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的目光都转向东方,中国正忙着几件大事,一件是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另一件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活动。
8月31日到9月1日,峰会在天津召开,多个国家领导人讨论安全和经济合作。
紧接着9月3日,中国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这些事显示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活跃度,稳扎稳打推进多边关系。
反观美国,特朗普因为关税政策闹得鸡飞狗跳。他9月1日在社交媒体上发话,说如果法院把他的关税政策给废了,美国就得变成第三世界国家。
这话听着挺极端,但也反映出美国内部的政策纠葛和对外竞争的压力。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本来是中亚安全合作的平台,现在成员国越来越多。2025年,轮到中国主持峰会,这次选择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
参加的有20多个国家领导人,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都去了。中国领导人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强调要建一个新的全球秩序,焦点在安全、经济和能源合作上。
具体成果包括加速建立一个发展银行,还提了国际能源合作中心和人工智能合作计划。
这些举措不是空谈,中国提供援助和技术支持,帮助成员国搞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
峰会还签署了多项协议,覆盖反恐、贸易便利化和环境保护。印度虽然跟中国有边境纠纷,但莫迪还是出席了,显示出务实态度。
这次峰会让外界看到,中国在推动多边机制上花了不少力气,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这些年翻了好几倍,达到几千亿美元规模。
峰会刚结束,马上就是9月3日的纪念活动。这一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把这个日子定为胜利日,组织大规模活动。
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主场地,预计有上万军人参加检阅,展示最新武器装备。活动不光是军事展示,还包括座谈会和文化展览,回顾历史教训。
外国领导人也受邀参与,普京、金正恩、伊朗总统啥的会来,显示出中国在外交上的拉拢能力。
活动强调和平发展,避免对抗,但也突出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当年抗日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
整个安排从8月底就开始准备,媒体报道铺天盖地,目的是凝聚国内共识,同时对外展示实力。这些大事凑一块,让中国看起来节奏稳健,不慌不忙推进自己的议程。
转到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成了热点。他2025年1月20日第二次上台后,就大力推贸易保护。
4月2日,他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宣布对所有国家进口商品加10%关税,后来针对特定国家调高,比如对印度50%、巴西50%、加拿大35%。目的是逼企业回流美国,增加就业和财政收入。
财政部数据显示,前几个月关税收入几百亿美元,占预算不小比例。
特朗普声称这政策吸引了15万亿美元投资,但国际贸易委员会和财政部没给出类似数字,更多是他的估计。
政策一出,全球市场震荡,盟友抱怨连连。印度、巴西这些国家开始考虑反制,讨论加税或转向其他市场。
8月30日,联邦上诉法院给了特朗普当头一棒。法院裁定,他的关税政策大部分越权,没经过国会批准,程序不合规。涉及30多个国家,覆盖钢铝、汽车、电子产品。
法院说,行政分支不能随意扩大关税范围,得遵宪法,裁决暂缓到10月14日执行,给上诉时间。
特朗普气坏了,9月1日一大早在发帖,警告如果最高法院维持判决,美国就丢掉全球资本吸引力,变成第三世界国家。
他还说,关税是维护军事力量的关键,没了它,美国就完了。这话不是随便说说,背景是美国国债超37万亿美元,赤字年年扩大。
关税收入帮着填窟窿,一旦废止,得退税给企业,财政更紧巴巴。贝森特作为财政部长,公开承认多个国家在酝酿反击,点名印度、巴西、加拿大。
特朗普的策略是向最高法院要紧急审理,预计10月底出结果。他在白宫对记者说,这事关国家存亡,得赶紧定。
他还强调,关税换来了制造业回流,减少了对外国供应链依赖,尤其是稀土材料,中国控制大部分供应,美国军工离不开。
过去几年,美国高债务、高通胀、制造业空心化问题越来越明显。
2020年后,疫情加剧了供应链断裂,五角大楼报告显示,对中国稀土依赖是战略短板。
特朗普想用关税压对手让步,但效果有限。有些国家短期妥协,但长远看,关系更紧张。盟友觉得美国不靠谱,政策说变就变。从拜登时期的联盟策略,到特朗普的单边加税,缺乏连续性。
中国对美国的关税早有准备。从2025年年初起,就启动对等措施,针对农产品、芯片、能源、稀土、汽车。措施精准,不乱来,保持克制。
贸易部数据显示,反制帮着保护中国国内产业,没让经济大乱。
相比美国,中国在国际合作上更注重稳定性。上合峰会期间,印度表现出多边兴趣,让美国不安。贝森特抱怨印度跟美国价值观接近,但实际行动转向中国合作。
这反映出美国战略空间缩小,一方面管不住盟友,另一方面国内司法掣肘政策。
如果最高法院维持判决,特朗普的关税体系就得推翻。退税压力大,数百亿美元得还回去,企业得重新算账,财政赤字扩大,可能触发政府关门,影响医保、交通。
国际上,各国反制启动,印度、巴西可能联合加税,加拿大已讨论类似计划。
美国在贸易谈判中的筹码少,强势地位弱化。长期看,美国经济结构问题没解决,高科技依赖外资,军工供应链脆弱。特朗普把希望寄托在法院上,而不是改革经济模式。
中国忙着办峰会和纪念活动,推进多边合作,稳住地区影响。美国内部政策摇摆,特朗普用极端话施压,但暴露了不自信。
全球贸易格局在变,中国坚持对等原则,不主动挑事,但也不退让。美国频繁换方向,容易吃亏。
未来几个月,最高法院裁决是关键,如果关税没了,美国得找新办法填财政窟窿。各国可能加速“去美元化”,用本币贸易,上合成员已经在尝试了,减少美元依赖。
特朗普的话点出美国焦虑。过去美国主导全球,现在竞争激烈。中国这些大事,不是针对谁,但客观上挑战了旧秩序。印度在中印之间平衡,俄罗斯深化跟中国的伙伴关系。
全球南方的国家,像巴西、印度,更倾向多边机制,避免单边压力。
全球经济更碎片化,但也催生新合作。中国在上合和胜利日活动上,展示出大国的领导力,美国得反思其政策可持续性。
参考资料:
1、特朗普称若关税案败诉美国将沦为“第三世界”国家 新浪财经 2025-09-04
2、特朗普批美政府治理无能导致民众遭受苦难:美国现在就像个第三世界国家 海外网 2023-08-18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