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照亮复兴征程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每当这段悲怆的旋律响起,无数中国人的记忆都会被拉回到1931年9月18日那个黑暗的深夜。日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短短四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三千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这段浸透血泪的历史,从来不是泛黄书页中冰冷的文字,而是深深镌刻在民族血脉里的“国耻印记”,是一道永不愈合的精神伤痕,我们永不能忘,也永不敢忘。

铭记“九一八”,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决守护。有人说“时间能冲淡一切”,但对一个民族来说,有些记忆必须永远清醒。昔日硝烟虽已散去,但罪证仍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密布的弹孔、抗联战士曾经使用的简陋武器、幸存者含泪的讲述……这一切仍在无声而坚定地控诉着那段屈辱与抗争交织的岁月。任何否认或淡化这段历史的行为,都是对牺牲先烈的亵渎、对苦难同胞的背叛。唯有直面真实的历史,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平的代价与其珍贵所在。

铭记“九一八”,是对英雄先烈最深切的致敬。民族存亡之际,杨靖宇率领抗联将士在林海雪原中草根果腹、树皮充饥,战斗至生命最后一息;赵尚志带兵神出鬼没,令敌人闻之胆寒;还有成千上万没有留下姓名的战士,以血肉之躯筑起捍卫家园的长城。他们的牺牲,不是为了让我们沉溺于悲痛,而是要后人铭记:国家强大,人民才有尊严;民族团结,方能无惧风浪。今日之中华儿女,唯以自强与奋斗告慰英灵,方不负他们以生命换来的山河无恙。

铭记“九一八”,更是对未来的郑重担当。今日中国,早已告别积贫积弱、任人欺侮的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日新月异,国防坚不可摧。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言犹在耳。当前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风险挑战无处不在。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从苦难中汲取力量——在历史中学会清醒,在发展中保持坚韧,以实干推动复兴,以团结守护未来。

每年此时,“九一八”的警钟依旧回荡在中国大地上。这钟声,是历史的回响,是英灵的低语,更是对每一个中国人的深刻叩问。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天,将历史之痛转化为前行之力——以我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之中华;以今日之奋斗,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9

标签:历史   征程   铭记   英灵   先烈   民族   今日   历史博物馆   苦难   同胞   战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