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事儿,得从2018年夏天开始聊。那时候,一个叫弦子的女生,本名周晓璇,在网上发了一篇长文,直指央视主持人朱军四年前对她动手动脚。她当时是大三学生,在央视节目组实习,声称朱军在后台对她有不当行为。这篇文一发,网上炸锅了,很快就上了热搜。很多人觉得弦子是弱势一方,朱军是名人,地位不对等,就开始声援她,批评朱军。舆论压力山大,央视那边也坐不住了,暂停了朱军的所有工作。他原本是春晚常客,主持了21届,事业正风生水起,结果一下子就从荧屏上消失了。
朱军那会儿没马上回应,后来通过律师否认了指控,说自己没做过那些事。但弦子那边不停发文,补充各种细节,网友们大多不买朱军的账。整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成了中国版MeToo的标志性案例。弦子借此成了女权话题的焦点人物,很多人把她当成勇敢发声的代表。她起诉朱军,要求道歉和赔偿,案件进了法院。朱军也反过来告她侵犯名誉权。过程拖了几年,中间开庭几次,媒体跟进报道。
到2020年底,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弦子提供了证词,但朱军那边提交了监控视频、证人陈述和DNA鉴定,结果显示没支持她的说法。2021年9月,海淀法院一审判决,认定证据不足,驳回了弦子的诉讼。她不服,继续上诉。2022年8月,北京一中院二审还是维持原判。法院强调,弦子的证词前后有不一致的地方,比如时间长短和怎么结束的描述变来变去。朱军胜诉了,但这事儿对他打击太大,事业基本停摆了。
弦子输了官司后,没消停。她在法院外读声明,坚持自己的立场,还说会继续维权。但国内舆论开始转向,不少人觉得她是造谣,毁了朱军的名声。朱军反诉成功,法院要求弦子删除相关内容并赔偿损失。到了2023年,朱军因为身体原因撤诉,案件就这么结束了。弦子那边渐渐淡出国内视线,删了社交账号,据说移居英国,继续搞女权活动。西方媒体偶尔报道她,把她当成维权代表,采访她分享经历。她还参与海外组织,出席会议,获得了些资源和关注。
朱军呢,胜诉是胜诉了,但工作难恢复。以前他是央视一哥,现在基本转到幕后。偶尔露面做公益,比如植树活动啥的,面容看起来老了不少。2025年有报道说他可能回央视,但没见大动作。他的人生轨迹彻底变了,从春晚舞台到低调生活,损失不小。弦子的指控让他丢了饭碗,精神上也受创。
这个事件暴露了网络舆论的威力。一开始,大家同情弦子,觉得她是受害者,朱军被钉在耻辱柱上。但法院判决出来后,很多人回过味来,觉得弦子证据薄弱,可能是诬告。她的证词改来改去,从40分钟到5分钟,从别人撞破到自己挣脱,这些细节让人怀疑。朱军为了自证清白,花了几年时间,付出了健康和事业的代价。造谣容易,辟谣难,这话真不假。
弦子现在的情况,从网上搜到的信息看,她在国外过得还行。没回国,继续以女权身份活动。2024年底有文章说她名利双收,通过事件出版书、接受采访,赚了钱。但也面临批评,有人说她利用同情心,毁了别人。2025年8月,有篇网易文章提到她赚得盆满钵满,而朱军退出工作,现状让人唏嘘。她偶尔在海外平台发声,分享经历,但国内账号没了,避免争议。
整个事儿持续七年,从2018到2025,影响深远。对朱军来说,事业毁了,家庭也受牵连。他老婆孩子面对网暴,生活低调了。他现在主要搞公益,2025年3月在甘肃植树,还得了个大使称号。但比起以前的风光,差远了。弦子败诉后,没道歉,继续海外发展。西方媒体把她当代表,给了她平台,但国内很多人觉得她不靠谱。
这事儿提醒大家,遇到类似指控,得看证据。弦子一开始获同情,但证据不足就翻车了。朱军是受害者,却付出了大代价。社会上,这种诬告不罕见,毁人名誉简单,修复难。弦子现在国外,生活稳定,但名声两极分化。有些人还支持她,认为她推动了女权讨论;其他人觉得她是操盘手,利用事件捞好处。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