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15日中国因关税贸易的影响以及成本控制的考量,果断按下了与波音公司业务合作的“暂停键”,停止进口波音飞机和相关零件,而其实在这之前,就有外媒爆料称,中国已经将两架波音飞机退回到了美国。
但这些消息一直处于“传说”状态,波音公司始终没有正面回应,而在很多美国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和波音“脱钩”简直是天方夜谭,毕竟中国和波音多年以来都有合作,很多人不相信会这样果断。
但没想到这次中国来真的,这不波音在23日的时候证实了中国确实停止进口波音,但其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却表示要是中国想要接收可以再给一次机会,不然不会再等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波音是机会还是威胁?·】——»
4月23日,沉默了一周的波音公司终于打破了沉默,波音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公开证实中国已经停止接收新飞机,他坦言,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税环境不好”,但同时也强调,公司不会让这些困难阻碍波音的复苏计划。
奥特伯格还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今年波音公司计划向中国交付50架飞机,如果中国愿意接收,波音可以给中国一个机会;但如果中国不打算接收,波音“不会等太久”,将会把这些订单转交给其他国家。
这番言论,听起来像是在给中国一个“台阶”下,但仔细琢磨,更像是一种“威胁”,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中国不尽快恢复合作,波音就会另找买家,而对于波音的这番表态,业界的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在中美贸易关系如此紧张的特殊时期,波音更应该保持耐心,给双方更多的时间,等到贸易环境改善之后再谈合作。毕竟,贸易战是美国主动挑起的,波音却把责任都推到关税环境上,这种做法有些“甩锅”的嫌疑。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波音之所以态度强硬,是因为公司现在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过去两年,波音接连遭遇了多起重大事故,这些事故不仅让波音的声誉一落千丈,更给公司带来了巨额的亏损。
在这种情况下,波音急需中国接收订单,缓解财务压力,所以才会用这种看似强硬的方式催促中国。
«——【·中国与波音合作·】——»
中国与波音的合作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当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航空运输业急需更新机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和国际航空需求。
1979 年,中国民航总局与波音签署了购买波音 707 客机的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与波音合作的开端。此后,波音 737、747 等经典机型陆续进入中国市场,迅速成为中国民航机队的主力机型。
进入20 世纪 90 年代后双方合作逐步从单纯的飞机采购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波音开始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和服务中心,为中国客户提供技术支持、维修保养等服务。
与此同时,中国的航空制造企业也开始参与波音飞机零部件的生产。这一阶段的合作,不仅推动了中国航空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也让波音在中国建立起更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体系,实现了双方在产业层面的深度融合。
而近年来,中国与波音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中国航空公司持续批量采购波音飞机,订单金额屡创新高,这也是波音觉得中方会“回来”的原因,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中国早有对策·】——»
虽然波音的想法很好,但中国面对外部合作的不确定性,早已通过多元化布局与自主研发战略构建起 “双保险” 发展模式,这不仅有效降低了外部风险,更推动国内航空产业加速迈向高端化。
现在中国与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合作正迎来新一轮升级。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显示,2023 年空客向中国交付飞机数量同比增长 18%,双方在 A320neo 系列客机的采购协议持续深化。
这种合作深化并非偶然,空客凭借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灵活的交付机制,精准对接中国民航市场机队更新需求。2024 年天津空客总装线第 600 架 A320 系列飞机交付,标志着中欧航空产业合作进入全新阶段,也为中国市场提供了稳定的运力补充。
与此同时,国产大飞机 C919 的量产进程正在打破国际航空市场的原有平衡。商飞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C919 已获得超过 1200 架订单,产能规划从 2024 年的 15 架逐步提升至 2030 年的 150 架。
这款承载国家战略的机型,通过集成电传操纵、超临界机翼等先进技术,在油耗、噪音等核心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C919 的国产化率已达 60%,带动形成长三角航空产业集群,标志着中国航空制造业从“零部件代工”向“整机研发”的质变。
而在波音未履行订单的处理上,中国也展现出理性审慎的态度。民航专家指出,受贸易政策、技术标准等多重因素影响,波音 737MAX 等机型复飞仍存不确定性。
这种市场观望状态,本质上是中国航空企业对供应链安全的重新评估。根据国际航协数据,波音飞机的维护成本在 2023 年同比上涨 12%,叠加关税政策带来的隐性成本,使得国内航司不得不重新审视采购策略。
中国航空产业的战略转型,本质上是国家制造业升级的缩影。通过 “外引内培”双轮驱动,既保障航空运输市场的稳定供应,又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随着国产发动机 CJ-1000A 等关键项目的突破,中国航空产业正逐步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这种战略定力将深刻重塑全球航空产业格局。
«——【·其他国家的“趁火打劫”·】——»
就在波音和中国陷入僵局的时候,一些国家看到了“机会”。有媒体报道,在中国退掉波音的订单之后,印度和马来西亚主动站了出来,表示愿意接收原本要交付给中国的飞机,而且已经和美国进行了协商。
这两个国家之所以这么积极,和美国最近在全球开展的贸易谈判有关。美国在和各国谈判关税问题,印度和马来西亚想通过这种方式向美国示好,表达合作的诚意。
这也让波音公司觉得,即使失去中国市场,自己也不愁没有买家,然而,明眼人都知道,印度和马来西亚的航空市场规模和中国根本没法比。
中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航空大市场,每年的飞机需求量巨大,而印度和马来西亚只是想要寥寥几架飞机,这对于深陷困境的波音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波音的危机。
«——【·结语·】——»
如果美方能够放宽出口限制,并承诺在关键技术领域进行一定程度的转让,那么中国有可能部分恢复对波音飞机的采购。
反之,若美方继续坚持现有的贸易政策和技术封锁策略,那么随着C919产能的不断扩张以及空客在中国市场渗透的加速,波音在中国市场的边缘化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信息来源:波音给中国回信了!要求中方接收飞机,还声称要再给中国一个机会
波音证实:中国已停止接收新飞机
波音公司称因贸易战中方停止接收新飞机 中方回应
一周内三架退货,波音证实:中国已停止接收
波音(BA.US)CEO:中国暂停接收飞机交付 拟将其订单转交他国客户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