行。

队伍计划每天走20公里,进入河南平原后,大家状态越来越好,每日里程逐渐提升到30公里左右。

最终在11月14日晚上九点,他们提前半个月到达山东聊城,最后一天,他们甚至走了45公里。


当地的家庭为孩子们举办了简单的庆祝活动,每个孩子都得到一枚刻有自己名字的纪念奖牌,这枚奖牌,记录的不仅是距离,也是他们一路坚持的见证。

徒步结束后,小景的身上发生了不少看得见的变化,身高长了2到3厘米,体重增加了,皮肤晒得健康,眼神也更加清亮。

重要的是孩子变得更自信,也更有耐心,余先生说,这次经历让孩子发现,“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厉害”。

一路走来,孩子们不仅要背自己的行李,还要参与规划路线、应对天气变化,这些具体的任务,让他们学会了脚踏实地解决问题,也体会到坚持的意义。

目前,余先生和儿子已继续他们的全国游学计划,北京是第一站,余先生希望孩子能在那里感受古都的文化底蕴,之后他们还计划去云南、广西、海南等地,探访不同特色的学校,在行走中持续学习。

此事件得到了网友的普遍关注,也在网络上掀起了热议的浪潮。

“真的太佩服这位爸爸了!现在有几个家长能放下工作这样陪孩子?我儿子也有点注意力不集中,看来光靠吃药确实不行,这种体验式教育值得借鉴。”

“作为聊城人,那天在朋友圈看到他们到达的消息了!孩子们满脸通红但眼神特别亮,这种教育方式比在补习班里强多了。就是担心安全问题,这么小的孩子走这么远路。”

“44天1000公里?!我开车都觉得累,这些孩子太了不起了。不过说实话,这种教育方式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复制的,得有时间还得有经济基础啊。”


“其实重要的不是徒步本身,而是家长愿意为了孩子寻找个性化成长路径的态度。多动症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结构化、有目标的活动,比单纯说教管用多了。”

“看着小景的变化真心感动!我带孩子自驾游过,但徒步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明年暑假准备带孩子试个短途的,有组队的吗?”

“佩服归佩服,但不得不说这有点理想化了。普通家庭谁敢辞工作带孩子走一个多月?学业落下了怎么办?感觉不太现实。”

“有时,课堂不一定在教室,也可以在脚下的大地;最好的教育,常常来自亲身的经历与不放弃的努力。”

“这趟旅程,不只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也是一次教育方式的尝试。尊重也敬佩这位父亲的决定。”

假如您有足够条件,您愿意让孩子暂时离开传统课堂,用半年时间通过游学/徒步等方式去成长吗?为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说出您的真实想法!

信息源:潇湘晨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9

标签:育儿   儿子   进度   父亲   世界   孩子   聊城   山东   方式   课堂   佩服   家庭   奖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