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突破4000美元,买100克黄金一年多赚3万,这是一场普通人的财富机遇。
“买黄金没有技巧,全靠买得早。”看着账户里接近50%的浮盈,黄金投资者雪棣感慨道。早在2020年,他以约350元/克的价格买入积存金,如今国内金价已突破900元/克大关。
截至10月初,他在黄金上的累计投入已超过200万元,实现收益近150万元。
与此同时,93年出生的赵媛则做出了一个“反套路”决定——用结婚“五金”的预算购买银行金条。一年半后,她卖掉这些金条,净赚18.4万元,刚好补上了家庭资金缺口。
在金价持续走高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重新思考:紧盯金价,或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朴素的财富逻辑。
01 金价暴涨,财富格局重构
一场席卷全球的避险浪潮,正在将贵金属市场推向沸腾的顶点。国际金价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的历史性关口,创下令人瞠目的纪录。
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国际金价累计涨幅已达123%,展现出强劲的上扬势头。进入2025年,这一涨势愈发迅猛,年内涨幅已突破53%。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金价在今年4月22日首次突破3500美元/盎司大关后,仅用169天便一举冲上4000美元关口。如此惊人的涨速,堪称“火箭式”上涨。
反映到国内市场,10月14日,国内黄金饰品克价首次突破1200元大关。老庙足金价格升至1218元/克,周生生达1213元/克,老凤祥报1206元/克。
据测算,若投资者在一年前购入100克黄金并持有不动,一年收益高达3万元,收益率妥妥超过50%。
02 两种买金人的财富分野
在这场由央行、投资机构以及普通投资者共同推动的“黄金热潮”中,有人凭借早期布局收获可观回报,有人因犹豫等待而错失机会,也有人因“恐高”选择离场。
早期的布局者已经享受到了时间的红利。
雪棣的亲历正是如此。他系统性地研究黄金的底层逻辑与投资策略,并成为黄金投资的拥趸。“很多人买黄金是希望它增值,希望它价格翻倍;而我投资黄金,更多的是希望它能保值。”雪棣解释道。
年轻的追随者则在不惧“高位”,带着“闲钱”冲进黄金市场。
1996年出生的柳云,在今年7月偶然了解到黄金ETF联接基金产品后,便在820元/克附近的价格果断出手。在“恐高”与“怕错过”的复杂情绪交织下,她甚至决定“梭哈”黄金ETF联接基金。
03 普通人,为什么要紧盯金价?
黄金是对抗货币贬值的稳定器。“比如说,我用一克黄金现在可以换一顿饭,十年后,不管金价是涨了100元还是跌了100元,我这一克黄金,大概率还是能换那一顿饭。这就是我认为的保值。”雪棣道出了黄金的核心价值。
黄金在投资组合中发挥着三大关键作用:对冲股债波动风险、对冲本币汇率波动、提供长期收益来源。
2025年至今,人民币计价黄金回报率达25%,显著超越主流货币计价表现。而在2024年日元大幅贬值期间,以日元计价黄金回报率显著高于其他货币计价,当地居民及机构通过增持黄金有效对冲了本币资产缩水的风险。
黄金正成为全球货币信用体系变革的“信任尺规”。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指出,当前金价飙涨并非偶然,它是全球经济从“美元霸权”向“多极货币”体系过渡的必然产物。
04 黄金牛市,背后的驱动力何在?
全球央行的购金潮是金价持续走高的主要驱动力。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央行已连续19个季度净购入黄金。
2025年全球央行储备中黄金占比自1996年以来首次超越美国国债,这宣告了黄金正式登顶全球央行储备资产。
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表示计划在未来一年内继续增持黄金。高盛也预测,2026年央行月均购金将达到70吨。
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发酵。不论在中东还是在其他区域,不同级别的风险事件持续发酵,这些风险的发生给黄金提供了额外的回报。
美元信用风险支撑黄金长期走强。美国货币供给持续扩张且债务问题未获实质性解决。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份额已从2000年的71.5%降至2025年二季度的55%左右,为近15年最低。
05 普通人的黄金投资策略
面对当前“高波动、高热度”的贵金属市场,投资者该如何操作?专家建议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审慎操作,避免盲目追高。通过控制黄金配置比例分散风险。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公开建议投资者在资产组合中配置15%的黄金,高于世界黄金协会建议的5%—10%。
二是优选择投资工具。优先考虑实物黄金、黄金ETF等低杠杆或无杠杆产品,也可借助积存金定期投资平滑成本、规避短期波动。
三是优化策略,采取分批建仓的方式逐步投入资金,进一步分散风险。
雪棣的策略是“分批、小量、高价差”地进行操作。即使新增一成的仓位,他也会拉长时间分几批去买,“因为无法判断短期走势是上涨还是下跌,一次性集中买入的风险很大。”
06 黄金投资,这些风险不得不防
技术面回调压力不容忽视。美国银行10月6日发布报告提醒投资者保持谨慎,认为黄金可能面临“上涨动能衰竭”,或将在第四季度出现“盘整或回调”,回调价位可能低至3525美元/盎司。
同时,瑞银预测短期内金价可能回调至3800美元/盎司。
银行纷纷提高购金门槛并提示风险。10月份以来,在市场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多家银行近期密集调整个人贵金属业务规则。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宁波银行等集中上调黄金积存业务起购门槛,部分银行已将起购门槛提升至1000元。
短线操作的风险极大。赵媛曾亲身经历短线操作的亏损。她在高位加仓跟进,却遭遇金价回调,被迫止损时一次就亏了1860元,前期盈利大半蒸发。
“长线持有实物金是避险,短线炒积存金是投机,把运气当能力,迟早要交学费。”赵媛感慨道。
金价未来能否突破4500美元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场“贬值对冲交易”的资产迁徙中,黄金已重新证明了自己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国际金价长期走强的两大核心驱动因素——美元信用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依然存在。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紧盯金价,就是在紧盯我们财富的避风港。
正如雪棣所言:“落袋为安的前提是要有一个更好的可投资资产。”在当今资产收益率普遍下行的环境中,我们是否找到了比黄金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呢?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