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参翅肚,历来是中国人的盘中珍馐,其中,四大珍品之首鲍鱼在2011年发生彻底颠覆——3·11日本大地震引发世纪海啸,东北三陆海岸山崩地裂,鲍鱼生息的海床被掀翻,鲍鱼产业也遭受毁灭性打击……市场上将震前收获的鲍鱼称为“旧水靓鲍”,如今千金难求,而后来的养殖鲍已然今非昔比。
在上海只能吃到南非鲍和澳洲鲍,这次来香港,我们有心探日本鲍,正好住尖沙咀朗廷,就来美丽华广场,也算故地重游,相邻两家餐厅都拿了十多年的米其林星,多年前来新同乐食鱼翅,今日来富豪试鲍鱼。
走进店里,高朋满座,都是本地殷实食客捧场,周末午市足足要翻三轮枱,大厅里弥漫着粤菜馆子特有的高汤味道。
鲍鱼套餐菜单有两本,一本写清楚是养殖鲍,价格平,一本号称是特选鲍,稍贵些,来都来了,当然吃好的。
侍者都是老手,手势清爽利落,茶水小食旋即奉上,菜紧跟上。
看着像粗斋煲的砂锅盛红烧鱼翅,虽是翅边但量给得足,浓醇又通透,原味就很好,连浙醋都不用点,放豆芽也会冲淡,汤汁黏唇。
对比一煲蟹肉竹笙花胶,洁白细腻,清鲜淡雅,略撒胡椒粉亦细白。
在上海两头鲍吃得多,今天30头吉品鲍上桌,第一反应是好小,更奇异是口感完全不Q弹,而是软韧黏糯,透着溏心,弥漫海水香。
鲍汁调味并非寻常甜浓,而接近淡淡咸鲜,不掩盖鲍鱼本身的海味,一旁唐生菜胆灼到刚刚断生,通体脆青,刮净鲍汁。
此时一位优雅女士款款走来,橄榄绿色毛衣配老式变色眼镜,笑容可掬地招呼一桌桌客人,看上去老板娘的样子,我们说特意从上海来品尝内地吃不到的鲍鱼,她讲多年前阿一鲍鱼在上海开虹桥店,就是我们家阿翁去做的开业哎。
阿翁做鲍鱼快三十年了,见证巨变,忆当初,鲍鱼自岩手、青森、千叶、奥户捕获,在仙台加工出口,2011年三月新开盘,店里订货500公斤,结果只到港一半,幸而留下些库存,现在每年补新货,但海洋环境变化,鲍鱼比以前瘦许多。
“仙台山上还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爷爷,专门做最顶级的皇冠鲍鱼,全家被冲下山,这技法就失传咯……”
“那下次我们要试试你们库房存的旧水鲍。”
“好啊,我们有92到95年的五头鲍,光泡发焖煮就要三天,记得提前一个礼拜预订哦。”她转头唤总监递来名片,问了价格,卖19800。
除了鲍鱼,店里的粤菜做得也很老派,深海黄皮老虎斑,选六到八斤重的,店里每天生劏,一道油泡斑球,肥嫩细腻鱼皮弹,是内地较难吃到的口感。
蒜香斑头腩,加火腩、蒜头爆香,肉头更厚更香口。
只是脆皮鸡,鸡虽大,但皮软而不脆,不如香港唐阁……一星和三星毕竟不能比。
套餐里含了荷叶饭,我们加钱升级到招牌富豪炒饭,只见吧台里一位大叔,戴着煲呔,专注炒饭,金黄蛋液均匀包裹丝苗米,少油而干身,陆续加鲍汁、火腿汁,干贝丝尤为粗壮,慢火炒十来分钟,烟气袅袅,最后撒葱出锅。
想来若在内地,这煲饭多半会推到客人面前,炒得风生水起,我问大叔什么不做桌边服务而是躲在角落里?“怕有声有火,打扰客人啦!”
有意思,一种思路是赚足噱头、博人眼球,另外一种是默默行事、守好本分。
甜品杏汁官燕,同样在吧台细火慢炖,由一位年轻后生掌勺,现磨的杏汁分外香浓,柔滑舀出燕窝满满,滋润收尾。
餐后照例美点双辉,是香港的待客之道。
叫埋单,人均不过两千,燕鲍参翅俱全,而且吃得舒服。
临走时快两点半,老板娘自己落座用餐,见我们出门,起身亲自相送:“谢谢你们远道而来呀!”
好欣赏这般周全与体面,更探知了旧水鲍的一二,在香港的美好回忆又多一桩。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