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潇湘晨报、浙江之声、香港网络】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星光情报站
编辑|星光情报站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老话屡试不爽。
自进入2025年以来,发生了不少事,有人离婚,有人结婚,有人塌房。
然而,国庆的喜庆氛围尚未散去,十月也还没过半却已经接连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
三位曾头顶光环的名人,因各自的行为被抓。
更让人诧异的是,里面居然还有一个世界冠军。
而他们的结局,实在不值得半分同情。
直播赚钱多,来钱快,这似乎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
那位曾因“踩在钞票堆成的楼梯上”视频爆红的女企业家黄香,终究还是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代价。
作为药师出身的创业者,她曾是无数人眼中“白手起家的典范”。
她靠极具感染力的直播带货,迅速在越南保健品市场站稳脚跟。
不仅积累了数百万粉丝,还打造出一个看似光鲜的“商业帝国”。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这场“财富神话”会以“财务造假”的方式轰然倒塌。
10月3日,越南公安部突然发布通报:38岁的黄香因“违反会计规定造成严重后果”被依法拘捕,涉案金额令人咋舌。
她以公司及个人名义隐匿收入近1800亿越南盾。
同时违规申报增值税约2100亿越南盾,其涉案金额之巨令人咋舌。
更讽刺的是,就在被捕前两天,她的社交账号上还全是奢侈品展示和粉丝的狂热追捧。
有人翻出她之前的炫富视频吐槽:“原来她晒的不是财富,是偷逃的税款!真是把‘贪婪’写在了脸上”。
网红流量或许能让黄香快速积累名利,但“流量至上”绝不能成为触碰法律红线的借口。
那些试图通过不法手段获取财富和名望的人,终将面临法律的审判。
如果说黄香被捕是因“贪婪无度”,那接下来这位名人的所作所为,却让人觉得“可惜又可气”。
20岁的意大利游泳名将贝妮代塔·皮拉托,明明手握世锦赛金牌,前途一片光明。
她却因在机场的一个“小动作”,把自己的职业生涯推向了悬崖边。
了解游泳圈的人都知道皮拉托的潜力有多惊人。
2022年布达佩斯世界游泳锦标赛上以1分05秒93的优异表现夺得女子100米蛙泳金牌。
这也让她一战成名,成为意大利泳坛的“新星”。
而今年8月在新加坡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她又拿下女子50米蛙泳季军。
对20岁的运动员来说,这样的成就足以让同龄人羡慕,可她却在比赛结束后的归途中,犯了一个低级且致命的错误。
根据报道,皮拉托与23岁的队友基娅拉·塔兰蒂诺在结束新加坡的比赛后,前往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度假。
在返回意大利的途中,二人途经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
可在机场免税店时,塔兰蒂诺将几瓶精油放入皮拉托的包中,想趁着人多蒙混过关。
这一幕也被监控摄像头拍下,两人也被新加坡机场警方拦了下来。
随后她们被拘留、扣押护照,接受了数小时的讯问。
虽然后来在意大利使馆的协调下,两人仅受到口头警告就获释。
后来在酒店逗留数日后返回意大利,但这场“偷窃风波”并没有就此结束。
10月9日,意大利游泳联合会发布声明:根据检察机关的建议,对两人实施处罚,自9日起的90天里禁赛。
这意味着,她们将错过12月在波兰举行的欧洲短池游泳锦标赛。
这对正处于上升期的皮拉托来说,不仅是一次比赛机会的错失,更是职业生涯的“污点记录”。
许多网友对皮拉托的行为表示失望,认为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她应该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
也有人惋惜:“20岁本该是拼事业的年纪,怎么会为了几瓶精油毁自己?太不值得了”
然而体育圈的“塌房”还没让网友缓过神,日本娱乐圈又传出重磅消息。
这两天,日本娱乐圈突然炸锅。
一个几乎没啥黑料的偶像男团成员,居然因为被捕等上了日娱新闻头条。
事情的主角,是Ae! group(Aぇ! group)的29岁美日混血成员草间理查德敬太。
要知道,这个团去年才正式出道,正值上升期,一直以“零黑料”著称。
草间更是凭借利落的舞技和开朗的综艺感圈粉无数。
粉丝本来盼着他们能多接代言、冲销量,没想到却等来了“偶像失格”的消息。
据日本警方通报,当时草间理查德处于醉酒状态,他的异常行为在清晨的街头显得格外突兀。
不仅吓到了路人,还让市民当场报警。
警方抵达后迅速实施逮捕。
虽然后来他顺利获释,但所属事务所STARTO娱乐(原杰尼斯)当晚就发布了道歉声明,还宣布“无限期暂停草间所有演艺活动”。
这个决定,直接让Ae! group的发展陷入停滞,也让不少粉丝瞬间“破防”。
可这番道歉并没有平息所有争议。
有粉丝心疼不已,在社交平台留言:“他平时真的很努力,只是喝醉了犯错,希望能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
但更多网友并不买账,直呼“幻灭”,无法接受偶像的失格行为。
草间的事件戳破了偶像行业的“完美人设”泡沫。
观众喜欢的或许是舞台上光鲜亮丽的偶像,但更在意的是私下里遵纪守法的“普通人”。
作为承载着粉丝期待的艺人,他本该明白,“偶像”二字不仅是职业,更是责任。
可他却因一时放纵,砸了自己的饭碗,也拖垮了整个团的前途。
说到底,“偶像失格”从来不是小事,因为粉丝追随的,从来不是虚假的人设,而是真实的人品。
十月过半的这三起案例,不是名人的不幸,而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有力证明。
究其根本,是他们忘却了“名人”二字背后承载的社会责任,未能做到洁身自好。
它提醒着每一位公众人物:洁身自好不是高标准,而是底线。
越是名人,就越应该明白:公众给予的关注与喜爱背后,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守住法律与道德的红线,才是对自己、对公众、对这份名人身份最基本的尊重。
若连这点都做不到,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自食恶果,无人同情。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潇湘晨报、浙江之声、香港网络等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