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伏,别忘了咱的老传统!

俗话说:“三伏出,暑气消”

为期30天的“三伏天”落下帷幕

一年中最热的日子终于过去

开启凉爽金秋

随着“三伏天”的结束
将迎来最“凶险”的30天

多变的天气让秋老虎“咬人”更凶


为什么是

最“凶险”的30天


老人们常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在这段时间,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昼夜温差逐渐拉大,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心血管疾病暴发!

不少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认为,冬天寒冷刺激更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其实,夏秋交替的时间才是心血管疾病的暴发期!

心血管医生介绍,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于是很多人就中风、心梗,甚至猝死了。


哪些疾病

最容易高发


1、心脑血管疾病


冷热交替,容易引起血压较大的波动,容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溢血等)的发作风险。尤其本身心脑血管不好的体弱人群和老年人群,需要多加注意。


2、中暑


一是天气热,人体水分流失较多;二是人们在心理上容易“忽视”,认为不是炎炎夏天不会中暑;三是早晚气温变化较大,部分人穿衣物较多,容易引起中暑。


3、过敏


这一季节是皮肤及呼吸道过敏的高发季节。空气干燥,使得皮肤比较干燥敏感,更加容易对过敏物质产生过敏。此外,空气中的各种花粉、灰尘颗粒等过敏原增加,容易引发易过敏人群的呼吸道过敏。


4、感冒、肺炎


热的天气适宜细菌、病毒的繁殖以及冷热交替的环境,加上人体免疫系统在这段时间里比较“低迷”,容易引发感冒。此外,肺炎也是这段时间的高发病之一。家长应及时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5、咳嗽、扁桃体炎


空气比较干燥,使得嗓子及鼻子“发干”,容易引起干咳(一般痰比较少)。此外,这段时间扁桃腺也最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常伴有高烧、头痛、咽喉痛等,多有因疼痛而无法吞咽的情况。


日常生活

需要注意什么


1、穿透气性好的衣服,避免散热不及时导致中暑。

2、夜间出行散步注意保暖,从比较燥热的室外进入到空调间时,最好是戴个口罩或是干净的卫生纸捂住口鼻。

3、多喝水,每天主动定量饮入一些水分。

4、进行适当锻炼,运动量不宜过大,可以慢跑、散步、太极拳等。

5、调整作息,增加睡眠时间,帮助身体更好的适应季节的更换。

6、健康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建议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少吃高热量及难消化的肉食。


秋期如约不须催

雨脚风声两快哉

三伏过后

一年中最宜人的光景就要到来

愿你在这个秋季

收获更好的自己


(编辑:高勃/审核: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养生   传统   扁桃体炎   时间   心血管   伏天   气温   干燥   凶险   人群   季节   呼吸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