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对美澳重拳出击!叫停美元铁矿订单,人民币将改“美国规则”

文|ho侯神

编辑|ho侯神

9月30号那天,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给国内钢厂发了个通知,直接把全球铁矿石贸易圈搅动了,以后不再收必和必拓用美元计价的铁矿石,哪怕是已经在海上飘着的船货也不行。

想恢复合作就一个条件,得按“浮动价格+人民币结算”的新规矩来,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几乎立刻就接下了人民币结算的合作。

要知道,过去几十年,铁矿石买卖都得用美元结算,美国靠这规则攥着大宗商品的话语权,现在中方一边对澳大利亚矿企划下红线,一边推动人民币进场,这份底气到底从哪儿来?

中方这则暂停通知一出来,先坐不住的就是必和必拓,作为澳大利亚的矿业巨头,它现在是唯一还死扛着要用美元计价的澳企,其实之前它也试过人民币结算,可这次偏偏不肯松口,尴尬得很。

但跟必和必拓比起来,力拓就爽快多了,几乎立刻就接下了人民币结算的合作,力拓这么干脆,可不是随便拍板的,它营收里一大半都来自中国市场。

它跟中国企业在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上也绑得很紧,中国不光拿着北部区块的股权,还帮着建基础设施,对力拓来说,跟着中国市场的节奏走,才能保住自己的核心利益,犯不着跟美元死磕。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说“失望”,其实也能理解,澳大利亚的出口里,铁矿石占了62%的份额,而中国又是它最大的买家。

要是中国真减少对澳矿的依赖,澳大利亚矿业的营收肯定会受影响,但中方这次态度很明确,再也不想被动吃美元结算的亏,新规则就得这么定。

同样是澳大利亚矿企,为啥对人民币结算的态度差这么多,其实答案不在澳大利亚本土,而在它们背后的资本到底跟谁绑在一起。

力拓的选择,本质是跟着“市场”走,中国作为它最大的客户,不光能带来稳定的营收,还能在西芒杜这样的大项目上提供支持。

这个项目未来投产后,能带来长期订单,用人民币结算既能锁定合作,还能少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对双方都划算,力拓心里门儿清,跟中国市场绑紧点,比抱着美元不放靠谱多了。

必和必拓的问题,就出在“资本枷锁”上,它的股东里,美系资本占了大头,融资、还债也都跟美元深度绑定。

要是真转向人民币结算,不光得重新调整债务体系,还得应付美资股东的压力,毕竟人民币要是在铁矿贸易里普及开,美元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分量就会减轻,美国的金融霸权也会受冲击。

其实必和必拓不是没试过人民币结算,2020年就跟中国宝武做过首单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铁矿买卖,2024年8月还有一船人民币结算的铁矿石运到了山东日照港。

可这次偏偏硬扛,说到底还是背后的美资不想让人民币打破美元的垄断,必和必拓成了被架住的“棋子”。

中方敢这么对美澳出手,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这些年慢慢攒够了“破局的底气”,放在以前,咱们虽然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常年要吃掉全球75%的海运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80%。

但这么大的体量,却没拿到定价权,只能被动接受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这三大矿搞的“买得多、价格还高”的怪圈,尤其是美元一加息,汇率波动一下就能吞掉钢企一整年的利润,太憋屈了。

后来咱们慢慢开始破局,不再单靠澳大利亚,先是从巴西进口的铁矿,还有乌克兰、印度这些非主流矿的进口量也涨了,来源多了,跟澳企谈判时腰杆自然更硬。

再就是采购需求的整合,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后,把之前几百多家钢企“各自为战”的采购需求捏到了一起,形成了统一的谈判力量。

还有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也帮了大忙,前几年中国宝武跟全球三大矿山陆续搞成人民币跨境结算后,越来越多企业跟着试,这些都不是小打小闹的试探,而是越来越明确的趋势。

现在的全球铁矿石市场,早就不是三大矿说了算的时代了,咱们推动的变化,正在慢慢改写整个版图。

全球铁矿石产量在涨,供大于求的格局已经定了,澳大利亚要是还固执地死抱美元结算,最后只能把市场份额让给巴西、几内亚这些愿意用人民币的国家。

更明显的变化在定价权上,以前做铁矿生意,全球都得盯着美元计价的新加坡交易所期货价格,哪怕中国买走75%的货,也只能被动跟着别人定的价走。

可现在不一样了,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交易量,已经是新加坡交易所的几倍,全球做铁矿贸易的商家,不管是巴西的矿商还是欧洲的钢厂,都得主动看大连的价格,这背后,正是人民币计价开始真正扎根。

不只是矿企主动靠过来,连资源国也在调整节奏,巴西淡水河谷去年上调年产量后,专门跟中国合作开通了铁矿石运输专线,还明确说“未来对华出口优先接受人民币结算”。

几内亚西芒杜项目更直接,刚进入开采阶段就定下规则,初期6000万吨年产量里,至少一半要用人民币结算。

这些不是中国逼着做的,是他们算过账,用人民币能避开美元加息带来的汇率风险,还能更快拿到中国市场的订单,何乐而不为?

美元的麻烦还不止这些,过去几十年,美元靠垄断铁矿这类大宗商品结算,牢牢攥着金融霸权,各国买矿得先换美元,美国印钱就能间接影响全球矿价。

可现在人民币分走了一杯羹,2024年全球铁矿贸易里,人民币结算占比已经涨到7.2%,比2020年的0.8%翻了近9倍,别看这比例不算特别高,但已经打破了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只要这个趋势继续,美元在大宗商品领域的话语权只会越来越弱。

这种变化对中国企业来说好处很实在,以前钢企最怕美元加息,汇率一波动,一年利润可能就没了,现在用人民币结算,成本能提前算得明明白白,不用再被美元牵着鼻子走。

对全球贸易来说,也多了个稳定选项,不用再依赖单一货币,就算美元汇率乱跳,矿企和钢厂也能靠人民币稳住生意。

说到底,美元霸权扛不住,不是谁刻意打压它,是它再也没法垄断全球铁矿贸易的结算权,而人民币刚好接住了市场需要“多元选择”的机会,这才是全球铁矿真正变天的关键。

这么多年,美元靠铁矿石贸易巩固金融霸权的日子,慢慢要过去了,中方这次对美澳出手,不只是简单调整企业间的合作方式,而是实实在在在改写铁矿贸易的“美国规则”。

对咱们来说,这不仅能帮钢企降低成本风险,还能为其他大宗商品用人民币结算铺路,对全球贸易来说,多一种结算货币选择,也能少受美元的牵制,让买卖做得更公平、更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财经   重拳   美国   叫停   铁矿   中方   订单   人民币   规则   美元   铁矿石   澳大利亚   全球   中国   几内亚   贸易   大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