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唯一幸存者,代替女学生遭日军欺辱后,最后结局如何?


文 /编辑:淩轩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权威媒体赘述在文章结尾

●—≺赵玉墨的结局≻—●

很多人都听闻过金陵十三钗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小说、有电影,传播度极广。

而电影《金陵十三钗》,在“风尘女子被日军掳走”中戛然而止,人们只知道这些风尘女子难以保全,却不知道她们的结局到底如何。

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小说,给出了众多人物的结局:豆蔻和香兰为了给浦生取琴弦,被日军残忍杀害;其余女子有的被日军凌辱而死,有的被日军折磨致死,有的下落不明。

“十三钗”唯一的生还者,就是容貌气质都很出众的赵玉墨,她因为太过漂亮,被日军下层军官看中,没有受到过多欺凌。

侥幸逃脱后,赵玉墨又用毁容躲避日军追捕,直到日军投降,赵玉墨才重获新生。

金陵十三钗

1946年8月,赵玉墨出现在日本战犯审判大会,她勇敢地站在证人席,指认日军军官的大规模强奸罪行,让侵华日军付出代价。

赵玉墨的行为,堪称“舍生取义”的奇女子,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

不过,赵玉墨这个人是虚构的文学人物,真实历史的“金陵十三钗”中并没有赵玉墨这个人,而真实的“金陵十三钗”比电影和小说更加感人!

金陵十三钗

●—≺拯救25万中国人≻—●

1937年9月,日军准备对南京发动总攻,通知各国使节马上离开南京。当时情况非常危急,很多人都预料到,南京守不住了。

受到日军的威胁后,很多西方名流非但不走,还要留在南京,准备用自己“外国使节”的身份庇护南京民众。

比如,美国圣公会牧师约翰·马吉、鼓楼医院美籍代院长特里默、德国工程师克勒格尔……

约翰·马吉

金陵大学美籍教授贝德士最让人感动,日军进攻南京时他身在日本,听闻日军消息后,贝德士用尽手段进入南京,只为庇护南京难民。

1937年11月南京城破,众多西方名流立刻团结起来,准备成立一个“南京安全区”,尽可能地收拢保护难民。

于是,以中山路、山西路、汉中路、西康路为边界的4平方公里地界,被西方名流们列为保护区,这里有大学、医院、各国使馆,日军也不敢进攻这里。

南京沦陷

明的不敢来,日军就来阴的。保护区庇护的难民数量越来越多,很快就达到25万人,“吃饭”是个大问题!日军便在粮食上百般刁难,不让难民们有吃的。

西方名流们为了弄来粮食,不得不和日军谈判,再通过各种关系出城买粮,还和难民一样喝稀饭,安全区的生活非常艰难。

20多位西方名流中,美籍女教师魏特琳的事迹最感人,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原型,就是她的保护区发生的。

魏特琳

●—≺日军的逼迫≻—●

南京沦陷之前,魏特琳已经受美国基督教会派遣,在教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教十几年书了,对南京非常有感情。

因此,美国大使馆号召美国人离开南京时,魏特琳明确表示不走,并主动接过金陵女子大学校长职位,将大学打造成难民收容所。

日军进攻的当天,魏特琳打开了校园大门,收拢潮水一般的惊慌失措的难民。

收拢难民

按照魏特琳的预计,金陵女子大学能够收拢2000多人,可危急关头,这所面积不大的大学竟然塞进了10000多人!为了这一万多人的安全,魏特琳可谓是殚精竭虑。

魏特琳先是在校门口悬挂美国国旗、日本大使馆公告,可进入南京城的日本士兵已经接近兽性,他们要么强穿校园、要么偷偷跳进校园行凶。

由于金陵女子大学中有很多女性难民,个别日军甚至趁夜色千瑞宿舍行凶。

金陵女子大学

见此情况,魏特琳怒不可遏,她一边带人守在校门口、喝退强闯的日军;一边巡视校园,驱赶偷偷溜进来的日军。

那段时间里,魏特琳没睡过一个好觉,又是与日军冲突厉害了,魏特琳还遭受过耳光。

不止如此,魏特琳还要操行一万多人的吃喝问题,有过集体生活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养活一万多人有多不容易,多亏红十字粥厂出手相助,魏特琳才能勉励操持。

沦陷时刻

养活一万多人的同时,魏特琳还不忘给难民思想教育,她作为金陵女子大学的校长,不断告诫校内的年轻难民:你们的国家还没有亡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魏特琳已经竭尽全力保护难民,可时间一长,悲惨还是发生了。

魏特琳曾在日记中记载,庇护所最困难的时候,她曾和日军军交涉,要求日军军官约束手下的军队。日军军官却提出条件——在庇护所中挑选100个风尘女子。

无奈之下,魏特琳只能和日本军官讨价还价,最后交出21个风尘女子,保全了剩下的难民,这也是《金陵十三钗》的原型。

出乎魏特琳意料的是,日军扶持汪伪政权后,命令所有难民离开庇护所,回家过“正常”的生活。

可众多女子一回到家,还是遭到了日本人的抢劫、欺凌,很多人又回到了金陵女子学院。

南京沦陷时

这段时间的见闻和遭遇,让魏特琳患上严重的精神忧郁症,1940年,魏特琳被迫回美治疗,离开了她热爱的南京。

只是,魏特琳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那段时间的所见所闻强烈地冲击了她的心灵,病情始终无法好转,最终在1941年5月,魏特琳用煤气自杀,年仅55岁。

除了魏特琳,《金陵十三钗》的其他人物,也能在西方名流中找到原型。

约翰·马吉

比如,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用家用摄像机偷偷拍下日军的暴行,并把胶片缝在衣服里带出南京,这卷胶片成为日后审判的重要证据。

1946年,马吉牧师还出庭佐证,指认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审判日军主犯谷寿夫时,马吉牧师出口了不少力!

这些外国名流都是中国人的朋友,他们的勇气值得所有人敬佩。

信源:

真实版金陵十三钗:24名外国人救了25万国人

魏特琳:南京难民的“保护神”

她是《金陵十三钗》原型,大屠杀中庇护数万中国人,罹患抑郁症自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标签:金陵   日军   庇护所   约翰   幸存者   南京   难民   名流   军官   结局   女子   历史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