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10月26日电 (记者郭维瑾)重污染天数下降85%,技术合同成交额超440亿元,举办大型展会活动170余场,到访观众超620万人……在10月24日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津南区专场”上,津南区区长杨灏围绕打好生态、科教、会展“三张好牌”,交出“十四五”规划实施的“五年答卷”。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津南区专场。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杨灏介绍,“十四五”时期,该区以科教产、会展商、农文旅“三个融合”为具体打法,锚定“四区四谷”功能定位,全力打造科创会展城和天津重要增长极。
高标准提升环首都绿色生态标志区,天津“绿谷”底色更加厚重。“十四五”时期,津南区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成钢铁、垃圾焚烧等重点行业脱硝治理设施升级,与“十三五”末相比,PM2.5年均浓度改善18%,重污染天数下降85%,城市水质指数改善22%。推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转型,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2家,煤炭消费量较“十三五”末下降29.5%。有效利用绿屏适度有序发展旅游体验、生态康养等产业,打造“沽水·孙庄”、月桥文化仓等农文旅融合项目,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蓝绿空间占比达65%,4条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化。
高水平建设京津冀创新发展聚集区,天津“智谷”动能更加强劲。津南区持续深化海河教育园、天开津南园、津南经开区“三位一体”管理体制改革,主动承接和吸纳首都科创资源,市场化引进百度智能云、亚信科技等北京方向项目76个,实现投资360余亿元。“十四五”时期,天开津南园累计落地科技型企业734家、入驻321家;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8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21家,分别较“十三五”末增加419家、263家。为更大力度营造高效能创新生态,津南区持续完善“1+X”政策体系,全面提升政务、科创、金融、商务、知识服务水平,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11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440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连续4年位居全市前列。
高效能运营北方国际会展经济功能区,天津“商谷”活力更加充沛。聚焦展会联动,津南区积极策划“展、会、商、演、赛”系列活动,持续优化“1+N+X”会展服务保障体系,成功举办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大型展会活动170余场,到访观众超620万人。聚焦展产联动,津南区坚持“办展办会是为了办事”的理念,着力补链、延链、升链、建链,落地会展关联企业800余家。聚焦展城联动,津南区构建“13+1”特色街区布局,打造线上交易平台和线下消费场景,积极培育首发经济、直播经济、平台经济、跨境电商,汇聚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消费流。
高品质打造津沽特色城乡融合典范区,天津“悦谷”内涵更加丰富。“十四五”时期,津南区持续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扎实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有序实施城市更新提升,新增标准菜市场8家,打造口袋公园15处,更换节能灯具1.1万盏,改造老旧小区84.1万平方米。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津南区6个村获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小站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通过验收。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津南区打造“三微四景”民生项目2800余个,发放就业创业补贴3.6亿元,建成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新设日间照料中心、老人家食堂195个,新建扩建学校10所,引进天津市南开中学、天津市第一中学、天津市实验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成功创建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